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美经济学界交流的一扇大门——纪念经济学大师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

发布日期:2019-06-13 06:20    来源:

6月的北京已经进入雨季,阴云说来就来。大洋彼岸突然传来消息: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教授于6月12日在美国病逝。

马丁·费尔德斯坦不仅是哈佛大学教授、公共经济学的泰斗与健康经济学的创始人,还长期担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以下简称NBER)的负责人,致力于推动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研究,以及中美之间的经济学与经济政策研究交流。


马丁·费尔德斯坦在CCER-NBER论坛上发言

马丁·费尔德斯坦是一位天才级人物,他出生于1939年,29岁就成为哈佛大学教授,39岁成为NBER局长。此后还为里根、小布什等多位美国总统担任过高级顾问。

马丁·费尔德斯坦最早于1982年开启中美研究与实地交流之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观察者。尤其是他担任NBER的主席和行政主管之后,不仅个人保持对中国经济的关注,而且推动美国学界对中国现象的研究,以及中美之间经济学与经济政策研究的交流。

1998年,他代表NBER和林毅夫等北大国发院教授达成一致,每年举行一届CCER—NBER年会。CCER是北大国发院的前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英文简称。

NBER在美国很有影响力,最早创立于1920年,是一个民间的、非盈利性的,同时超越党派的独立研究机构,致力于促进对经济运作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向公共政策制定者、商界和学界传播公正的经济研究。在开发新统计指标、推测经济行为的数量模型、评估公共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设想政策建议等方面开展的实证研究有广泛的影响力。历史上,NBER曾有四人获得诺贝尔奖,三人担任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这样的“奇迹”源于NBER的研究队伍非常庞大,拥有超过300名副研究员和150名研究员,而且研究员的水平都非常高,基本都是美国知名大学的经济学或商学教授。

CCER-NBER年会自1998年开始,每年一届。来自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学研究者与智囊人物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论文与最新研究,已经成为北大国发院朗润园每年夏季里的一道风景,也是中美经济学和政策研究交流的一扇大门。这个年会只有2003年因非典停办过一次。今年5月23-25日,2019届年会刚刚顺利结束,累计已经举办21届。


马丁·费尔德斯坦与林毅夫教授、海闻教授在朗润园

自CCER-NBER论坛创办以来,马丁·费尔德斯坦只要有条件,都会亲自带一支非常优秀的研究员队伍到访北大国发院,美联储前主度伯南克也曾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马丁·费尔德斯坦最近一次到北大国发院的访问是2017年,时年已经78岁。

20多年来,马丁·费尔德斯坦与北大国发院的交流与合作还包括中美经济二轨对话,他本人多次作为美方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参与对话。

中美经济二轨对话最早的称谓是中美经济对话,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共同发起,第一次对话于2010年1月在美国纽约进行,同年夏天到北京举行,每年两次。在这个平台上,中美学者和业界人士就中美经贸关系交换意见,既交流中美经贸、金融等热点问题,也有中美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等中长期战略问题,从而使这一对话既能实现双方学术的交流,也能为双方政府高层的决策提供参考。后来中美政府高层开启经济层面的官方对话以后,这个以学界或智库交流为主的对话就被称为中美经济二轨对话。

中美经济二轨对话至今已经举行20次左右。马丁·费尔德斯坦为这一交流平台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左起为海闻教授,马丁·费尔德斯,易纲教授、林毅夫教授、
余淼杰教授、魏尚进教授、James Poterba教授、姚洋教授在2017年CCER-NBER论坛上

他同时支持的中美经济交流还有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多年来都是这个重量级论坛上分享美国经济的代表人物。他还与中国多位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有深入的交流。

虽然马丁·费尔德斯坦这扇门从2019年6月就永远地关上了,但CCER与NBER之间的对话,中美经济的二轨对话等交流平台还在继续,中美经济学界更多的交流还会不断发展,这也是我们对马丁·费尔德斯坦最好的纪念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