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0期(总第657期)农民受大病冲击、村庄选举与长期收入关系

发布日期:2007-04-08 11:06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7年3月28日下午,姚洋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万众楼做了题为“大病冲击,村庄选举与长期收入: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的讲座。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姚洋教授与李甘、Lixin Colin Xu一起完成的论文,该论文结合数理模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并评估了大病冲击对农村家庭长期收入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村庄选举对于这一影响的作用。本期简报将介绍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姚洋教授首先介绍了农村家庭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现象。大病一直是造成农村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但是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长期数据;大病所造成影响一般较长,短期数据无法将大病影响计算出来。另外一个问题是研究选举是否对这个现象有正向的作用。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选举如何与之联系。姚洋教授在这里讲的故事是,当一个农户成员得大病后,对该农户造成了冲击,该农户可能会向其他较富的农户借款来支付医疗花费,这样大病对较富的家庭就有了负的外部性。这样如果选举制度帮助了较穷农户,也就意味着它帮助了较富农户,因为帮助了穷人同时,可以减小对较富农户的负的外部性。这也就是为什么选举会产生一个亲贫(pro-poor)的政策。而这里考虑的“亲贫政策”就是指医疗保险制度,比如说村内针对医疗的集资放贷等。这样,通过这样的政策,选举制度就影响到了农户的因病致贫的现象。接着姚洋老师详细介绍了论文的内容。

    论文的第一部分建立了动态模型描述了这个故事:大病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可能会对农村家庭的收入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因为受到冲击的农户一方面会丧失一部分劳动回报,同时,由于资金投入到治疗上,也减少了资本回报。通过数值模拟,分别模拟出未受大病冲击的农户收入的BGP(均衡增长路径)和受大病冲击后的农户的收入轨迹,比较后可以得到第一个结论:大病冲击给农户的长期收入带来了U型的影响,也即最初使农户收入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大病导致的冲击逐渐减小,收入重新上升。另外,如果一个农户家庭的成员生了大病,那么该家庭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通过他们的私人社会网络,向比他们富裕的亲戚朋友借钱,而在社会网络比较强的村里,拒绝这样的借钱是比较难的,迫于外界的压力借钱给受到大病冲击的家庭,较富的家庭也因此受到损失,使他们的收入轨迹低于BGP。也就是说大病冲击不但对生病农户的收入有负的影响,也给其它较富裕农户带来了负的外部性。

    明确了大病冲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后,姚洋教授接着引入该论文中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村庄选举制度。该制度在中国的开始并执行的时间与论文所引用的数据年限一致,并与农村的医疗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考察村庄选举制度对大病冲击的影响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这样就提出了本文的另一个研究目:村庄选举制度是否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建立农村医疗保险计划的机会,从而减少生病农户通过非正规渠道借款的情况,进而减小大病冲击对农户长期收入的负面影响。在论文接下来的部分建立了政策模型,该模型假设受到大病冲击的农户将会通过向较富裕的农户借钱而带给较富裕农户负的外部性,认为在这一前提假设下,有选举制度的村子会比没有选举制度的村子更有可能实施农村医疗保险计划。也就是说本文提出了一个与中位数投票者模式不同的观点:负的外部性使得医疗保险制度这种亲贫政策在选举中获得了支持并获得通过。因为虽然保险制度是富人补贴了穷人,但是有了这种政策之后,中位投票者得到负的外部性会减小,所以会同意这种制度,所以选举就会产生“亲贫政策”。接着,论文从这个观点直接得到推论:有选举制度的村子里,农户遇到大病冲击后进行非正规借款的可能性要低于没有选举制度的村子的农户。这一推论进一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村庄选举制度减小了大病冲击对农户收入的负面影响。

    接着姚洋教授介绍了本文计量分析所运用的数据和变量。数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NFS(全国固定点调查)问卷调查,该调查提供了1986-2002年间的中国46个农村的基本数据和1987-2002年间大约34,000家农户数据,第二部分是作者回访调查的1986-2002年间有关农户大病历史和农村选举以及农村医疗保险计划的数据。这些面板数据使得两方面的研究成为可能:大病冲击对农户收入轨道的影响;村庄选举制度在减小这一影响中的作用。

    关于大病冲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为缺少数据而很少被系统地研究。在姚洋教授的论文中,他与他的合作者运用来自中国农村的17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对这一影响进行了评估。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大病冲击对农户收入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农户的单位资本收入在1%的显著水平上平均每年降低了11.8%。通过将大病冲击的虚拟变量替换为16个按年虚拟 变量可以得到动态的结果,数据表明这种影响确实呈现出U型。但是数据结果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疾病报告的选择偏差,因为对疾病的报告可能与农户家庭的收入或其他特征有关 ,因此需要为大病冲击找到合适的个人或家庭水平上的工具变量,但是这样的工具变量很难找到,因此采用社区水平的变量,镇和乡的医院数作为工具变量。两阶段的面板数据回归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另外,数据还表明一旦农户受到大病冲击,那么该农户的收入需要19年的时间才能回到均衡增长路径上来。

    计量分析同样也验证了村庄选举制度的作用。分别考虑了村庄是否有选举制度与农村医疗保险计划、与村民受大病冲击后是否借款、与农户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合适的工具变量和回归模型,姚洋教授的实证分析发现引入了选举制度的村庄比没有选举制度村庄高11.6%的概率通过医疗保险计划。同时,引入了选举制度的村庄的农户在生大病时借款的概率比没有选举制度村庄降低了9.9%。最后,引入了选举制度的村庄比没有选举制度村庄大病冲击对农户收入的负影响几乎减小了一半。因此,村庄选举制度对减少大病冲击起到了很大作用。

 

(杨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