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67期(总第629期)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现象的经济学透视——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机遇和挑战(上)

发布日期:2006-11-14 10:4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现象的经济学透视

——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机遇和挑战(上)[1]

卢锋


    据媒体报道,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到2006年11月初已越过1万亿美元大关。一个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无论从标准理论还是国际经验角度看都是反常态现象。特殊现象背后有特殊机制,特殊机制背后有特殊规律。如何超出对这一问题短期对策分析视野,从认识我国经济成长具体特点和规律这一长程视角着眼探讨其深层根源和启示意义,是经济发展实践提出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阶段性特点、当代全球产品内分工时代条件、人民币汇率低估失衡三个层面分析这一现象,在此基础上讨论这一现象提示我国经济成长进入新阶段的认识启示和政策含义。

持续双顺差:万亿储备现象直接成因及其特征含义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直至最近突破万亿美元水平,是晚近时期国际收支双顺差发展的结果。双顺差指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从国际收支账户定义关系看,如果不考虑“误差和遗漏”,双顺差实现两个账户盈余之和等于外汇储备增量。

以1990年代初为界把改革开放时期分为两个阶段,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态势发生结构性变动。前期国际收支结构较多表现为经常和资本帐户逆顺差不同方向平衡方式组合,1982-1993年12年间有9年逆顺差组合。后期国际收支结构通常形态转变为双顺差,1994-2005年12年中有11年为双顺差。持续双顺差推动外汇储备增长,尤其近年来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直至最近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一个大国国际收支十多年保持双顺差,无论从标准经济理论还是国际比较经验方面看都是反常态现象。从理论上看,二战后流行的发展经济学标准模型通常假定发展中国家面临两重缺口约束:一是实现目标经济增长率所需投资与国内储蓄之间差距构成储蓄缺口,二是经济增长所需进口规模与出口能力之间差距形成贸易缺口,外资流入(包括外援)弥合两重缺口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资本流入利用外部储蓄,以弥补国内储蓄不足并为贸易缺口提供融资,国际收支结构应具有经常账户逆差和资本帐户顺差的“逆顺差组合”特点。我国持续双顺差是上述标准模型难以解释的现象。

经验证据也凸现我国持续双顺差现象特征含义。选择全球50个贸易量最大的国家和经济体,统计它们1970年代以来发生双顺差和显著双顺差的频率。总共1337个年度观察值样本中,不包括中国两个帐户都出现顺差观察值为141年次,占样本总数的10.7%;中国1982年有国际收支帐户数据以来共记录14个年份双顺差,占观察年份比重为54%。中国以外国家两个帐户顺差占GDP比重分别超过2%的显著双顺差一共发生了25年次,占总样本1.9%;中国发生显著双顺差共有5年(分别为1997年以及2002-2005年),为观察年份的20.8%,发生频率是全球范围同一指标值的十倍。另外从外部情况看,这类显著双顺差主要发生在台湾、新加坡、韩国、丹麦、挪威、伊拉克、委内瑞拉、尼日尼亚等中小型经济体,中国大陆这样大型经济体出现显著双顺差极为罕见,最近四年连续保持显著双顺差更是绝无仅有。

加工贸易与直接投资互动作用:万亿储备现象的结构成因

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会出现特征含义鲜明的双顺差现象?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阶段性特点及相应国际收支帐户结构形态看,这是加工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互动作用的结果。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使得我国贸易帐户以及经常帐户平衡方式与上述标准模型预测方向分道扬镳,非加工贸易仍持续逆差因而与标准模型分析结论大体一致,外商直接投资很大程度决定资本账户顺差并与加工贸易存在深刻内在联系,这些构成我国双顺差以及万亿储备现象的结构根源。。

加工贸易快速增长是我国经济开放成长模式体现在贸易结构上的重要特点。改革开放初期近20年,我国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高于非加工贸易,到1990年代后期两类贸易在全部贸易中大体各占半壁江山。加工贸易有一个经济属性,就是它的平衡方式具有创造外汇盈余的特点。截止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累计顺差6609亿美元,今年可能超过8200亿美元。与加工贸易不同,我国非加工贸易基本保持逆差,到2005年累计逆差超过3000亿美元。可见如果没有加工贸易顺差,就不可能有经常账户累计顺差。

