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50期(总第392期)“建立中国经济的危机应对系统”--“SARS考验中国:中外学者越洋对话”简报之五

发布日期:2003-06-24 08:2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3年6月2日至6月10日,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青年报联合主办,北青报YNET网站和新浪网联合承办“SARS考验中国——中外学者越洋对话”网上论坛,邀请海内外30余位学者和专家参加这次对话活动。第四场对话邀请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谢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沈明高博士和美国前美林证券公司全球股票执行总监John N. Tognino先生,就“建立中国经济的危机应对系统”等话题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如下。

    SARS所带来的建立一套处理危机应急系统的话题是长远和深刻的,因为危机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吴晓求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可能有很多其它疾病会出现,所以现在建立应急系统是各个国家和政府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SARS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对广大群众产生威胁,所以一定程度上要求公共财政体系对这种事件建立一个基金。第二,从政府的应急行为来看,需要建立这套体系,比如说中国的卫生部,它不应该仅是一个中国医院的联合院,它除了具有这个功能以外,还必须建立全社会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第三,全民都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因为危机不仅体现在疾病,还包括我们整个的经济危机。实际上,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对像金融危机这种状态,都要有预警机制。现在,一方面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另一方面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大,所以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种意识。

    谢平局长认为在宏观经济学上,像SARS这种事件属于外部重大冲击。这种冲击的解决是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它属于需要政府职能的公共产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解决这种冲击的过程中,信息系统的问题非常重要。从技术的角度,首先是重要部门的信息备份系统,这个我们国家有,比如银行的支付系统是实时备份,证券交易信息、股票登记托管系统都有灾难应急的自动装置,属于随时备份。这就是说从金融、证券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已经有这种机制,比一般的企业要发达一点。

    所谓的信息系统转换成经济学术语就是透明度的社会收益和成本。就是说一个信息的透明度会有收益,这次也可以看出来,它在稳定公众信心方面起到很大作用。透明度转换为经济学术语,就是减少政府和公众、企业和市场等多边的信息不对称。,达到减少多边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点,本身就有外部性,就会产生社会收益。很多国家在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会中断一切广播,马上公布有关信息,马上让公众知道是什幺事情,实际上就是在一个很快的时间内,减少信息不对称。

    沈明高博士认为更需要考虑系统风险,即整个国家的系统风险和整个经济的风险,系统风险的管理是一个公共品,需要政府来完成。建立风险管理,除了能够解决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以外,还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尤其是在国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问题上。外汇投资者在一个经济领域进行投资的时候,需要了解国家的风险是多大,经济的风险是多大?在他们看来,如果系统风险比较大,要求的投资回报就比较高。澳大利亚的Mckiwbbin教授分析了这次SARS的影响,他提出由于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使得外部投资者要求一个风险溢价,就是说由于SARS带来的系统性的风险,投资者要求在原来回报率的基础上,加一个由于风险带来的回报。系统风险不光影响国内民众的社会益处、效用,它同时影响到外部投资者对经济体的风险的看法。建立风险体系,有三个因素很重要,第一是要有一个机制,和资金相比,机制更重要。第二要有风险管理的意识,不管是洪水还是其它灾害,都要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因为有些风险,有些灾难是突发性的,不是事先能知道的,所以风险管理的意识非常重要。第三就是信息透明。没有透明的信息,就有可能造成恐慌,有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系统的风险实际上增加了。

    Tognino先生根据自己经历和处理过的危机中的体验提出危机处理的程序都差不多,因此这次SARS事件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加以合作来共渡危机,这种合作关系,能够带来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金融领域,还是别的领域都要准备一个好的信息备份体系,因为在这些体系之间可以进行合作来共同和危机作斗争。

    信息透明度是一个基本的问题,透明的信息能够使外来投资者知道一切,能够增强世界对一个国家的信心。在每一个危机过程中,总是有大量的机会,金融市场无时无刻存在着危机,在许多情况下金融市场永远是处于危机的领域。大多数危机都是不期而至的,但只要遵循一些根本性的规则,最终还是能够战胜它。
危机处理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危机,根据危机发生的环境进行评估。危机还将影响到哪些其它领域,可能带来哪些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最重要的是确定谁是应对危机的小组的领导人,应该具有哪些明确的授权。这些人应该是能够敢于承担责任的、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人,因为在任何一种危机下,及时的信息发布至关重要。同时也绝不能够制造额外的混乱,导致额外的恐慌,要让这个情况尽可能的清晰,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楚地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

    其次,每一个和危机做斗争的人,必须把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在危机中,不能允许个人主义。同时,危机处理过程中,都要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危机评估机制来动员其它资源,要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吸引外部资源,领导人要拥有这样的权力。在每一种情况下,领导人的素质、动员资源的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比所谓的成本要重要,因为如果质量上升了,那幺长期的成本将会下降。

    第三,不要考虑危机本身。在处理危机上没有一些快速的治疗方法,也没有任何可以妥协的地方,永远不要在质量上打折扣,现在所有的事情都是全球性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互相渗透的,所以一个小的当地的问题,有时候可能会带来全球的影响,会导致市场上的一些混乱。

