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1998007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

发布日期:1998-06-15 10:4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摘要
中国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首次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增长。
  
建国以来,盲目追求高速度而导致的经济震荡和损失发生过多次,大的经验教训至少有三次:一是1958-1962年的“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二是1978年开始的“洋跃进”。三是1992年开始的经济急剧过热并出现了严重的金融秩序混乱。历史经验反复证明,靠扩大投入、牺牲效益换取的高速度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注定是无法持久的。
  
中外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有许多著名的论断。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先后提出了“经济增长要与国力相适应”(陈云);“以最少的劳动取得最大的效果”(孙冶方);并从改革、就业、总供给、总需求等方面论述了经济增长的最优速度。西方经济学家的增长理论强调以下问题:增长的均衡路径和可持续性,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的激励制度,科学教育对增长的影响等。
  
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供给增长就等于经济增长。在计划经济下,所有制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国家控制绝大多数资源。国家能够以行政手段动员全国男女老少和一切可调动的物质资源不顾成本地实现一个目标。在短期内,从相当意义上说政府要增长多少就能增长多少。1958年当年的经济目标基本上实现了, 问题是无法持续。
  
在市场经济下,在市场上实现的产出才是有效供给,质量和效率第一重要。这时,国家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指导性的。在市场经济中,实际经济增长率略高于或略低于政府所预定的目标是完全正常的。这说明政府成熟,政府用经济杠杆间接调节经济;法制健全,可信的统计制度建立起来了。
  
世界对中国经济1993年以来的“软着陆”高度评价,因为中国领导人将一架有问题的飞机安全着陆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领导人表现出了高超的驾驶技术和过人的胆略。在飞机着陆后,需要进行修理,然后再起飞。从这个意义上说,1998年经济结构的调整比速度更重要。

 

具体内容(见文件下载1) No.C199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