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季刊) 2024待刊论文

发布日期:2023-12-04 12:08    来源:

以下待刊论文按照JEL分类号排序,将按照投稿的顺序先后刊出。请注意,表中信息为直接从投稿系统中导出,未经校对,难免有错,且与最终出版的版本将有诸多不一致,仅供参考。(更新于2024年1月26日)

序号 文题 作者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单位 专业类型 摘要 关键词
1 基于宏观大数据的GDP即时预测 易艳萍;黄德金;王熙; 王熙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C-C5--C53;C-C6--C61;E-E2--E27; 本文结合EM算法提出了基于Lasso方法的混频动态多因子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GDP即时预测,并可对预测变动进行信息归因。本文采用该模型并使用大量月频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季度GDP同比增速进行了即时预测。实证结果显示:(1)本文模型比传统动态多(单)因子模型和MIDAS模型具有更好的样本外预测表现;(2)在2005-2022年间,国家财政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以及进口总值的同比增速对于GDP即时预测的影响最为突出。 即时预测; 大数据分析;动态因子模型
2 气候、空调与居民电力消费——基于适应性行为的视角 李捷瑜;何坤 李捷瑜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D-D1--D12;Q-Q4--Q41;Q-Q5--Q54; 本文使用2011-2020年的244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造温度偏离度指标,基于空调适应性行为视角评估了气候变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度上偏将推高电力消费,居民购买和使用空调对此约贡献47.5%~72.1%,其中,空调购买和使用途径在北方和南方城市各占主导。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极端气候、相对湿度、收入水平均会强化电力消费、空调购买对温度上偏的响应,但仅有极端气候会强化对温度下偏的响应。 气候;电力消费;空调
3 授权与信息传递---未来收回决策权下的情形 翁翕;吴凡;尹训东;单欣; 翁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D-D8--D82;C-C7--C72;D-D8--D83; 本文比较了未来收回决策权情形下授权和信息传递的优劣。研究采用了两期模型,第一期委托人决定是否授权,第二期委托人根据第一期获取的信息做出决策。Dessein (2002) 的单期模型表明,只要存在有效信息传递,授权总是占优于信息传递的均衡。但在两期模型中,如果第二期委托人收回决策权,则第一期信息传递可能占优于完全分离均衡下的授权。此时,授权导致行动偏离最优点过高,使得授权不一定适宜。此外,折现因子越高,授权导致的偏离越大。 廉价磋商;授权;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
4 金融泡沫、脱实向虚与经济增长:动态多部门资产泡沫的理论视角 董丰;陆毅;许志伟;孙浩宁; 孙浩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D-D8--D84;E-E2--E24;E-E4--E44; 近年来,在实体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资产部门不断膨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出了“脱实向虚”的趋势。在宏观层面上,资金不断流入金融业等可能存在泡沫的经济部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生存压力增大。在微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企业金融化,即非金融企业的投资标的与获利渠道越来越向金融资产倾斜。以上两个趋势一方面可能导致泡沫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实体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关联性,使得金融风险可能向实体部门扩散,导致系统性风险。有鉴于此,本文将多部门内生泡沫引入具有内生增长的标准无穷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讨论去杠杆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于抑制金融传染、稳定金融系统、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提升增长质量的潜在作用。本文理论分析表明,实体部门企业金融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抑制了制造业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正向外溢效应;在有序去杠杆、控制泡沫规模、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同时,积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加强制造业补贴,积极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量与质的持久提升。  金融系统风险;多部门泡沫;脱实向虚;金融传染
5 人力资本积累、贸易开放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 张亮;邱斌;吴腊梅;彭婷婷; 张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E-E2--E24;L-L2--L25;F.-F1--F16; 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行为和创新质量。此外,贸易开放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企业进口竞争形成的要素聚集效应促进了企业创新,在出口市场获得学习效应形成的市场扩张效应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另一重要途径。本文揭示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必要性以及通过贸易开放实现创新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贸易开放;企业创新
6 电商市场是否会促进价格水平的稳定?——来自纯牛奶商品的实证证据 陈歆昱;黄益平;邱晗; 陈歆昱 国际清算银行 E-E3--E31;L-L8--L81;L-L1--L16; 2012年以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波动明显收窄,同期电商市场发展也显著提速。本文以纯牛奶商品作为研究对象,将购买自某全球知名市场调研公司的线下零售数据和天猫超市的线上零售数据相匹配。研究发现,线上销售占总销售的比例每增加1%,线下价格波动率就会降低3.2%-13.2%。反事实模拟的结果则显示,如果没有线上销售渠道,整体的价格波动率可能会上升22.8%。该结果说明电商平台将各地市场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并增强了价格的稳定性。 消费者价格指数;价格稳定;网络零售
7 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肖筱林; 肖筱林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E-E5--E50;E-E4--E42;E-E5--E58; 本文通过构建付息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宏观模型,研究其发行对银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当CBDC是唯一交易媒介时,实施负利率政策是可行的, 利率上升并不必然导致金融脱媒;由于CBDC与银行存款是互补品,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在利率上升时总体上倾向于增加。在现金和CBDC共存时,付息的CBDC和现金在准备金约束收紧时可以共存。本文的研究显示,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选择和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是理解CBDC发行影响宏观经济的关键性因素。 央行数字货币,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
