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41期(总第457期)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典活动简报之四

发布日期:2004-09-27 07:07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国有企业改革与银行改革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典活动简报之四

1994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今年迎来她的十周年生日。2004年9月16-18日,中心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庆祝十年走过的历程。其中包括16-17日召开的“中国经济展望——机遇和挑战”国际研讨会,18日上午千人庆典大会和“中国经济发展”论坛,18日下午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和中心周其仁教授所做的两场专题讲演。我们用多期简报报道这些学术活动内容。本期摘要报道“中国经济展望——机遇和挑战”国际研讨会上有关“国有企业与银行改革”问题的讨论。

林毅夫教授首先做题为“国有企业、银行改革及资本市场的关系”发言。林老师就目前金融体系存在的国有银行呆坏帐比例过高以及资本市场投机性强,上市企业绩效差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往认为国有资本本身是没有效率的所以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会出现问题。另外一种说法与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关,国有制权责没有划分清楚导致银行失败。林老师认为银行的问题与国有企业没有自生能力有关。传统计划经济体系的出现是因为政府要扶持一批在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没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对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以及后面出现的社会负担的问题没有解决。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自生性问题还是社会负担问题,政府总是要给它政策性的保护和补贴。从1983年开始拨改贷、利税分流后,政府是用银行的低息贷款补贴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都直接和间接有政策性贷款的性质。把这些贷款给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是经营不好,拿了钱以后还不了帐,还不了款就变成银行呆坏帐。我们看到四大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等问题跟这个都直接间接关系。四大国有银行把贷款给国有企业认为是政策性的任务,所以呆坏帐多也不能怨它们。

为什么股票市场出现这么多问题?一种说法是上市公司70%的股票是不流通的,只有30%的股票流通。在这种状况下,政府还是可以透过行政干预来干预上市公司,所以公司上市后经营不好。林老师认为这些都是表面原因,如果70%不流通股是事实的话,那么国有股减持是有利的,而现在相反的是国有股减持的时候,股市马上崩盘。问题根源是上市公司自生能力和政策性负担的问题没有解决。这样使得股民不能在证券市场获利,那么他获利的来源就是靠投机。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市场上监管部门也不能真正监管,如果真正监管许多上市公司都要被摘牌。没有自生能力的观念就是所在的行业是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的,所以在开放的过程当中即使经营不错也不能赚钱。为了让这些企业赚钱,就需要有政府的补贴和补助。于是金融体系成为保护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

如果我们要在金融体系成功,就要造成一个情形,政府不再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对国有企业没有补贴呢?就是国有企业不再有任何政策性负担。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它所在的行业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或者是有企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政策性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政策性负担消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如果企业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到国外上市,利用国外的资本或者跟国外的公司形成合资企业。如果没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可能有人员优势,比如工程设计人员,则可以进行转产。如果既没有市场又没有人员优势就只能关掉,发展劳动密集、有中国优势的产业。这样把政策性负担消除之后,政府就不需要给国有企业政策性保护。这样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才能够真正的落实,否则政府始终要保护国有企业。对于股票市场的看法,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你让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不再有政策性负担。在这种状况之下,政府就不需要用上市作为对国有企业补贴、保护的政策手段。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更多的国有企业、经营好的企业上市,这是解决我们目前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问题最重要的前提。总的来讲现在金融体系的扭曲根源是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消除政策性负担以后金融体系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林老师特别提醒现在谈中国改革时,很容易受到主流经济学影响,也很容易受到先进国家制度安排的影响。理论中假设企业只要管理好就应该能够盈利,前提是说它是有自生能力,符合比较优势的。由于主流经济学的前提就是上市公司,所有存在的企业都是有自生能力的,那么在这种状况之下,企业要是经营不好,不赚钱的话,就是管理的问题和产权的问题。但现在存在于中国市场的很多国有企业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所有制的问题,是公司治理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内生于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现象。所有单纯从所有制、产权角度解决问题有可能造成更差的结果。

