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59期(总第621期)后社会主义转型经济分析

发布日期:2006-10-30 10:41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6年10月16日,波兰“转型、一体化和全球化经济研究所(TIGER)”主任格热戈日W.科勒德克(Grzegorz•W•Kolodko)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有关后社会主义转型经济分析(“Economics of Post- Socialist Transition: the European and Asian Perspectives”)讲演。科勒德克教授2002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参与波兰经济改革设计,他还在波兰加入欧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期简报本次讲演内容。

后社会主义转型概述
欧盟在世界经济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认为,后社会主义的转型是从1989年开始的,即从圆桌会议开始(先是在波兰,然后产生连锁反应,席卷整个地区),“真正的社会主义瓦解了”,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说:“共产主义受到了挫折”。当时,在欧洲这一地区和亚洲辽阔的地区实行了几十年制度是否因为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情况而瓦解或受到了挫折?如果是的话,那又是谁造成的:仅仅是内部的力量,还是有外部的压力?这目前仍然是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也许历史将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我对此持怀疑的态度。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确实瓦解了,受到了挫折。而另一方面,在我们看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历史上,这一年(即1989年)是人类前进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即使它不是这一大变革真正的开始,因为变革可以追溯到前期的改革(尤其是波兰、匈牙利和前捷克斯洛伐克实行的改革),但它确实堪称一场巨变。
在这场变革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俄罗斯,中国和波兰,现今俄罗斯GDP总额为1.5万亿美元,占世界2.5%,是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但是反观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从1989年的5.4%增长到20005年的13.2%,从这里来看,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成就存在一定差异。波兰年GDP为5300亿美元,占世界0.85%,虽然在总额上与其他两个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从人均GDP来看,13700美元还是很高的,而且波兰在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年里GDP一共增长了28%。
不论是在前苏联、东欧还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改革已经进行很多年了。究竟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来进行转型,是激进的还是渐进的,理论界仍然存在争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给经济转型一个准确的定义,把它定义为由国有制为主体转为市场主导,私人经济体主导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性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变: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向政治民主的转变,向市民社会的转变,向新的市场文化和精神的转变。具体来说,后社会主义的转型则是一场范围广泛的系统性迁移,也是一场渐进性的历史性过程,是从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所控制的社会主义经济转变成自有开放的以私人部门为基础的崇尚自由化和解除管制的资本主义经济。这个定义就决定了转型的过程实际上包括许多子过程,子过程下面又由一些小过程构成。因而总过程的完成有赖于各个子过程和小过程的实现。
我们可以把转型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稳定地自由化、制度建设和微观经济结构重新调整。稳定地自由化实际上是指从相对封闭的经济经由开放经济变成相对自由的经济的过程。这不仅反映在劳动力的国际分工中转型经济国家的广泛参与程度,他们的进口和出口数量都比整个国家的产值增长的快,还意味着国内和国际上的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并获得相对公平规则的约束。另外,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是这些国家的幼稚的资本市场可以快速的进入并参与到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而对于制度建设这个部分则反映在一些与经济体有关的制度的建立,其中包括:由习惯和法律批准的行为程序与规则,发布的可应用的来保护市场中经济实体的利益法律以及规则,为市场的各种经济实体服务的组织和行政机构,市场文化和精神四个部分。最后微观经济结构重新调整则是为了适应前两个过程而产生的,具有依存性的过程。这三个子过程必须同时进行。只有在同时进行的前提下,这个转型才具备系统性。从一个经济系统转向另外一个经济系统,如果只是进行了三个过程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只是对旧的体系进行改革,而不是一种完全的经济转型。