从资本帐户角度看,外商直接投资到2005年累计总额为6200多亿美元,今年可能要增长到6700亿美元,构成支持我国资本账户顺差的最重要因素。加工贸易累计盈余与FDI流入额之和到2005年约为12775亿美元,比当年末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多出4586亿美元,弥补非加工贸易累计逆差3114亿美元外,还对国际收支其它项目累计1000多亿美元逆差提供融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003年数据显示,约八成加工贸易由外资企业承担或参与,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是从事加工贸易外资企业的主角。这一观察说明我国现阶段在全球加工生产体系中比较优势是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关键动因之一,外资企业对推动加工贸易增长和双顺差结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产品内分工与开放追赶:万亿储备现象的深层根源

进一步观察,上述对外贸易和外资利用结构特点,又与产品内分工作为微观基础的当代经济全球化特点存在深刻联系。探讨全球产品内分工发生内在机制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从时代背景与我国经济开放模式特点角度认识双顺差与外汇储备激增的深层根源。

从国际分工形态演变角度看,当代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特点,是产品内分工迅速兴起并在国际分工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基本涵义指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分布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使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为跨区域或跨国性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使越来越多国家企业得以参与特定产品的生产或供应活动。

与国际经济学认为“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与比较优势无关的标准理论假说不同,当代产品内分工最基本源泉仍是不同国家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因素,企业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也构成产品内分工的利益来源。产品内分工发展动因来自当代技术进步和制度改进。特别是信息通讯和交通运输领域技术革命,多边、双边、单边、区域贸易自由化取向制度改革,极大降低了跨境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对推动当代产品内分工在全球范围展开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当代产品内分工具体发展过程看,1963年美国实行“生产分享(production sharing scheme)”政策,设立“806.30”和“807.30”两组新税号鼓励服装、电子等行业产品劳动密集型工序向海外转移,中美洲和东亚某些国家和经济体承接美国企业外包工序,构成推动当代产品内分工兴起的早期关键因素。较早采用海外工序外包策略的企业成功提升自身竞争力,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推动这一生产方式普及。MBA教育特别是战略管理相关课程对这类策略的介绍宣传,加快了新生产方式的推广进程。

二战后流行的进口替代内向发展战略建立在出口悲观论假设基础之上,产品内分工新生产方式兴起这一中心假设的理论和经验基础提出质疑,为经济落后国家探索和选择外向型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有利外部条件。东亚“四小龙”经验显示,早期通过承接和参与某些制造业最终组装等相对简单工序切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随后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系统内部学习和提升能力,有可能向较高增加值工序和环节攀升,构成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我国计划经济实践受挫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借鉴其它国家利用产品内分工环境促进自身成长的经验,构成开放战略的有机内容。加工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互动作用及其塑造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特征的作用,突出显示产品内分工这一当代经济全球化微观机制在对我国开放成长模式选择打下的时代烙印。

依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定义,“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进口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从贸易对应国际分工类型角度看,加工贸易特征属性在于它不是独立生产某个产品,而是承担特定或若干工序的加工生产活动,因而是我国境内企业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产物。从国际收支角度看,加工贸易特征属性在于会定义性地创造相当于国内加工增加值的贸易盈余,因而贸易平衡方式与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迥然有别。

前面观察数据表明,加工贸易盈余是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流入,重要动因之一在于利用我国资源比较优势,通过直接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以获取利润,并在客观上推动我国经济成长为全球供应链一个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双顺差现象直接原因是加工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互动作用,深入观察则是在以产品内分工为特征的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大幅度降低参与国际分工交易成本后,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学习和创新发挥出我国资源比较优势和大国规模优势的结果。

 


--------------------------------------------------------------------------------

[1] 本文在笔者题为“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的深层根源与认识启示——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机遇和挑战”专题论文基础上缩写而成,该论文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 C2006021,2006年11月13日)系列刊行,论文电子版可在中心网站阅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