来自清华大学的张春接下来作关于“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的报告。他简要回顾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基于银行的金融体系与基于市场的金融体系的选择。在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日德经济崛起,似乎基于银行的金融体系更有优势。然而9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复兴,支持基于市场的金融体系观点又成了主流。具体地说,基于银行的金融体系的优势,在于市场尚没有太多的投资者、不知道怎么做决策时,可以利用银行作为投资渠道。另外我们还需要有一套监督机制,来监督那些公司获得投资后的运行情况,而大银行更有激励去监督企业。基于银行的金融体制的劣势是,在市场中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非常任意的卖掉他们不喜欢的证券,而在基于银行的金融体制中投资者没有办法来对这些运营不好的公司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另外由于大银行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它们都会得到政府的规范和支持,政府提供的存款保险会导致很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银行的贷款组合包含给许多企业的贷款,非常不透明且很难获得新的信息。相反如果企业通过可以交易证券融资,投资者就有激励去收集信息,并且新的信息将反映到证券的价格中,从而使得企业对其投资项目采取及时的措施,改善资本分配的效率。这就是基于市场的金融体系的优势。

不同的金融体制可能适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早期出口导向型产业增长出口可以盈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可以把资金引向出口导向型的企业,这种方式应该是比较有效,比基于市场的机制更加有效。因为在那个时候,市场要做很多的研究,而且汇率对于企业家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在初期的情况下,采取基于银行的体系会更加的有效。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基于市场的体制可能更好一些。

对于中国也是这样。中国金融体系改革问题可以分为三类:制度、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这里想强调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很多现代的金融理念对于中国的文化是比较陌生的,中国的管理人不了解这些理念。比如股票市场,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陌生的概念,只是把它作为解救国有企业的工具而已。另外一个金融的基础设施就像实体经济中的道路和桥梁。比如我们需要帮助投资者很快并且准确的获得信息的机构。最近一些中国的软件公司在开发财务整合软件,这些工具将大大提高公司执行财务计划、制定预算、做战略决策和进行运营评估的能力。总结来说,尽管一些经验上的证据并没有表明以银行为基础或者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哪个更好,但对中国来讲可能以市场为基础更好一些,但要克服三大障碍,一个是制度、一个是文化、再一个就是基础设施的障碍。

随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教授就“中国银行业的规制和竞争”发表了他的观点。他首先介绍了中国银行业的六个显著特点:第一,增长迅猛。在过去5年当中增长很快,每年的增长率大于35%。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经济改革和银行业改革。第二,渗透率比较低。贷款的比例和GDP比较起来已经超过了100%,最近已达到148%,美国的这个比例只达到32%,台湾达到150%,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的。但是很多贷款都是提供给国有企业的,这样会产生一些问题。也就是贷款贷出去还不回来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公共债务的问题。第三,所有制的问题。去年底的时候,银行业资产的分配,国家控制是60%。跟亚洲市场比较,从所有制来看,最大国有银行是新加坡,中国是排第四位。第四,封闭式的银行业。在混业经营方面对业务有非常清晰的限制,对经营的地理范围也有限制,并且这些限制适用于外资银行。第五,明显的政府干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贷款的对象和贷款的价格。第六,比较差的资产质量,管理也存在问题。从资本充足率、NPL即未支付的贷款比例等数据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平教授还介绍了银行管制的框架。结构上第一层是国家控制,第二层有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还有银监会。管制的内容则有:货币政策控制,主要体现在利率的控制、储备率和流动性的要求。信贷控制则主要集中在资产质量(银监会要求的5级分类)、贷款集中度和对按揭贷款和汽车信贷的一些特别要求上。平教授最后提出的结论是,首先我们应该向外国开放,同时我们应该开发消费者贷款,然后对信贷价格应该逐渐放开。同时扩展非利息收入,加强风险的管理。

 

(任丽达、卢锋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