8 进口自由化与企业资本结构选择 冯玲;陆晓琴;裴婷婷; 陆晓琴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F.-F1--F10;F.-F1--F13;G-G3--G32; 本文首先揭示了进口自由化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理论动机,指出进口中间品关税下降会引发企业转向公司债融资,以利用“税盾”效应,来降低长期资本融资成本。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证据对理论推论给予了支持。结果显示,随着关税降低,本国企业的短期杠杆率下降,长期杠杆率上升,而其中小规模企业更有动机降短期杠杆,但其增加长期杠杆的能力则受到债务市场限制,此外融资约束也限制了企业调整杠杆的幅度。本文认为,积极扩大进口、主动开放本国市场、发展以直接融资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务市场,都将有助于中国“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 进口自由化,资本期限结构,结构性去杠杆 
9 在华外资利润转移、企业控制权和国际避税 王轩;刘珍岑;李力行 李力行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F.-F2--F21;H-H2--H24;H-H2--H20; 在华外资企业的跨国利润转移行为导致中国的税基流失。现有的国际避税研究多关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在华外资企业的研究不足。本文基于外资企业的出资人信息和2002-2007年工企数据库,发现在华外资确实出于避税目的进行了利润转移。中国和外资来源国的所得税税率差每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转移增加1.2%。进一步地,本文验证了外资控制权对利润转移的加强效应,外资对企业控制越强、利润转移规模越大。本文的研究加深了对国际避税问题的理解。 国际避税;在华外资企业;外资控制权
10 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改善母国环境质量?——基于中国企业水污染排放视角的检验 田素华;熊琴; 熊琴 复旦大学 F.-F2--F23;F.-F2--F21; 本文使用多个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和多种异质性稳健估计方法,识别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污染排放的因果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显著降低其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并且,在降低COD排放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总产出。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主要通过到环境规制更严格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以及促进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拓展边际来实现减排。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污染排放;双重差分法
11 两税合一、利润转移与外商撤资 严兵;郭少宇 严兵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所 F.-F2--F23;F.-F2--F21;E-E6--E62; 所得税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成本构成,会影响外资企业的投资决策。本文以2008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改革中外资企业税率发生变化为契机,考察了企业所得税对外商撤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税率增加会显著提高外商撤资的概率,且这一效应对成本导向型和低竞争力的外资企业、“假外资”、高竞争行业的外资企业以及来自港澳台和未签订双边税收协定国家的外资企业作用更大。利润转移是外资企业应对税负增加进而降低撤资概率的有效手段,且贸易价格扭曲是其进行利润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研究还发现,企业所得税改革促进了外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 两税合一;外商撤资;利润转移
12 一个估计外汇储备币种-资产组合的新框架 ——兼评中国外汇储备构成的动态演进 王曦;谢睿航; 谢睿航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F.-F3--F31;G-G1--G11;G-G1--G15; 现有文献仅估计了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但从未探索其资产构成。本文首次构建国家外汇储备的币种-资产结构矩阵,推导外汇储备动态演进方程;并使用滚动平均回归方法,实现对外汇储备币种-资产组合的良好估计。然后考虑美元、欧元、英镑与日元四个币种,以及国债、股票与机构债三种资产,估计了2002至2019年间中国外汇储备构成的动态演进。本文的新框架新方法,有助于弥补当前学术短板,评估国别金融风险以及优化国家外汇储备管理。 外汇储备;币种-资产组合;中国应用
13 不确定性与中国粮食分散进口:结构估计与反事实研究 谭用;周洺竹;綦建红; 谭用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F.-F3--F32;F.-F01--F01;F.-F1--F10; 在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全球性粮食危机、捍卫中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采用2000-2015年中国企业层面数据,在展现全球不确定性影响中国企业粮食进口行为的特征事实基础上,将风险厌恶纳入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并进一步采用结构估计和反事实研究,剖析企业从多国进口粮食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企业从更多国家进口,并提升进口分散度,显著降低进口波幅;进口来源国风险关联度越小,企业进口波幅越小,且企业的平均进口量明显上升;当风险厌恶程度上升时,企业进口来源国数目减少,更倾向于集中进口,这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不同分散进口趋势提供了解释。本文的定量结论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粮食危机加剧的形势变化,进一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全球粮食危机;多国分散进口;结构模型估计
