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腾飞背后的制度分析

发布日期:2022-08-10 12:27    来源:

题记:本文采编自2022年第一期China Economic Journal(简称CEJ)的论文“Is China market socialist? Comparing Western theory to Eastern practice”。原论文作者为西伊利诺伊大学教授James A. Yunker。CEJ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英文学术刊物,由英国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下属Routledge Journals出版并面向全球发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纵观全球,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254.30美元(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1960年的43倍。与之相比,印度相比1960年增长6.39倍,日本同期增长为5.71倍,美国为3.18倍——中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一个奇迹。

当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是应被理解为中国拥抱“资本主义(Capitalism)”的结果,还是应当被认定为“市场社会主义(Market Socialism)”的典范?

我认为,当代中国取得的成就,应当归属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范畴中,尤其接近“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Pragmatic Market Socialism)”之范畴。

做出这一判断,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术语的含义,然后厘清“市场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多种分支。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取得的成就为何属于“市场社会主义”做出具体阐释。

基本术语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看似简单的概念,在不同时期实则有着不同含义,并能引发人们联想不同的现实图景。

“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之前,可以指各种改善社会的理念,如从查尔斯·傅立叶(Charles Fourier)的“庄园公社主义”和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的“开明资本主义”。然而,这些改革者应被归为“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因为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现实知之甚少。

马克思基于19世纪的现实,对资本主义提出了深刻批判,并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性阐释。在对资本主义提出的批判中,马克思将生产资料的私有认定为根本问题,并提出通过革命,建立公有制经济的解决方案。这一判断至关重要,直至今日,大多数词典仍然将公有制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内涵。

然而,在马克思之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形成了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继续坚持马克思提出的革命与公有制,并最终演变为1917年苏联采用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而另一个分支在伯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等“修正主义者”的领导下,认为通过税收、福利和监管方面的改革,即可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所有目标。并且上述改革都可以通过和平、民主的进程来实现,而无需通过革命。因此,对社会主义还存在“社会民主”的理解,并在欧洲部分地区得以实践,如今词典经常将其认定为“社会主义”的次要内涵。

“资本主义”通常被理解为一种除劳动外的,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的经济体系。然而,这一概念能够引发人们对现实的不同联想。对一些人来说,“资本主义”唤起了人们对早期工业革命的想象,工业革命后,一小撮富有的资本家凌驾于大多数劳动者之上,而这些劳动者的生活通常肮脏、贫乏且难以为继。对另一些人来说,“资本主义”唤起的是人们对当代美国和瑞士等富裕国家的憧憬。在这些国家,大多数劳动者居住在宽敞舒适的家中,配备着各式现代设施,普遍享受着过去劳动者无法想象的繁荣水平。

然而,即使是在当代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也有其缺陷。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连片贫困地区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犯罪、种族主义、污染、疏离感等)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还催生了极度富有的“资产阶级”。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继承权的受益人,并以股息、利息和资本收益的形式获得了绝大多数资本财产收入。即使是最坚定的现状捍卫者也不得不承认,资本财富所有权和财产收入分配的极端不平等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不利因素。尽管捍卫者会声称这是“必要的邪恶”,但是少数市场社会主义倡导者认为,这种邪恶实际上并不必要。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四种类型

在梳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基础上,我将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类型进行分析与探讨。

“市场社会主义”顾名思义,是结合了市场特征的社会主义。然而,这一概念在理论界亦有不同侧重,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1.  兰格式市场社会主义;

2.  合作型市场社会主义;

3.  服务型市场社会主义;

4.  利润导向型市场社会主义(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即为其中一种形式)。
 

“兰格式市场社会主义”由兰格(Oskar Lang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兰格的理论强调,当公有制企业按照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边际成本定价时,将取得与资本主义制度下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相同的效果。另外,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常常存在垄断以及寡头竞争等现象,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常常不具备。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将克服这一市场失灵,从而带来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好的经济发展。然而,由于现实中边际成本常常难以把握和精准测算,因此,兰格式市场社会主义常被认为缺乏可操作性,难以与现实对应。

“合作型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拥有悠久的历史,主张全体劳动者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这一理论的根源可追溯至马克思对“剥削”的认识。既然资本家剥削工人,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那么如果企业由工人共同所有,剥削将不复存在。因此,这一理论认为,应当让所有工人共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从而消灭剥削。在某种意义上,消灭剥削将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现实中,工人共同拥有企业始终为极少数。即使由全部工人共同所有,企业仍然需要管理者进行统筹协调,而无法依靠投票方式决定所有生产环节。因此,“合作式市场社会主义” 亦被认为缺乏可操作性,难以与现实对应。

“服务型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则认为,市场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企业与市场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制企业的最大区别为企业的动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有制企业追求的并非利润最大化,而是生产最大化。即在某一可接受的利润水平上,公有制企业努力扩大生产,尽可能多地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一主张接近许多公有制企业的现实,但是未对经济运行的全貌进行总结。

“利润导向型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则认为,在市场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企业和私有企业同样在动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是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相比,企业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更加注重公平。同时,在市场社会主义下,非公有制企业可以与公有制企业同时存在。按照公有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源的不同理解,则又可分为“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区域所有型市场社会主义”和“银行中心型市场社会主义”。其中,“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建构最为全面,也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在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后所获得的利润没有全部用于再生产,而是将其中一部分作为社会红利向大众分配。基于一般均衡的模拟与分析显示,与市场资本主义相比,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的低效率。因此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能够比市场资本主义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腾飞: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典范

经过上述梳理,中国经济无疑是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典型。

首先,中国符合社会主义的两个标准。中国仍然保留了公有制经济;中国亦符合社会民主的特征。其次,许多特征表明,中国政府在努力发挥市场的作用。最后还有证据表明,中国的国有企业同样在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国有企业获得的利润并非造就极度的财富不平等。这符合实用的市场社会主义之特征。

在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如同私营企业一样,被允许破产。科尔奈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的重要弊端之一即为“预算软约束”问题。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同样如此,国有企业的工人均为“铁饭碗”,政府不论其经营状况,不断向国有企业倾斜资源。然而,随着国有企业亏损的加大,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国有企业,通过允许国有企业破产等多种手段,力图解决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这项改革颇有力度,工业国有企业总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2万家下降到2003年的3.4万家。

在当代中国,有专门机构监督国有企业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2003年,中国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主要负责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与评估:监督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定公司绩效的衡量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国有企业的高管进行评估。类似于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国资委亦通过制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并建立评价体系,评估国有企业表现,引导其追求利润最大化。

国有企业获得的利润并未导致无数超级富豪的诞生。大型国有企业的利润需要上交国家。按照规定,国家收到的国有企业的财产收益的大部分应作为社会分红支付给公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这些利润并未被个人占有,而是不断向家户转移的关键。

显然,中国的经济腾飞具有深远意义。在许多人看来,中国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在经济意义上确实可以运行良好。中国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成功不是因为模仿了资本主义的特点,而是因为它充分实施了市场社会主义的特点。中国的崛起不仅增进了人民福祉,同样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论文信息:James A. Yunker (2022) Is China market socialist? Comparing Western theory to Eastern practice, China Economic Journal, 15:1, 93-119, DOI: 10.1080/17538963.2021.2006457

论文作者简介:

James A. Yunker: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市场社会主义、世界政府和资本财富。在相关领域出版了十余部专著,包括《The Idea of World Governmen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Global Marshall Plan: Theory and Evidence》,《Capitalism Versus Pragmatic Market Socialism: A General Equilibrium Evaluation》,《Socialism in the Free Market》等。并发表过数十篇期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