从“没有疗法的休克”到“没有休克的疗法”
从上面我们列举的数据可以看出,各个经济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些经济体例如中国是比其他经济体有更加深厚的成就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除了经济体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外,最重要的是改革方法不同所造成的。
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发生巨变,前苏联及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走向市场经济道路。为了实现从原来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当时很多国家选择了所谓的“休克疗法”———种加速私有化和大幅度削减公共开支的方案。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后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已经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呢?俄罗斯的重重危机和阿尔巴尼亚由于金融危机而导致的社会动乱已经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虽然俄罗斯现今的增长率维持在平均6.7%左右,但是与其他同样进行改革的国家相比还是比较低的,这就是由于“休克疗法”的副作用,由于成本昂贵,不但没有实现在300天内完成转型的目标,反而为此付出了高通胀、高失业、负增长等高额成本。以上事实说明,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休克疗法”,有的只是“休克失败”,或者说是“没有疗法的休克”。
上面我们提到向市场经济转轨意味着三个并行的过程:经济自由化与保持稳定,新制度的建立,微观经济基础的重建。在上述这三个过程中,只有在第一个过程中可能会执行比较激进的改革政策。所以有人就把这种情况称作“休克”。但是,这种休克并没有“疗法”的含义——即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而只有“休克失败”的可能。说到新制度的建立。除了前东德之外,后社会主义国家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制度一般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打碎旧制度或许可以瞬间完成,但建立新制度必然需要时间。新旧制度之间的真空环境既不是中央集权式的又不是市场化的。忽视这种制度方面的转变是俄罗斯危机背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市场并不仅仅意味着私有制和放松管制。市场意味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制度,得到遵守的游戏规则以及理解这些规则和支持这些制度的文明社会。因此,要想成功地进行后社会主义经济转轨,市场的文化环境和行为环境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于微观经济基础的重建,这也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迅速地实现,连前东德也概莫能外。要淘汰企业,解决新增失业人口的培训和就业,是一个痛苦而浩大的工程。波兰的转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五年,微观经济的重构仍在继续。对于某些行业和某些工业发达地区来说,有可能在小范围内迅速地实现微观经济的重建,这的确是一种休克。特别是对于受其影响的人们来说。但有什么理由要把这称为疗法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休克疗法”是不适用于后社会主义转型的,只有一种渐进的,逐步的过程才能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波兰大变革概况
波兰大变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89–1993年“无治疗的休克”
在这一阶段,实行了在很大程度上过头的稳定政策,不重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度和过快地实行贸易自由化,忽视了国家刺激增长的作用,从而使转型成本大大高于不可避免的最低限,但效果却大大低于所预期的水平。这些导致成本过高和效果不佳的举措,公然违背了实用性和合理性这些基本准则。因此,转型衰退的幅度远远大于在政府实行适当政策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幅度;失业达到了很高的比例;通货膨胀率无法降低到一位数,结构性预算赤字开始上升。
2、1994-1997年的“波兰战略”。
在这一阶段,经济体制大大巩固,从而使波兰于1994年与欧盟建立联系,1996年加入经合组织——最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了结构性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政策,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这四年中,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6.4%,累计幅度高达28%,与十五年后社会主义时期40%的总增长相比,这一数字的确是令人瞩目的。从Gini系数可以看出,收入差距的拉大得到了抑制,1996-1997年期间稳定在33点左右。
3、1998–2001年经济降温阶段。
“过度杀伤力”一词确定很贴切,因为在实行“波兰战略”的后四个季度,增长率在7%以上,而到2001年第四季度则降低到0.2%。这是以教条的方式实行金融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基本上在所有的文件中都把金融政策视为抑制通货膨胀和降低经常项目赤字的手段。这种政策不可能产生预期的稳定作用,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在现实生活中造成破坏,影响发展并使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
4、2002-2004年再度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并加入欧盟。
这是第四个阶段的标志,在体制和实际操作方面改革的特点和力度上都不同于前几个阶段。有两个循序渐进的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在公共财政上实行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力争使体制适应国家的能力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加入欧盟。这方面的主要政策文件是“公共财政恢复计划”,有深远影响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和加入欧洲的进程被落实成文字。主要的任务(即恢复高速发展)已经完成。2002年初,GDP增长率为0.5%,而到2004年上半年就迅速回升到6.5%。

波兰大变革的经验教训
教训一:经济改革可以增强市场的灵活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体制的建设,而这正是市场经济高效运作和发展所需要的,所以在以后进行更大胆和更深刻的结构性改革时,经济改革始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政治或文化原因有可能会阻碍一下子进行太多的改革,所以逐渐进行改革是不无道理的,反正迟早会达到理想的结果。但这并不能保证这种局部的改革就会得到应得的认可,虽然如此,改革的效果是一定会展现的,而且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也是有益的。所以,不管改革会不会给改革推动者带来显著的利益效应,只要对于社会、经济等的长期发展有助益,就是应该被坚持的。
教训二:只有制度改革政策和旨在实现资本积累和有效分配的发展政策适当地融为一体,才能为快速的经济发展提供机会。忽视任何一点都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除了波兰之外,俄罗斯和中国也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教训三:在经济政策的争论中混淆手段和目的,增加发展的社会成本,减少可实现的规模,这种不合情理之事,不仅仅是在波兰盛行一时,而且也不仅限于特定的阶段:在当今世界,混淆政策的目的和手段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有时候,手段在被美化之后,就会被认为是最终的目的,波兰在九十年代后期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从而造成经济停滞。尽管体制建设取得了进展,私有化向前推进,经济对外开放,但还是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教训四:在体制大转型的过程中(自由化和经济开放与波兰融入世界体系是同步进行的),体制建设,即创建新的市场游戏规则和实施的法律和组织框架,是至关重要的(North 1997 and 2002;科沃德科 2000a;Stiglitz 1998)。但政策也是很重要的。不断对体制进行改进本身并不一定要(至少从短期的角度看)不断对政策进行改进。不断改进政策也能会越改越糟,因为这还取决于其他的因素,譬如经济学说、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架构和经济政策执行者的能力等。体制是很重要,但政策也很重要。
教训五:在所有类型的所谓新兴市场中,发展融资的主要来源过去和现在都是国内资本的积累。因此,这种资本构成应当在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激励体系中作为重中之重。尤其重要的是,要正确设计金融政策(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因为金融政策会对边际储蓄倾向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也会对资本积累的整个速度和投资量及其趋势产生根本的影响。人们只能有限度地依靠他人,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则依靠自己。
教训六:全球化给所有的人都带来了额外的发展机遇和额外的发展威胁。因此,如今制定经济政策的艺术是在于灵活地处理新形势下出现的难题。应当遵循以下的“最小化和最大化”规则:使威胁最小化,使机会最大化,更准确地讲就是减少参与全球经济角逐必不可少的成本和增加好处。
教训七:经济政策是少数专家的制定的,但要全社会执行的行为。忽视任何一方面自然会降低政策的有效性。少部分专家知道该怎么做是不够的:必须让社会各国分享他们的知识,尽管这种知识会成为不同类型的知识。所以说,把金融和社会工程、专家治国者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真正的社会对话、专家的实用主义和社会的敏感性适当地结合起来,就能使经济政策产生最佳的效果。

(贺雯雯、卢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