14 经营者集中、去产能与中国煤炭高价 于左;史俊荣;罗天羽; 史俊荣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F.-F4--F42; 本文研究发现了中国煤炭行业自产能过剩到2020年以来出现了煤炭价格畸高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本文重点从经营者集中和去产能角度提出了理论假说。并利用2008~2020年煤炭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了经营者集中和去产能对中国煤炭价格的影响,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分析发现,经营者集中与去产能政策对煤炭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营者集中和去产能政策对煤炭价格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6年之后煤炭价格上涨是由去产能和经营者集中共同作用导致的,经营者集中是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去产能对煤炭价格上涨的作用有限,但为经营者集中后的煤炭企业单边或协调提高煤炭价格创造了条件。本文进而提出了以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尽快恢复煤炭市场竞争机制,以竞争机制促进煤炭企业增加供给,进而削平煤炭畸高价格。 中国煤炭高价;去产能;经营者集中;市场势力;反垄断
15 国企违约与市场纪律——来自地方国企债券违约的证据 宗铸;胡佳胤;姚洋; 宗铸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G-G1--G14;G-G1--G18;G-G3--G38; 本文利用2014-2021年中国债券市场数据研究国企违约对市场纪律的强化作用。研究发现地方国企债券违约引起同省其他地方国企债券发行总量下降接近50%,并对同省城投债发行产生溢出效应。市场纪律的强化是地方国企债券发行下降的原因:地方国企债券违约引起同省其他地方国企信用利差上升接近50个基点,投资者感知的信用风险上升约束了地方国企债券发行。本文分析表明国企违约打破了隐性担保预期,增强了投资者对国企信用风险的敏感度,强化了国企借债的市场纪律。 地方国企;债券违约;市场纪律
16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收缩与企业投资行为 ——基于《资管新规》出台背景的证据 冀志斌;叶耐德;孔东民; 叶耐德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G-G1--G18;G-G3--G31;G-G2--G21; 中国式影子银行如何影响经济实体的资本支出行为是一个重要话题,但由于缺乏微观层面对影子银行的监测数据,鲜有研究能够给出相对外生的经验证据。利用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这一外生场景,本文探讨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收缩对企业投资行为造成的影响。我们发现:(1)《资管新规》出台之后,此前依赖影子银行体系进行融资的企业(相较于其他企业)的投资水平下降了18.3%。(2)《资管新规》的出台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主要通过减少借款规模、加剧融资约束以及减短债务期限三个机制。(3)对银行借款可得性更低、抵押能力更弱以及现金持有水平更低的企业而言,《资管新规》的出台对投资的负向作用更强。(4)《资管新规》的出台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边际资本产出较低的企业,而对边际资本产出较高的企业而言,这种抑制作用有限,因此《资管新规》的出台提升了资本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表明:《资管新规》的出台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成本的同时,优化了资本在企业间的配置。 《资管新规》;影子银行;企业投资
17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家庭过度负债?——基于主客观双重视角的微观证据 张中祥;胡雅慧; 张中祥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 G-G2--G21;G-G1--G18;O-O1--O16; 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7、2019年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本文从主客观层面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家庭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通过提升家庭消费平滑能力、优化家庭负债结构显著降低家庭过度负债风险。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降低中西部农村、低学历、仅有一套住房、低收入家庭的过度负债风险有更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弥补了相关领域的文献欠缺,有助于了解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家庭过度负债特征,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一定的启示。 数字普惠金融;家庭过度负债;借贷
18 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丁辉;刘新恒;李广众; 李广众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投资系 G-G2--G21;J-J3--J31;D-D3--D33; 本文基于200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银行业竞争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是重要的影响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显著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对管理者的劳动收入份额没有明显影响;银行业竞争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中西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银行业竞争;劳动收入份额;融资约束
19 影子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驱动机制研究 杨子晖;林师涵;熊熊; 杨子晖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G-G2--G28;G-G3--G32;G-G2--G21; 防范风险是我国金融业的永恒主题,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防范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是再次强调“要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系统性风险分解方法(Van Oordt and Zhou,2019),分别从区分系统性关联与个体尾部风险这一崭新研究视角,深入剖析影子银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驱动机制。同时,本文进一步结合不同规模与不同所有制的银行,考察了影子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异质性影响。此外,我们引入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因素,基于面板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深入探究流动性创造对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关系的调节效应。最后,本文结合相对重要性分析技术,对不同阶段影子银行对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变化展开研究,并在股灾爆发与资管新规颁布等事件背景下,进一步讨论影子银行对系统性风险驱动机制的动态演变趋势。在得出富有启发意义结论的基础上,我们从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协调监管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完善影子银行风险防范机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切实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影子银行;系统性关联;个体尾部风险
