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结构研讨会系列简报之二

发布日期:2014-12-23 08:05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简报2014年第085期(总第1180期)

 

背景介绍:2014年12月10日上午,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教育学院合作完成的十三五规划项目课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问题研究”汇报研讨会于朗润园512会议室举行。我们将分三期简报报告此次会议内容。本期简报报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马陆亭教授、社科院人口所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都阳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岳昌君教授的发言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tangjie@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马陆亭:政府倡导高等教育结构转型容易导致“千校一面”

高等教育结构转型意义深远,但困难重重。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提到过高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但收效甚微。本课题将全国最专业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集中在一起进行研究,有助于打开思路。我个人也曾试图把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人类需求相结合,但是如何结合、结合到什么程度不能泛泛而谈,必须要有数据和模型加以支撑。

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已将高校结构转型推至不得不行的境地,但是这种转型是否应由政府来倡导?这一点值得商榷。我曾和世界银行的专家谈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我认为应该由教育部倡导高等教育结构转型,但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其中的道理我也是在近几年的实践工作中才慢慢领悟到。从行政工作人员的角度看,大家都想把工作做好,所以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政策推行后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当政府倡导某项政策时,各高校的领导层就会不顾本校的具体情况,争相推广,然后“千校一面”的局面就形成了。事实上,很多学校适宜不同的发展模式。这种自上而下倡导高校“特色”的方式,反而容易让高校失去真正的特色。不如由政府鼓励高校去寻找自己的特色,找到了再给予奖励。

对于报告中提到要学习德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因为别人的教育模式好,就一味地倡导学习,而是应该甄别哪些模式适合哪些类型的学校,再批判性地学习。举例说,美国的专业教育强调一般化素质的培养,虽然在美国的效果不错,但在中国未必可行,因为中国一年有700多万就业人口,人才培养不可能都务虚,还必须考虑到来自市场的压力。再如德国,行业组织历史悠久、力量强大,企业可以联合培养人才而不必担心人才流失,但是这个情况在中国不成立。中国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养的人才一旦跳槽,对于本企业而言就是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他们更想要成品而不是半成品。

尽管如此,美国的研究性大学、社区性大学以及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学模式仍有很大借鉴价值。首先,国内一流大学可以学习美国高校的自治模式。过度依靠政府会使高校对政府的倡议惟命是从,不仅恶化“千校一面”的局面,也违背政府支持高校发展的初衷。其次,技术类的学校,比如大专、高职等,可以学习德国的教育模式。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中聘用的教师都要求有至少五年的工作经验,对市场需求非常了解,有利于学生走出校园后尽快融入就业市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未来的展望。当高等教育普及到50%以上人口后,中国的国民素质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现行的高等教育结构如何对这些可预见的变化作出反应?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都阳:一般性教育比专业性教育更有弹性

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当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时,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大的发展。所谓大发展,并不是等同于高校扩张,而是更多的体现在高校结构转型以及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没有人力资本的支撑,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是不可能从中等收入阶段过渡到高等收入阶段的。

报告中提到要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对此我深表认同。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在一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不能靠政府出面支持某几个产业就能实现。要让产业达到一定的积累并自然地进行升级转型。这一背景对高校培养多元化的技术人才提出了要求。

但是,高校结构的多元化就一定意味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吗?大专类院校应该像以往一样培养产业工人,还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一般性教育上来?对于这些问题,我个人还有疑问。在中等收入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会分化,制造业内部也会分化,分化的方向如何、会产生哪些新兴产业、又会对哪些技能产生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一般性教育的好处在于其培养的人才更加全面,在面临这种不确定性时更有弹性。如果一味地强调过于狭窄的专业化教育,而又把握不住未来产业发展的脉搏,很容易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局面。

如果由政府来办职业教育,问题很可能还会恶化。正如马陆亭教授所言,政府倡导很容易造成“上行下效”、“千校一面”的结果,届时国内会涌现大量的专业性高校。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力资本会加速折旧。两者相结合,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会更严重。

一个长久存在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就是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不够紧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往往由政府来决定,这是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应该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一个更有弹性的教育体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的教育结构改革可以借鉴那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的教育模式,包括美国和OECD国家。当然,拉美和东亚国家的一些失败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了解其他国家是如何处理一般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甄别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结构。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

 

赖德胜:高校资源应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和民办学校倾斜

创新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原动力。高校教育要对创新承担怎样的责任?我国的创新不足的原因是教育体系问题还是其它问题?我认为,教育体系有问题,但并不是主要问题。不同于政府部门的求同存异,企业是求异存同——企业只有跟其他竞争对手不一样才有生存空间。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会成为创新的主体。如果高校的毕业生都不想去企业工作,而只想去公务员单位,那么学校的教育模式再好也刺激不了创新。所以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现在的资源配置方式已经滞后了,市场的作用是不是被弱化了。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教育模式的转型,还要强调经济本身的转型。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建议高校适当扩张,但是扩张的同时必须要保证教育质量。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高校资源不能过度集中。目前来看,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过于密集,而中西部地区却很稀缺;公立学校的高等教育资源过于密集,而民办学校的却很稀缺;985、211高校的教育资源过于密集,而其他学校,尤其是大专类院校的却很稀缺。一些中西部地区学校甚至出现了教授与学生比例1000:1的情况,这样的教育模式是无法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所以教育资源应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民办学校和非211、985高校倾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现在有人提出取消“985”、“211”的称号,但实际上教育资源向这些高校的倾斜丝毫未减,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高校结构改革中需要注意的。

 

岳昌君:寻求“宽口径”素质教育和“窄口径”专业教育的平衡

在“宽口径”素质教育和“窄口径”专业教育的选择上,我们认为两者并不是二选一的竞争关系,而是一个连续变量,可以选取适合中国的有效部分从而找到一个平衡点。事实上,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需要注意不同类型的人所需要的教育培养内容、方式方法的差异性和适合度,而非采取普遍性地、统一化的培养方案。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儿,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培养他获得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从社会角度而言,不应该对职业形成歧视,更不应该把教育方式和职业等级高低相挂钩,造成年轻人在教育方式选择上的偏误。

(应晓妮整理,唐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