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结构研讨会系列简报之三

发布日期:2014-12-23 09:0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简报2014年第086期(总第1181期)

 

背景介绍:2014年12月10日上午,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教育学院合作完成的十三五规划项目课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问题研究”汇报研讨会于朗润园512会议室举行。我们将分两期简报报告此次会议内容。本期简报报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副总裁范文女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建如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丁小浩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徐辉处长的发言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tangjie@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范文:教育发展需要长期规划

课题报告很有启发意义,从产业发展切入人才培养的研究方向非常值得肯定,同时也引发了几点思考。第一,我国的经济发展通常以5年为一期来做规划,所以产业结构的安排及其需要的特定人才有一定的时限性,但是教育通常需要长期的考虑和规划。如果以较为近期的需要为出发点培养人才,可能会面临两个问题:短期内很难培养出某类人才;培养出的适合当下产业结构的人才未来会面临产业结构变化的不确定性。

第二,高等教育的定位不仅仅在于为社会各个工作岗位培养必要的人才,还应该具备其他深层次的重要意义,例如象征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软实力、传播中华文化等。因而,需要进一步明晰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自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在关注产业发展之外,挖掘高等教育其他方面的价值,从而形成对高等教育意义更全面的论述和说明,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关于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政策建议,可以从目前一些高校面临的具体困惑出发,论述这些学校哪些方面可以实施转型、哪些无法实施;确定何种转型方向,以及在这种方向上有哪些有利条件的支撑。这样可以确定具有操作性的具体路径。

最后,我们目前得到的结论是基于过往产业平稳发展的历史数据。如果将来产业面临跨越式发展,例如第三次浪潮、第四次浪潮的来临,利用回归模型将无法进行较为有效的预测,在操作层面上面临难点。

 

郭建如:多元化目标下的教育安排面临很大挑战

课题报告资料十分详实、充分,把教育研究和经济研究结合到一起的意义非常重大。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作用在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今天,变得更加复杂,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这是与以往计划经济下较为确定的教育需求十分不同。例如,我们现在强调服务业的发展,但如何对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呢?又例如,随着制造业不断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到底在哪些阶段需要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呢?这些阶段的到来是在未来的哪一年?上述问题都对多元化目标下的教育安排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高等教育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在高等学校的分类及其教育目标的划分上,可以有更多的层次和维度。一个重要事实是,扩招现象不只出现在本科层面,也同样出现在高职方面,高职本科教育规模目前已占本科高等教育的一半。在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宽窄争论中,高职本科教育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融合和交错的机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丁小浩: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好坏未有定论

课题报告的主题意义重大,尤其是对未来的规划非常值得关注。过去很多年,教育系统人员对教育系统的研究非常多,但为了试图打破从教育系统内部研究教育系统的局限性,人们希望借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形成新的研究视角。

该报告最核心的结论是学习德国教育体系。在这方面,加深论述和分析美德两种教育体系的结构、体制和运行机制显得非常必要。这关系到中国到底能否适合学习该种模式。例如,德国教育体制模式的成功不单单在于其职业教育的制度安排,也与其几百年来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

美国“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和德国“窄口径”的专业教育经过长期的争论并未得到具有结论性的好坏之分。一项实证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工作收入方面,最初是职业学校毕业生较多,但之后会被普通高中毕业生赶超。这说明这两种教育的工作收入存在短期和长期特征。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通识教育会使学生获得可迁移和再培训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在今后能够持续进行学习提升,从而增加工作收入。

对于高等教育和企业培训之间的关系,需要清晰的梳理。是否教育系统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企业对其所需人才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经过短期的培训可以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把那些特定性质的培训交给企业来做,效率会更高。很多企业在雇佣毕业生时,并不完全注重毕业生是否能迅速投入工作,而是更多的关注他们能否有持续学习和提升的发展潜力。目前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并不只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更多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尖锐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系统要有清楚定位,明确自己应该承担和不必要承担的责任。

 

姚洋:中国过去实行的“宽口径”教育存在不少问题

中国在选择教育模式时,要明确哪一种模式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和目标相适。美国的教育鼓励创新,可以引领最高的技术水平;德国的教育目标在于发展中端技术。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冲击最高科学技术水平、获得强大的创新能力,而非培养能较快投入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学习美国的“宽口径”教育模式是合适的。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实行的“宽口径”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这不仅在于中国暂时还无法大规模利用“美国式”的创新和高科技来推动发展,还在于教育转型带来的其他问题。一些工科专业院校在迅速的“综合性”扩张过程中,教育力量不平衡,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更重要地是,在“宽口径”教育的推进中,人们的心态转变了,认为只有接受综合性大学教育的学生才是精英、栋梁,忽视了具有不同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的人对各类工作的不同适合度。对综合性大学和职业学院进行简单的“高等”与“低等”的标签化处理,使得教育方式选择并不能完全基于能力匹配度和兴趣偏好,偏离了就业市场的真实需求,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矛盾,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既然“宽口径”素质教育的推广面临一些问题,那么借鉴德国教育德国模式是否可行?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是学习德国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较大的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校,专门培养自己的工人,大型企业还有自己的大专,培养高级技术工人。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中等专科学校,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很好的借鉴德国模式。

 

徐辉:两种教育体系不是二选一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对未来高等教育体系有所规划。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非常丰富,本次课题的切入点是高等教育需要契合经济发展的角度。过去几年,国家一直对教育结构有新的思考,认为应该从过去单一培养模式开始转向,把教育和产业发展相融合、教育应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概念融合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里面来。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美德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其各自产业结构与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需要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从而得到两种体系对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启示意义。这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要积极学习两种体系中各自对中国有借鉴价值的部分。

一个具体的建议是,高校的分类管理需要多个维度,因为我们的技术学院、专业学院与国外的应用科学大学的概念并非完全一致。国外的这类学校采用的是学徒式培训,以产业为主导,很多时间是直接在企业里实践,在学校的学习则以掌握技术原理为目的。

(张晓玉整理,唐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