20 “稳就业”压力下的企业投资与创新创业 解咪;申广军;钟宁桦 申广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G-G3--G31;D-D2--D24;G-G3--G38; 本文综合利用多套宏观和微观数据,考察地方政府“稳就业”压力对企业投资与创新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面临严峻稳就业压力时,当地企业会扩张投资、加快创新,创业活动也更积极。地区间呈现巨大差异:欠发达地区更倾向通过让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甚至低效率企业扩张投资以稳就业,而发达地区更依赖创新创业。信贷资源配置是地方政府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研究对新阶段扩大就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政策含义。 稳就业;企业投资;创新创业
21 征管技术和征管意愿对纳税遵从度的影响效果——以二手房交易税收征管为例 李科杨;吴璟;毛捷; 毛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H-H2--H21;H-H2--H26;H-H7--H71; 本文以二手房交易为例,实证检验征管技术和征管意愿对纳税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后,二手房交易的逃税程度显著下降。然而,改进征管技术会导致住房市场萧条、制约地方政府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因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政策效果越弱,意味着征管意愿相较于征管技术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本文不仅丰富了税收征管和土地财政相关文献,而且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税收征管; 土地财政; 房地产市场
22 隐匿财富:税收稽查与集团避税 冯晨;周小昶;曾艺; 周小昶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H-H2--H26;G-G3--G38;H-H3--H32; 本文利用集团内子母公司关联网络探究了税收稽查对集团公司避税策略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母公司面临税收稽查时,集团会将利润由母公司转移至未受政策影响的子公司。这种通过利润转移进行避税的规模达1718万元,占母公司因稽查多缴税收的5.56%左右。本文通过税收视角探索企业网络的形成机制与行为活动具有一定意义。  集团公司;税收稽查;利润转移
23 人力资本的外溢和被低估的大学回报——来自不同出生队列的视角 丁相元;张子尧;黄炜; 黄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H-H3--H3;O-O1--O10;H-H00--H00; 本文基于中国于1999年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作为外生冲击,通过分析该政策对不同出生队列的影响,探究了人力资本外溢效应在跨出生队列间的存在现象及潜在机制。结果发现,扩招政策虽然不会改变在政策实施时已完成教育群体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但却会使得该群体的收入每年相对提高约1,500元,这为人力资本外溢效应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证据。进一步,我们结合对该效应的异质性分析,从劳动需求、产业结构和工业发展三个方面对其潜在机制进行了讨论。最后,定量估计结果显示,扩招政策带来的人力资本社会回报约为个人回报的10倍,每位大学生每年带来的人力资本外溢效应约为60,000元。 高校扩招;人力资本外溢效应;社会回报;个人回报
24 何以为家:儿童大病医疗与消失的孤儿 赵仁杰;钟世虎;亢延锟; 钟世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I-I1--I18;I-I1--I13;J-J1--J13;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生育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却仍然存在大量的孤儿群体,其中尤以患病孤儿最为明显,解决“生而不养”问题需要从降低家庭对患病子女的医疗负担入手。本文基于2008-2016年间县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2010年中国开始实施的儿童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研究发现对儿童先天性重大疾病的医疗救助能够显著降低政策试点地区的孤儿数量,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为病残孤儿的减少。理论模型和基于CFPS数据的机制分析表明,家庭对患病子女的医疗负担会显著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责任感,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责任感会相应降低,而儿童大病医疗政策则有助于提升父母对患病子女的养育偏好。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当前中国孤儿群体产生的原因,还为从完善儿童医疗保障政策角度减少孤儿发生率和提升儿童养育水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儿童大病医疗;孤儿数量;养育责任
25 疫苗接种、人力资本积累及其经济收益 何凡;王姣;黄炜; 黄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I-I2--I21;I-I2--I29;I-I1--I11;I-I1--I14;I-I1--I18;I-I2--I23;I-I2--I26;I-I1--I12;I-I2--I22;I-I2--I20;I-I2--I24;I-I1--I15;I-I1--I10;I-I1--I13;I-I2--I25;I-I1--I19;I-I2--I28;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世纪流脑疫苗接种对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流脑疫苗接种显著促进了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其中经济社会背景较差个体从中获益更大。流脑疫苗接种还分别提高了受益群体3.2个百分点的就业概率和7.4%的收入,而人力资本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发现,流脑疫苗接种的收益是成本的61-110倍,而人力资本回报收益在总收益中占据主导。本文结论为总结我国早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长期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疫苗接种;人力资本积累;经济收益
26 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与非认知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学前教育普及项目的证据 赵丽秋;李莉; 李莉 华东师范大学 I-I2--I25;J-J2--J24;O-O1--O15; 本研究考察学前教育对儿童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我们基于2010年启动的学前教育普及项目导致幼儿园数量急剧增加的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策略识别幼儿园入学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我们发现提高幼儿园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幼儿园的入学率,而入学幼儿园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尤其是数列测试成绩,但是对非认知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学前教育普及项目对来自社会经济状况较低家庭的儿童影响更大。 学前教育;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
