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文:“金边乌云”,疫情下的中国经济

发布日期:2020-05-20 02:42    来源:

背景介绍: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对世界各国经济运行带来空前冲击。中美的沟通和政策应对不仅影响两国经济走势,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以往中美经济二轨对话的基础上,开启了在线特别版对话,于北京时间4月29日晚举办首场。以下为中方嘉宾,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的发言精要。

产出与价格的巨大反差

本次疫情对经济总量的冲击显著大于2008年的金融海啸。与当时相比,2020年1季度中国GDP增速的下滑幅度是金融海啸的四倍,工业产出的下降幅度是金融海啸的两倍。

然而,本次疫情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却显著弱于金融海啸,1季度价格降幅仅为金融海啸的五分之一。如果以正常时段通胀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衡量,1季度通胀率的变化大约相当于0.5个百分点左右的产出下降。

一般来说,如果疫情仅影响总需求,未影响总供给,应当能看到产出和价格的同步下降;而如果总供给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则可能产生当前“产出下滑而价格几乎不变”的结果。目前产出与价格的强烈反差清楚地表明,本轮疫情对总供给与总需求产生的冲击都很大,总需求受到的影响只是略大一些。

该结果的政策意义在于,在全面解除对总供应的封锁之前,单向刺激总需求可能无法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反而很容易造成通货膨胀;相反,在保证疫情控制的情况下,逐步放开对供应活动的限制,经济自然会向上反弹。因此,政策需要平衡地考虑总需求和总供应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缺口的动态演化,避免过度依赖总需求管理。

恐慌与线上交易活动的下降

通过深入研究零售业和消费者行为的细节,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人们面对疫情的行为模式,这将有助于理解经济恢复的过程。

疫情初期,线下商品零售大幅下降。这背后的逻辑相对清晰:面对疫情的爆发,人们必须保持社交距离以控制感染风险。但与此同时,许多商品的网上销售也出现明显下滑,感染风险似乎不足以解释网上销售的下降。事实上,只有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网上销售维持稳定。因此,在疫情影响下,短期内人们被疫情带来的恐慌压倒,除必需品外,无差异地削减几乎所有经济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慌情绪趋于消失,人们逐渐适应与疫情共存,开始评估各类交易行为的感染风险,防护措施的可得性、有效性和交易行为的潜在收益,逐步恢复交易获益大、感染风险小的经济行为,从而动态地演化和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以上恐慌和适应的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政府和企业。

3月以来消费者、政府和企业已经在进行这样的行为调整,在许多地区,经济已经逐步恢复到较活跃的水平。

但在疫情风险彻底解除之前,即使经济活动完全正常化,也难以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是,当前的状态与最优状态相比,经济的恢复可能仍有比较远的距离。

关怀受损较大的行业、企业和个人

观察中低端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在总体价格水平降幅远低于金融海啸的背景下,衡量中低端劳动力工资的价格跌幅与金融海啸时期接近。考虑到中低端劳动力供应意愿受到的普遍抑制,这一领域价格的大幅走弱,显示劳动力需求的下滑比供给更为剧烈。

自2013年起,中国第二产业的新增就业数始终小于零,劳动力持续离开这一市场。但是经济整体每年仍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主要来自于服务业。2018年服务业吸收的劳动力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47%,达3.5亿人。服务业中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酒店和餐饮,而这些行业恰好是本轮疫情的最大受害者。

因此,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和中低收入者,政府无疑需要给出定位明确的援助方案。通过收入转移的方法为这些群体提供支持,尽管并不是管理总需求螺旋式下降的最有效手段,但仍是极其重要的,它体现了危机之下社会对特定群体所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企业的救助还有助于稳定社会的有效资本存量,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 

(刘松瑞 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