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新闻稿—中国的国家垄断去哪儿了?
发布日期:2016-06-07 02:59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作者:刘亚琳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曾一度被官僚主义和政治力量所左右。即使早在邓小平时代中国就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仍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是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特点的,国有垄断力量还很强大。但也有相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由国家主导转向了市场主导,其中,Lardy(2014)提出了两点证据反对中国经济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特征这一论断。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的国家垄断力量是否还显著存在以及存在于哪些部门中呢?通过改进Lardy(2014)中对两个证据的衡量方法,本文作者Paul Hubbard的回答是中国的国家垄断依然存在于油气、电力、烟草和汽车行业。
首先,Lardy认为从市场集中度角度来看,中国523个子部门中只有34个被归为“高度集中”。Hubbard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行业统计报告中422,213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调查数据,使用对子部门原始的划分方法计算赫芬达尔指数(HHI),结果显示像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等其所在子部门的HHI较低,这显然与现实不符。于是,Hubbard依据现实对部门的划分进行两点改进:通过企业名称判断一个企业的子企业并将其归并入母公司;按照企业所有权的归属对企业进行所在部门的划分。改进后的HHI显示,原有的22个非集中的子部门变成了“高度集中”,由此得到的国家所有权和行业集中度关系的4个典型事实是:大部分中国产业的资产在竞争性部门;中国经济的竞争性部门主要为非国有;省级和地方的国有企业倾向于在竞争性部门持有资产;中国经济集中度高的部门主要为央企所有。
其次,Lardy(2014)比较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利润率发现,两者差异并不大,也没有体现出国家垄断力量的存在。而Hubbard则认为具有高集中度的行业倾向于创造更高的利润,由此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国企表现差反而其利润率能与非国企的差不多。但是,Hubbard通过进一步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并非所有的国家垄断部门都具有高利润率,像电力部门就是个例外。于是,Hubbard重新对行业进行划分,发现:利润率在资源部门最高,其次是制造业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而之前衡量的子部门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不大;非国有所有权高度集中在制造产业,而国有则同时分布于高利润率的资源部门和低利润率的公共事业部门,从而使得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利润率相当。
Hubbard通过对中国数据的细致统计,结果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在绝大程度上是竞争性的,但并非不存在国家垄断。中国的国家垄断仅体现在少数国企和央企部门中,如油气、电力、烟草和汽车部门;而且由于资源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的特殊性,国有垄断依然存在且在这些基础部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期刊简介
China Economic Journal(CEJ)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主办、英国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下属的著名Routledge Journals并面向全球发行的英文学术期刊。该杂志旨在向英文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度观察和专业分析。发表论文定位于采用规范和严谨的经济学方法考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注意避免过于理论性和技术性的推导和处理过程,以便更为广大英文读者群能分享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的专业研究成果。本刊秉承专业精神,致力于为广大作者与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China Economic Journal(CEJ)第一期于2008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本刊欢迎国内外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人员投稿。作者投稿时应将文章邮寄至:ccercej@ccer.pku.edu.cn
本刊详细情况请浏览:http://www.nsd.pku.edu.cn/publications/english-journal/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