27 幼儿园增建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理论与实证 吴贾;张宇霞;楚鹏飞; 张宇霞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J-J1--J13;J-J08--J08;J-J2--J24;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分析幼儿园增建如何影响家庭教育决策和儿童未来人力资本发展。基于手工整理的幼儿园数量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发现我国2010年实施的幼儿园增建政策平均使6–16岁儿童数学和语文成绩提高约0.05-0.06个标准差。机制分析发现,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儿童3–5岁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更高,未来也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投入,显示出更明显的能力的动态互补性。保守估计我国2010年幼儿园增建政策的收益成本之比约为5.06。 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增建政策;儿童认知能力表现
28 公共卫生事件对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卓依;张竞;冯帅章;陈媛媛; 陈媛媛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J-J1--J13;J-J2--J24;J-J1--J16; 本文以新冠疫情为例分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差异。基于2017-2018年和2020年上海小学调查数据,回归结果表明相比本地儿童,疫情冲击导致流动儿童的情绪稳定性显著下降0.222个标准差。家庭环境是造成流动儿童情绪稳定性下降更多的主要影响机制。在经济条件方面,流动儿童父母更多从事不稳定的工作,更易经历收入下降,心理压力增加;在学习支持方面,流动儿童家长较难提供安静的居家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支持。 公共卫生事件冲击;流动儿童;非认知能力
29 贤得所用:体制引力、人才配置与高质量发展 王炜哲;赵忠;胡凯; 胡凯 中南民族大学 J-J2--J24;D-D2--D24;J-J2--J21; 本文基于奖励结构理论,提出了体制引力理论并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以此解释中国的人才配置格局及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反映体制部门比较优势的显性体制引力显著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诱导人才向体制部门过量配置和对创新外溢效应的抑制是主要机制。此外,显性体制引力的作用还会通过体制部门隐性比较优势,即社会网络、超额报酬和福利与薪酬保障等得到进一步放大。本研究对理解人才错配的制度根源和精准改进人才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体制引力,人才配置,全要素生产率,限薪令
30 中国城市间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分布合理吗?——基于高、低技能劳动力互补的视角 徐恺;彭晴;李杰; 李杰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J-J2--J24;J-J6--J61;J-J01--J01; 本文通过扩展Eeckhout et al.(2014)的理论模型,探讨中国不同技能劳动力在城市间分布的合理性及其对加总产出的影响。利用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发现中国不同技能劳动力在城市间的分布存在扭曲。反事实测算结果表明,由于大城市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歧视,中国2010年25.01%的低技能劳动力没能流入大城市,导致加总产出损失7.74%。大城市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歧视或实施针对低技能劳动力的住房优惠政策,可优化城市间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分布并提高加总产出。 不同技能劳动力;城市;错配
31 基础研究资助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验证据 郑世林;张沛康; 张沛康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J-J2--J24;O-O3--O33;I-I2--I23;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检验了基础研究资助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不仅提升了毕业生收入水平,而且降低了待就业率。机制研究发现,基金资助提高了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改善了教学辅助设施与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题研究机会。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强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基础研究资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32 最低工资和机器人使用: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差异性影响 樊海潮;胡一川;唐立鑫; 胡一川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J-J3--J30;J-J2--J24;O-O3--O33; 本文发现最低工资上升导致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概率增加(广延边际)。对于已经采用机器人生产的企业,最低工资上升不影响使用机器人的数量(集约边际),因为劳动力成本变化会同时带来两个相反的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就集约边际而言,最低工资的作用在产品替代弹性高的行业更大。就广延边际而言,最低工资上升对生产率高的企业是否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更大。本文的发现对中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2035远景目标提供了参考。 最低工资;劳动力成本;工业机器人
33 失业保险、流动性约束及家庭消费 谢强;唐珏;吕思诺;白金; 吕思诺 复旦大学 J-J6--J65;D-D1--D11;D-D1--D12; 摘 要:厘清失业保险的消费平滑效应,对于优化其基金配置、加强民生保障功能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家户月度记账数据,发现失业金提高显著增加了失业者家庭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高达0.4。且家庭生产理论与有限理性假说不足以解释上述结果,而流动性约束假说则与本文发现一致。并且,失业金提升还显著改善了家庭消费结构,包括增加具有长期收益的发展型消费。在失业问题不断凸显背景下,本文结论表明提升失业金待遇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政策。 关键词:失业保险金;家户消费;流动性约束
