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经济学》(季刊)投稿须知
发布日期:2023-10-17 03:54 来源:
《经济学》(季刊)是经济学综合性刊物,接受来自经济学各领域的学术研究稿件。作为根植于中国的学术刊物,本刊尤其欢迎讨论中国经济问题和现象的稿件。 本刊设“综述”、“论文”、“评论与回应”、“专辑”和“书评”五个栏目:
“综述”栏目发表由知名学者撰写的关于特定领域的综述性文章;
“论文”栏目发表原创性的经济理论、计量理论和经验研究文章;
“评论与回应”栏目发表对本刊之前发表论文的评论,以及原作者的回应;
“专辑”栏目发表特定领域或专题研讨会论文;
“书评”发表对中文经济学新书的介绍和评论。
本刊的主编团队由不同研究领域的在职学者组成,均为兼职担任本刊工作。
投稿作者请登陆在线投稿系统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稿件或其他文件。在稿件处理过程中,作者可来电来函查询进展情况。在线投稿系统地址:
http://www.oaj.pku.edu.cn/Journalx_jjx
向本刊投稿之前须确认了解并同意以下事项
1、投稿文章必须是原创作品,不得有抄袭或重复发表行为,不得同时投稿至其他刊物。投稿即代表同意本刊数据和代码可用性政策。本刊坚守最严格的学术道德标准,保留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处(包括公开谴责,通知作者单位,以及禁止投稿等)的权利。
2、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除主编特邀稿件之外,所有通过主编初审的稿件均送外部评审人进行匿名审稿。
3、稿件在写作上应言简意赅,稿件全文字数一般不超过15000字,页数一般不超过20(A4纸单倍行距25mm边距5号仿宋)。本刊重视稿件的实质性学术贡献而非篇幅长度,篇幅与贡献不匹配的稿件可能被退回修改或拒稿。
4、作者中包含非在校学生,须支付投稿费200元,且投稿费不可退还。投稿当日内应完成缴费,否则视为无效投稿。稿件若通过初审,在进入外审前须交1000元评审费,且评审费不可退还。本刊将按照作者提供的抬头开出普通增值税电子发票,在缴费成功后一周内内发到投稿人邮箱。若所有作者均为在校学生,免交投稿费和评审费。
5、本刊一般不采用未经邀请的文献综述类稿件。
6、本刊认真对待每一篇投稿。初审由编委会集体决定论文是否进入外审。仅有部分稿件能进入外审阶段,被拒稿件不提供审稿意见。
投稿之前请按以下体例整理相关文档
1、稿件的封面页应依次提供以下信息:
1)文章标题;
2)所有作者的姓名(中英文)、工作单位(中英文)、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地址;
3)通信作者的通信地址;
4)感谢语(如有)。
注意:与稿件作者个人身份有关的信息不应以任何方式出现在稿件正文文件中(仅出现在封面中且单独提交),所有文档提交前请在文档属性中删除作者信息。
2、稿件的第一页应提供以下信息:
1)文章标题;
2)不超过二百字的中文摘要;
3)三个中英文关键词;
4)文章的英文标题;
5)不超过一百个单词的英文摘要;
6)三个JEL(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分类号。
3、稿件正文一般应包括简介、理论或实证分析、研究局限或展望、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形式和结构由作者自行决定。写作上应言简意赅,全文篇幅尽量不超过15000字,文中应插入页码,如有在线附录需放文档末尾。
投稿文档更多建议请作者登录账户后阅读“论文模板“”栏目下投稿前重要提示。
被接受的稿件还须按以下格式进行修订
1、正文的标题、表格、图、等式以及脚注必须分别连续编号。图表等均置于正文中。
2、中文摘要及正文采用5号仿宋体,单倍行距。
3、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等编号,标题占3行,4号楷体,居中。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等编号,标题占2行,5号仿宋体,左空2格。三级标题用1.、2.、3.等编号,标题占1行,5号仿宋体,左空2格。四级标题用(1)、(2)、(3)等编号,5号仿宋体,左空2格。前三级标题独立成行,后不加标点符号,四级及以下与正文连排。
4、正文中对文献的引用采用如“根据Black (1948:pp.66)的结论 ……” 、“单峰偏好 …… (Black, 1948)”、或“正如吉登斯所言:‘……’(吉登斯,2000:第53页)”的形式。
5、文末的参考文献应包括且仅包括正文中引用过的文献。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首位字母顺序编号排列(中英文混排),体例如下
[1] 布伦纳, “中国农村财产分配的重新考察”, 载赵人伟、李实、李思勤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
[2] Ehtisham, A., and Y. Wang,“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Public Policy, 1978 to 1988”,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91, 5(2), 231-257.
[3] Riskin, C., R. Zhao, and S. Li, China’s Retreat from Equality: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New York: M.E. Sharpe, 2001.
[4] 王今美、张松,“中国新股弱势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第49-56页。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