疫情防控下的印度政府领导力与疫情后中印经贸关系预测——“跨文化领导力论坛”在线分享第七期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0-06-10 11:09    来源:

2020年5月24日,北大国发院“跨文化领导力论坛” 第七期在线分享活动成功举办。

作为本次论坛的两位分享嘉宾,国发院MBA校友、中印法律和经贸领域合伙人律师白大山(Santosh  Pai),以及印度商事法律专业人士李钦共同聚焦印度,深度分享了印度疫情现状、印度政府为抗击疫情采取的政策措施、印度抗疫领导力以及中印领导力差异等内容,国发院管理学教授杨壮总结和点评。

李钦:印度疫情的现状与应对观察

首先由嘉宾李钦先生向大家做了印度疫情现状的介绍。印度疫情的死亡率目前约为2.9%,显著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是,印度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导致印度政府在平衡复工复产之间陷入两难境地。在疫情防控举措方面,印度政府及时采取了六个方面的措施:

1. 印度于3月22日颁布封国令,至今政策依然在延续。
2. 将口罩等防护用品纳入《基本商品法》,保证产能和销售渠道畅通。
3. 向低收入人群提供资金、食品等补助。
4. 组建火车方舱医院减轻医院负担。
5. 开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性撤侨行动,共计撤回20万侨民回国。
6. 宏观上提供流动性进行经济调控,将贷款偿还期限延长6个月舒缓压力。

李钦先生还详细介绍了印度深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的特点。并基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文化,解释印度在政府领导力和疫情传播方面受到的影响。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基础,印度经济对于政府防疫领导力的影响则表现为:

一、印度公司法强制规定,符合条件的公司需要将三年平均利润的2%作为社会公益基金。印度目前8000家企业都设有社会责任委员会,并广泛参与抗疫、赈灾。
二、基于印度服务业、农业、工业在经济中占比和受疫情冲击程度不一,政府既要封城抗疫,同时兼顾占据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发展,又要在工业偏弱,难以生产足够的医疗物资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控制疫情死亡人数。
三、印度企业两极分化严重,大型财团之外的印度个体户,构成庞大的非正式经济,消化近六成劳动力并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疫情期间,这些个体户也助力了最后一公里的物资供应。

李钦律师同时也分享了中印度领导力人才的特点和差异。总体上,中国领导者表现为威权领导力,印度的威权领导力相对弱,合作、战略等方面的领导力比较均衡。

当前中印经贸关系方面,李钦认为中资企业在印度的营商环境极具恶化,并提出四个方面的例证:一是印度给予税收、土地等政策优惠,以吸引从中国撤出的外国制造企业。二是中印边境摩擦频繁。三是通过新的外商投资政策,目的是对中资施加新的投资限制。四是出台歧视政策,禁止外国公司参加20亿卢比以下招标。

白大山:印度值得中国企业关注

之后白大山先生分享了自己如何了解中印文化差异的经验和历程。白大山先生建议,要加强对印度殖民历史背景的认识,以减少中印政府和企业在交流中的障碍。中印之间存在巨大市场空间,印度的商业系统很灵活,尝试进入印度的中国企业需要调整商业模式去适应新的变化。而且,印度也是发展中国家,不需要太多的资本、技术等资源就可以获得成功,发展风险小,好的策略和管理是核心。从管理角度看,管理层打造成功的团队,并且引导上下同心很重要。

白先生和李先生都认为高性价比的技术是印度的刚需。对于中资企业管理层而言,要深刻了解印度以及印度和其他国家的差异。印度不同的邦也不尽相同,需要理解并利用这些差异。两人均表示中印经贸交流刚刚起步,前景乐观。
互动环节,两位分享嘉宾详细解答了听众们的提问。

杨壮:中印之间要加强理解

最后,杨壮教授点评认为,印度是对中国极为重要的国家,从全球视角看,中美冲突已经发生并会持续,疫情后的中国需要跟世界更多的国家交流沟通。当前各国经济都面临巨大挑战,印度人口多、GDP高,印度好的做法值得中国各界人士认真研究。

杨壮认为,改革开放后国人对欧美经济政治体制多有了解,但缺失对印度的深度理解,印度的政治、法律、历史、宗教、社会现状,以及社会现状中的人们心理都值得关注。中国很多人对印度了解很少有三大原因:一是印度比较大,二是很多人觉得印度经济发展不如中国,三是信息不对称。

印度看中国也是同样如此。杨壮总结了印度值得学习的众多特点,比如:

1. 印度人精神世界更丰富,宗教色彩浓厚。
2. 中国硬件制造能力强,印度软实力更强,文化影响很大。 
3. 印度人遍布全世界,国际视野强,而且各个领域都有高级管理人才。 
4. 中国和印度语言差异并形成两种思维模式,是交流方面的客观难点。
5. 印度人沟通、思辨能力强,且表达直接了当。中国人说话委婉重情面,表意取决于情景。
6. 中国人的包容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印度相对更包容多元。  

杨壮最后表示,中印两国各有优势,未来的世界和社会等各方面都更具有多元性,希望更多人关注印度,加强中印两国了解和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