    接着,几位专家讨论了金融、投资领域如何建立危机预警系统。Tognino先生介绍了美国9.11事件中美国金融证券界所采用的一些措施。9.11事件显示有一个备份系统的重要性,这些备份系统使美国能够快速恢复,它也确保了所有市场能够继续运行,尤其是联邦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任何危机中都应该意识到,首先应该解决问题,在问题被解决之后就应该了解问题的根源。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花太多时间考虑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先解决问题,就会浪费很多时间,也会浪费很多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

    谢平局长根据对9.11事件时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处理方式的研究,提出值得参考的几点看法:第一,决策的高度权威与统一,不能分头决策。第二,首先保证支付系统的运转,这个支付系统,不仅是资金的支付系统,包括证券支付系统、证券支付信息。第三,信息的备份。第四,危机处理过程中,信息的及时披露,这对维护公众信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五,美联储当时在及时地让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盘一周以后,进行机器维修,然后在开盘之前,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9.11事件中美国金融方面的处理方式为全球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式,而且后来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这次SARS事件中,中国中央银行也采取了一些对策。首先也是支付系统。在这次SARS当中,中国的支付系统没有停。第二,在这次SARS当中,中国的银行业没有关门,全部正常上班。第三,目前的数据显示,整个四月份和五月份上中旬,中国的存款、贷款保持正常的增长,因为SARS毕竟跟9.11事件不一样,还不是某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所以从危机对策的角度来看,这次金融界的对策基本是比较正常的,没有出现意外事情。而且,SARS期间,现金支付减少,很多人用卡在网上交易,维持这种交易的背后,就是发达的支付系统。正好在过去两年多中,中央银行对卡的联行通用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在北京,各种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在这次的支付中,显示出了它的基本功能。

    预警系统有两类,一类是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一类是对正常的金融风险,所谓金融危机的那种预警,这两类的模型方式完全不一样的。在对付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全世界金融界都在研究对付这种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现在已经开发出很多模型,IMF基本上倾向于一个通用的模型,大概有几十项指标,而且IMF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要求或者鼓动大部分的成员国进行金融稳定性评估,评估过程有一套数据、有一套要求、有一套模型,这是一类,简称叫真正的金融预警系统。

    另外一类就是碰到这种重大突变意外冲击的金融预警系统,现在大家典型的都是照搬美联储的做法,但这不是金融学理论上的概念,是根据美联储的案例学到的,是对付一个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我们简称就是美联储做法。

    吴晓求教授指出在SARS爆发最严重的时候,实际上中国的股票市场采取了某些应急措施,比如五一过后顺延一周开盘。这种顺延是非常正确的。其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因为考虑到市场的承受力,有些大盘股都没有发出来,这也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应急措施,它和财政、银行采取的措施有很大的差别,财政可以采取特殊的公共支出来解决问题,而银行除了保证正常的支付以外,还可以采取贴息的政策,来支持一些受影响严重的行业,证券是比较活泼的东西,只能做稳定人们心理的事情,只要保证不让SARS对市场造成重大的冲击。

    沈明高博士认为讨论金融系统的风险和预警系统,都是比较宏观的问题,当然从长期来讲,需要建立这样的体系,但是现在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是银行、金融机构怎样面对SARS。现在的金融机构、银行,主要是国有银行,在应对风险方面的弹性比较小。因为当负的冲击来的时候,企业可能会出现债务危机,在中国,一般企业的负债率都比较高,正常情况下,如果它能够还款,危机来的时候,还款的可能性就下降。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都要求抵押。当一个企业面临债务危机的时候,银行到底是拯救企业还是“雨天收伞”?也就是要求企业提供足额的抵押品,否则可能会采取抽走资金的办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今年的不良贷款要减少700亿,这样的目标,在有SARS冲击的情况下,有可能达不到,甚至有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所以金融体系在这方面的弹性,能不能应对SARS的冲击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对此,谢平教授认为一般来讲,贷款都有担保物,对自然灾害来讲,一般都有锁住效应,如果抵押品健全、法律健全,那幺贷款一般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比如有地震,受地震影响最大的行业是保险业,而银行业没有关系,为什幺?因为当用住房做抵押贷款时,已经要求这个住房上了地震保险,日本的银行业是这样做的。9.11事件以后,全世界的保险业都受损失。尽管数据没有出来之前不知道SARS对中国不良资产的贷款影响有多大,但按一般的道理来讲,影响不会很大,这是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影响的主要是保险业。

    Tognino先生认为如果金融市场集中于市场的多元化、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采用非常公正的管理模式、尽力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权利、实施最有效的沟通模式,将能保证投资者的信心、增加对市场的信心。在所有危机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资本支持的窗口都打开,也就是说不管是银行、保险公司、还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对于股票市场来说,要保证是开放的,这样能够有途径来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本支持。

    他建议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以及金融市场,应该携手合作,还要和全世界的股市和市场进行密切的合作来共同分享一些发展的经验,吸收过去的教训,以及引进、学习每一个市场所独具的优势。中国建立这样强有力的金融市场,也会使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受益。

(陈秋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