34 非正式经济、国家能力与地方创新 邢亦青;程琛; 程琛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K-K4--K42;H-H7--H77;P-P1--P16; 本文以“法外创新”为切入点,讨论中央政府政策对地方政府支持民间创新行为的激励作用。地方政府对其类型有信息优势,又可能以支持创新为幌子攫取私利。中央可选择两种政策——对法外事件的终止概率,以及在信息披露后的惩罚力度;前者刻画了地方决策权的大小,后者受国家能力强弱影响。本文强调两者的互动,说明在国家能力较弱(可执行惩罚力度较小)时,仅靠终止概率无法达成有效的分离均衡——此时或放任自流,或一刀切地终止所有法外事件;反之,当国家能力较强时,辅以合适的终止概率,能引导有效的分离均衡,在鼓励地方政府支持创新的同时抑制其攫取私利。上述结果表明,看似宽松的地方决策环境,往往需要较强的国家能力作为支撑。 非正式经济和民间创新; 央地关系;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5 产业链分工,商标申请与服务专业化:基于企业数据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孙浦阳;杨易擎;许茜; 杨易擎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L-L1--L11;O-O1--O14;L-L2--L23;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诠释,在产业链服务分工基础上,生产链位置趋于下游的企业,偏好完成更多核心以及专业服务工序。这是由于企业间交易成本是从价的,产业链上的传递环节越多,交易费用越高。本文使用我国商标管理局提供的“企业注册商标”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下游企业申请服务商标与产品商标的比值显著变大。这说明下游企业会更加积极主动提升服务专业化。本文为企业申请服务商标,面对产业链分工提供了理论证据。 生产链位置; 商标申请; 产业链分工
36 如何(不)实行价格歧视?——基于一般消费者分布的二维模型分析 Jie Shuai;刘其宏 刘其宏 University of Oklahoma L-L1--L13;L-L4--L40;D-D5--D43; 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的能力,也给企业的盈利性和社会福利带来了深远却尚不明确的影响。这吸引了学术界,政府监管机构,以及业界的注意。通过使用一个具有最佳反应不对称的两维产品差异化模型,我们研究了价格歧视的对企业盈利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我们的主要发现如下:(1)价格歧视在二维模型中有降低需求弹性效应,但是在一维模型中没有。(2)在一个且相同维度上进行价格歧视能够提高企业利润,并且单一定价处于两个歧视性价格之间。这一结果类似于最佳反应对称的一维价格歧视模型。(3)在一个且不同维度上价格歧视或者在两个维度上同时进行价格歧视更有可能降低企业利润,这一结果类似于最佳反应不对称的一维价格歧视模型。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建议监管部门在面对具有最优反应不对称特征的寡头市场价格歧视时应该更加谨慎。 价格歧视;最佳反应不对称;多维产品差异化
37 环境规制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自清洁生产标准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孙博文;郑世林; 孙博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L-L5--L52;Q-Q5--Q58;P-P2--P28; 以生态环境部分批、渐进出台的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方法研究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内在机制,缓解异质性处理效应估计偏误后结论可靠。结果显示: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同时使SO2及直接CO2排放量下降17.3%和5.9%。机制分析表明: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视角下,清洁生产标准实施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发挥作用,源头预防环节,显著降低了SO2和CO2产生量,但未通过“激进式减产”渠道起效,也未发现显著促进企业能源使用量下降及能源清洁化转型的证据;过程控制环节,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挥作用,且能源效率改善源于有偏技术进步,还通过激发绿色创新“波特效应”、影响企业进入退出、促进企业间资源再配置等微观机制发挥作用,宏观上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也得以证实;末端治理环节,通过增加脱硫设备数量、提升设备脱硫能力促进SO2减排。结论在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企业中更明显,还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政策效应及行业差异。 环境规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异质性处理效应  
38 新型基础设施的节能降耗效应——来自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微观证据 任胜钢;潘也;汪阳洁;张鹏 潘也 中南大学商学院 L-L9--L94;Q-Q4--Q40;Q-Q4--Q41; 本文以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全国税收调查微观数据,考察新基建对企业节能降耗的影响。研究发现特高压建设使当地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平均分别降低约5.8%和9.0%。本文检验了两个可能的影响渠道,即规模经济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这两种效应在工程输出地和输入地企业中的渠道机制明显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特高压输电工程能够有效校正能源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错配”与“短板”问题,促进全国能源统一大市场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降耗;特高压输电工程
39 机器人革命降低了离岸外包程度:理论和实证分析 曾荣;颜晓畅;陈仪; 陈仪 北京大学 O-O1--O14;O-O3--O33;F.-F1--F14; 机器人革命意味着机器对人的替代,从而可能对由劳动力成本决定的国际分工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考察了机器人革命对离岸外包的影响。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自动化和外包的两部门小国模型,发现机器人革命将使得所有部门的外包程度下降,且部门劳动密集度越高,外包程度下降得越多;我们进一步利用国家-行业-年份层面的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对上述命题进行了检验,回归结果与理论预测完全一致。 机器人革命 离岸外包 制造业回流
40 早期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个体收入的长期影响 呼倩;梁银鹤;秦雪征; 梁银鹤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O-O1--O15;J-J01--J01;D-D1--D10; 本文利用CHARLS 2014年生命历程调查和2018年调查数据,研究父母在子女童年时期外出务工对子女成年后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早期父母外出务工经历会显著提升子女长期收入水平,且父亲的影响大于母亲。家庭经济社会状况的改善和子女人力资本积累的提升共同解释了这一促进效应。具体而言,父母在子女6-12岁外出的正向影响最大,但是母亲在子女0-5岁外出不可避免地引发长期福利损失,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母亲外出务工对子女长期收入的整体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影响补充了长期研究视角,同时也提供了中国城乡人口迁移促进社会流动性的经验证据。 城乡人口迁移;儿童早期经历;长期影响
