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霍德明: 未完成的双轨制改革

发布日期:2008-08-11 11:2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只求实体经济的双轨制的改革,而忽略了金融经济的双轨制改革,将无法保证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可持续性。

    在成熟的工业化社会里,以市场与竞争为主的经济规律早被公众普遍接受,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也是根据市场及竞争来论证。然而,在世界另一端的中国人,一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认知有关于市场的经济现象。时至今日,十多亿的中国人口中可能还有一半以上的人根本不了解市场的意义(许多人还以为市场与政府是对立的),而另一半人则是半知半解,从实践中去体会市场。在这些实践者当中,他们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认识绝非来自对于理论的信仰,而是带着“有用”的眼镜去检视其内容(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对于竞争这事情,我们倒是有很多体会!即使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各种竞争也绝对少不了。可是那个时代的国人不会想到在市场下竞争,最多的还是政府引导下的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与竞争逐渐被人们认识,解放人的积极性成为竞争的代名词,对外与对内的市场开放也成为政府容忍甚至鼓励的信念。“双轨制”是中国改革的最大特色,有别于前苏联与东欧改革的“单轨制”,它甚至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另外一种可行的方案。

    中国的双轨制是成功的例子,但是它的成功也仅限于实体经济的范围。只要不威胁国有大型企业的存在和利益,都可在开放原则下运作,于是航空、铁路、石油、电信等行业多不在开放的概念内。这些行业多被一家或几家大型企业垄断,其特色是资本密集、劳力稀缺。因为这样的特色,这些大型企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也是由大型银行或资本市场中的大型金融机构提供。

    长久以来,中国的金融市场上,中小企业的需求被忽视,中小金融机构的成长也颇为艰难。市场中既没有需求,也没有供给,中国金融经济的双轨制改革也就师出无名,遥遥无期了。

    更仔细地想,我们的资本市场开放时,有多少是公司治理上轨道的企业?时至今日,上市公司的人事大多还是受到政府的行政指挥,有多少公司负责人真正是在要素市场上有价值的人才?我们的银行许多也进了全球五百强,可他们的客户中有多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中小民营企业?

    几年前,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市场,但对内资民营金融机构的开放却毫不松手。可以想象,即便将来对内开放了,也一定是存贷款利率绑手绑脚,或是金融产品上诸多限制。

    为何金融经济的双轨制改革如此困难重重?有人说是利益集团在从中作梗,不愿意金融利益被瓜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计划经济下,利益不是更容易瓜分吗?

    从古到今,利益集团从没消失过,朝代的败亡往往被归于利益集团的不当行为,但是朝代的兴起却是必须跳脱利益集团的牵绊。

    金融经济的双轨制改革才是关键。

    金融经济的特色是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及竞争。说是合作,倒不如说是制定适当的规范以供遵守,说是竞争,倒不如说是双方各有立场,同时彼此博弈,而规范也因此变化。

    中国经济的动力在民营中小企业,对他们而言,金融服务的需求并不在于复杂的金融商品,而是行业内与行业间的资金及信息的交流。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量不大,信息的透明度也不高,这种金融服务的特色是资金周期短、产品花样多。能够创造这种服务的人士一定是了解当地工商活动、并且能够聚集资金的特殊人才——上世纪初期时,美国的摩根(J.P.Morgan)正是这样的人物。

    我国金融经济的双轨制,最困难之处即在政府不敢放开金融改革的步调,或许是因为政府无法辨识何者是金融人才,以及如何规范金融行业。如果金融的双轨制改革是政府的愿景,那么以上的困难之处也是可以克服的。引进境外合格金融机构与境内金融人才共同创立金融机构,并不限于政府出资,而又能够服务广大中小企业者,都应在鼓励的范围之内。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得于双轨制的成功,可是只求实体经济的双轨制的改革,而忽略了金融经济的双轨制改革,将无法保证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可持续性,这个论调也应该用“有用”的眼镜去检验一下了。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