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60期(总第545期)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两岸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长期快速发展

发布日期:2005-10-17 09:47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两岸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长期快速发展[1]

 

                                                        林毅夫

 

自1979年大陆提出“三通”倡议以来,两岸经贸合作出现了较快发展。1979年至2004年,两岸贸易总额从1979年的0.4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783.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1.9%,远高于这26年间大陆外贸年均16.7%的增长率。其中台湾向大陆出口年均增长37.9%,大陆向台湾出口年均增长24.6%。从2003年起,大陆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是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则是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另外,到2004年为止,台商在大陆累计实际投资达396.23亿美元。经贸合作已经对两岸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分工产生了重要影响。

台湾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很高,与大陆的贸易又是台湾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两岸之间的贸易已经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样,自台湾进口的商品多数属于大陆短缺、或生产不了、或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如八十年代的轻工类消费品,九十年代的部分原材料、零部件,2000年之后的高科技信息中间产品,因此,台湾向大陆的出口也满足了大陆对这些商品的需求,有助于大陆的经济增长。台湾在大陆的投资使大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众多台资企业的产品以出口到第三地为导向,对大陆出口的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台湾岛内原来以中小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这原是台湾经济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逐渐丧失,成为“夕阳产业”。八十年代初,大陆开放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设厂,由于大陆劳动力成本低、文化相同与台湾地理位置近,成为台湾向外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理想之地,转移到大陆之后这些“夕阳产业”迎来了“第二春”,获得了新的生机。这些产业转移到大陆后节省了劳动力、土地成本,获得了较高的利润,从而使台湾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发展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了台湾的产业结构。90年代末与90年代初期相比,台湾的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大幅提高,轻工业从1992年的100下降到2003年的81.6,同期,重工业从1992年的100 增长到2003年的219.2。这与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大陆直接相关。

随着两岸贸易与投资规模逐渐扩大,互补性的垂直分工关系日益明显。台湾产业主要是中上游、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大陆产业主要是下游、劳动力密集型。在80年代,这种分工表现为台湾母公司生产原材料与半成品,台湾在大陆的企业进行组装,然后出口。从9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在大陆投资的高技术信息产业逐渐增加,产业分工主要表现为台湾企业负责产品接单、技术研发、芯片设计与制造、生产关键零部件等,然后在大陆生产信息产业的中下游硬件产品,并且,在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较密集的信息产业产品中占有大陆产量很大的比重。

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之所以能够不断扩大,主要源于两岸经济的比较优势存在互补关系。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劳动力成本低是台湾的优势,所以台湾经济以劳动力密集的加工制造业为主。随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劳动力供给出现了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为例,1980年时的平均月工资为8,043元新台币,到2003年增加为39,583元新台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加了3.9倍,原有的劳动力工资低的优势逐渐失去,反而变成了劣势。但是,由于在80年代后开展与大陆的经贸合作,台湾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大陆,利用大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原本失去优势的加工制造业获得了新生。通过原来的积累以及在大陆的盈利,资本充足成为台湾新的优势,从而台湾本地企业可以发展资本与技术更为密集型的产业。

在三大产业中,台湾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从最高点1986年的47.1%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30.4%。同期,服务业则从47.3%增加到67.8%,成为台湾最大的产业,其发展水平与规模相对于大陆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农业则由于台湾劳动力成本高、土地少,所以,在劳动力与土地相对密集的农产品生产上没有优势,到2003年农业在台湾GDP中的比重降为1.8%。但是,台湾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科技,改进品种,提高质量,所以,在技术密集型的水果、蔬菜仍具有优势。

大陆的比较优势首先在于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成本低,在工资水平最高的城市上海,2003年制造业的职工平均月工资为2,123元人民币,约合257美元,仅为台湾制造业工人均月工资1,165美元的22%。在科研领域,大陆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数众多,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台湾总体上科技人员数量不足,从事研发工作的人数仅为大陆的13%,并且工资成本较高,2003年大陆科技人员的月均工资为1,720元人民币,约合208美元,仅为台湾的14%。所以,在科技人员的数量与工资成本上大陆具有优势。

由于大陆与台湾各自的比较优势存在互补关系,而且,大陆总体的发展比台湾低一个档次,所以大陆成为台湾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的首选之地,这一趋势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仍然会继续下去。随着两岸各自产业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变化,一个新的趋势是,不仅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而且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阶段也向大陆转移。随着两岸贸易与投资的扩大,对金融等服务业的需求必然增加,这是台湾产业在大陆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空间。未来两岸经贸仍有巨大的合作与发展空间。

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大陆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1979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4%。2004年大陆的经济总量约16500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1548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沿着改革开放的既定方针,大陆的经济很有可能再保持二、三十年的快速增长。大陆在世界经济,尤其在东亚经济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种影响作用包括:(1)大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会促进大陆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2)带动包括台湾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增长;(3)在大陆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大陆、台湾、香港与澳门组成的大中华经济区(Chinese Economic Area-CEA)成为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的世界经济第四增长极。

台湾经济从1950年代以后一直到1990年代初保持了将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在1992年时人均收入达到10215美元为当年美国人均收入23974美元的42%。同为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日本和新加坡在人均收入为美国40%时都仅用了17、8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就赶上了美国的水平。台湾在1992年以后的几年和日本、新加坡一样,人均收入一直在追赶美国,1996年上升到12986美元为美国人均收入28400美元的46%。可是1996年以后由于李登辉、陈水扁错误的两岸政策,造成台湾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出现衰退,陷入了困境,人均收入和美国的差距开始一路扩大,到2003年台湾的人均收入13157美元降为美国人均收入37610美元的35%。

过去20多年来的事实已经表明,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推进两岸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贸合作,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而且,即时到了有一天大陆总体的发展水平赶上了台湾,从经济理论和过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也证明,两个相同发展程度的经济体的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各自分工的深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经济的一体化中,小经济体获得的利益高于大经济体。所以,沿着过去20多年两岸经济融合的道路继续深化有利于大陆,更有利于台湾。

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配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了更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东亚地区经济也正在走向一体化。因此,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要发展,就都必须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并且首先要融入一体化的东亚经济之中。由于台湾与大陆的优势互补,两岸同胞血脉相通,因此,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整合顺理成章。并且,由于大陆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越来越成为核心角色,所以,推进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合作,实现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一体化,就成为未来台湾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近10年的经验证明: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正常化和经贸合作的干扰阻碍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台湾人民,继续下去台湾经济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两岸人民应该携手,共创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 本文发表于2005年9月15日在上海召开的“两岸精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