41 空间发展模式与中国城市增长:基于几何形态视角的考察 刘修岩;王峤; 王峤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O-O1--O18;R-R1--R11;R-R5--R52; 近年来,城市几何形态被学者们广泛用于刻画城市横向扩张的空间发展模式,其对城市的人口与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增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经典的城市空间一般均衡理论,从可达性、基础设施供给、环境质量及集聚经济等方面,分析了以几何形态为表征的横向空间发展模式影响城市增长的内在机制。然后,使用2000-2015年欧洲航空局发布的陆地覆盖数据测算了中国城市的几何形态指数,并将其与Worldpop人口分布数据、城市经济统计数据等进行匹配,构建了城市-年份维度的面板数据;进而基于历史与地理因素构造了城市几何形态的工具变量,系统识别了其对城市人口、工资、房价和经济效率等方面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趋于松散形态会抑制其人口、工资和住房价格的增长,限制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几何形态对城市增长的影响在政府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松散的城市形态会通过降低城市居民的居留意愿、内部可达性、现代化基础设施供给、环境质量以及集聚经济等方面而阻碍增长。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城市横向扩张的空间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如何加快中国城市增长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规划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 空间发展模式;几何形态;城镇化;城市增长;横向扩张
42 “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的未来——互联网对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吴思栩;李杰伟; 李杰伟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O-O3--O33;O-O1--O18;L-L1--L16; 本文利用中国“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构造了互联网的工具变量以识别互联网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1)由于大城市知识密集度更高,互联网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向大城市集聚;(2)互联网能加强本地及更大范围内制造业扩张对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作用,进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大城市集聚。对于人口超过400万的城市,互联网能加强半径300公里范围内制造业对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作用,小城市即使150公里也不显著。 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辐射范围
43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新数据、新方法与新发现 申广军;陈斌开; 陈斌开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O-O4--O47;L-L6--L60;D-D2--D24; 基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库,本文使用改进的生产函数估计方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得到一些新发现。静态来看,制造业企业TFP在中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东部和东北地区则出现了明显分化。动态来看,样本期间TFP增速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企业成长效应仍是TFP增长的主要来源,资源配置效应的贡献则先降后升。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认识金融危机之后中国TFP变动的新特征,并为提升中国的长期增长潜力提供政策建议。 全要素生产率;产能过剩;能源使用
44 金融发展促进了市场整合——来自清代票号设立与粮食市场的证据 都帅帅;何石军;黄桂田 何石军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O-O5--O53;N-N2--N25;R-R1--R11; 本文通过史料收集不同府地的票号设立时间,与1800-1911年米价月度数据相匹配形成府对面板数据,利用票号设立带来支付方式创新的实践,发现金融创新促进了市场整合。具体而言,票号的设立能使连通两地的米价差异降低约7.24%。“票号分中心”作为资金调剂和汇票清算中心,对票号产生的米价趋同效应起到了约16.00%的调节作用。本文为Levine(2005)的“支付服务”假说提供了因果证据,对当今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金融发展;支付方式创新;市场整合 
45 公众参与的减排效应:来自环保热线开通的证据 何凡;张静堃;范子英; 范子英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Q-Q5--Q52;D-D2--D22;H-H4--H41;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个主体构成,学术界长期以来主要关注政府主导的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及其影响,本文首次考察了我国以监督、举报为主要特征的公众参与的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基于手工收集和整理的我国不同城市开通环保热线“12369”的时间差异,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本文研究发现:(1)各城市的环保热线开通带来了公众参与,并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其作用相当于平均排放强度的32%。(2)这种减排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电话覆盖率较高、公众环保意识较强、政府环保重视程度较高地区的影响更大。(3)环保热线开通带来的公众参与显著增加了当地政府环境治理投资和监管力度,并促使企业强化了污染末端治理,最终实现了污染减排。本文的结论为我国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公众参与;污染减排;环保热线;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46 生产网络视角下的贸易自由化冲击与区域贸易传播——基于福建省自贸试验区的经验研究 梁若冰;王英杰; 王英杰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R-R1--R12;F.-F1--F13;O-O2--O24; 国际贸易促进政策如何影响国内生产网络,是我国当前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面临的问题。本文描述并估计了自贸试验区政策的贸易促进效应,并分析了这种效应在生产网络中的传播。首先,本文采用2008-2016年福建省增值税数据构造生产网络,并利用福建省自贸试验区成立作为外生冲击,考察外贸政策对内贸的促进效应及其在生产网络中的传播。研究表明,自贸区政策在二元边际上显著促进了区内企业贸易增长,这种贸促效应会沿生产链传播至上下游两阶范围,而与自贸区地理距离较近、位于网络边缘位置的规模较小企业受影响更大。本文提出和拓展了自贸试验区辐射作用的微观机理,同时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基于生产网络的政策思路。 生产网络;贸易自由化;区域贸易传播
47 地方司法体制改革与资本跨地区流动——基于地方法院人财物省级统管和企业异地投资的研究 吴滋润;李青原;赵仁杰;王红建 吴滋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R-R1--R12;G-G3--G31;K-K4--K42; 本文基于“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改革,研究了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程度降低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司法体制改革增加了地区作为目标市场的吸引力,改革后上市公司赴该地区投资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对于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非国有企业、诉讼风险更高的企业或不具有法律背景的企业,改革的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地方司法体制改革能够削弱地方保护主义和降低企业交易费用,进而促进企业的异地投资。本研究表明司法地方保护主义程度降低有助于打破市场壁垒,促进国内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地方司法体制改革;企业异地投资;地方保护主义
48 省际边界效应、区域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基于高频货物运输数据的估计 张皓辰;郭研;吴群锋; 吴群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R-R1--R12;R-R4--R41;F.-F1--F15; 厘清国内区域市场分割程度的基本形态、探究其背后的形成机制,对于把握我国国内大循环的基本经济背景进而制定针对性政策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基于2018-2020年高度细化的日度物流货运量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估计我国省际边界效应的存在及其大小,考察我国近年来国内区域市场分割的程度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城市间贸易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市场分割。估算显示,2018-2020年间我国省级行政边界上关税等价的省际边界效应的估计值在3.8%到19.6%之间。同时,省际边界效应的大小在研究时期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区域市场分割的现象在此期间内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机制分析显示,省域之间的主官调动、低发展战略扭曲与高要素禀赋结构匹配度均能够显著降低省际边界效应、缓解区域市场分割程度,表明地方保护是造成国内区域市场分割的重要来源;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更相近的地区之间有显著更低的边界效应;在地区间贸易网络中处于中心度更高的地位的省份与其相邻省份之间的边界效应更低。本文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我国国内区域市场分割的新形态,对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边界效应;市场分割;国内贸易
49 为什么住宅用地与工业用地的价格差距不断扩大? 廖谋华;杨广亮;赵敏强; 杨广亮 华侨大学统计学院;数量经济研究院 R-R1--R14;R-R5--R52;H-H7--H72; 中国土地市场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住宅用地出让价格远高于工业用地,并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的理论模型,以需求弹性差异为核心机制,揭示了这种价格差异存在的必要前提条件及行为特征。本文还利用2007-2016年住宅和工业用地成交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越高、对住房供应的垄断能力越强,价格差异就越大。 土地市场;需求弹性;土地价格差异
50 共享单车促进了居民消费吗? 陈勇吏;朱喜;李经;白玉各 朱喜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R-R4--R40;D-D1--D12;D-D6--D62; 本文利用共享单车分批次进入各城市这一准实验,基于2010-2018年CFPS数据,采用渐进DID的方法发现:共享单车进驻使得当地居民的人均家庭支出显著增加了3.9-6.8%,外出就餐支出增加3.8-4.9%。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共享单车进驻通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了单位消费的时间耗费;通过减少通勤时长增加了闲暇时间;通过降低租房成本增加了净收入;其对工资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为共享经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现实证据。 数字经济;共享单车;消费
51 产业用地配置改革与城市内土地错配 ——基于微观企业土地存量数据的研究 张莉;程可为;范子英; 程可为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R-R5--R52;O-O1--O18;R-R1--R14; 本文使用2008—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库》得到企业的城镇土地使用面积,利用OP方法计算区域内企业间的土地错配。此外,本文估计“亩均论英雄”要素市场化改革缓解土地错配的因果效应。实证发现:改革显著减少了区域内企业间的土地错配,相对地提高亩均营业收入、亩均所得税较高企业的土地存量,降低亩均增加值较低企业的土地存量。亩均效益较高的重点产业企业得到更多土地,亩均增加值较低的非重点产业企业承担更多土地下降。 土地存量;错配;亩均论英雄
52 地方政策不连续与容积率规制:来自城市土地出让的证据 秦蒙;杜聪;刘修岩 刘修岩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R-R5--R52;R-R1--R12;R-R1--R14; 住宅容积率规制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和民生福利改善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 Python 软件提取了 2005~2015 年间的 5.1 万余条住宅用地出让数据,从微观地块混合截面和地级市截面样本进行了多个层面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变更带来的政策不连续会导致容积率限值上升,这一效应在中国的北方和东部地区更明显,且仅存在于政策不连续发生当年。考察竞争性假说和采用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检验表明,这很可能是因为地方政策的不连续性减少了住宅用地的出让面积,进而需要更高的容积率来容纳城市人口。本研究关注了地方政策不连续性对住宅容积率的影响机制及效应强度,为理解不同城市或不同片区的空间结构差异提供了新视角。 政策不连续性;容积率规制;住宅用地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