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发展系列简报之二

发布日期:2015-03-04 04:53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简报2015年第003期(总第1189期)

 

背景介绍:2015年2月2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和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主办的“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发展”研讨会在万众楼举办。我们将分两期简报报告此次会议内容。本期简报报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薛兆丰教授、汪丁丁教授的发言。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tangjie@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薛兆丰: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处万变不离其宗

“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今天来了不少专家,每个人讲的内容都不一样。作为这道思想盛宴的前菜,我想先澄清几个问题,以便大家在听到不同的发言时更好的吸收理解。然后我会列举若干对经济学的流行误解,讨论若干涌现新问题的领域。

首先,要明确讨论的是实体还是理论。换言之,就是明确是经济出了问题,还是经济学出了问题。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经济会出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其次,要注意经济理论之间的不同。经济学不是铁板一块,不同理论之间常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说均衡理论失灵了,但奥地利学派则从来反对均衡的概念。

再次,要注意对同一现象存在不同的描述。例如,经济学家们对信息时代下的社会经济是愈加分散还是愈加集中存在争议。其实两种论点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从互联网大平台的角度来看确实是更集中了,但是从更多社会阶层加入到互联网中这一角度来看则是更为分散了。

最后,还要区分人的不同本性,以及人在不同的制度约束下的行为特征。举例而言,信息时代之前的行骗手段往往是面对面的传播,但信息时代之后人们会利用电话、互联网等新型方式行骗。阿里巴巴最近遇到的难题正是和网络欺诈有关。虽然欺骗的本质没有差别,但是所呈现的特征却因时而异。

现在存在不少对经济学的流行误解,比如认为经济学假定人是自私的;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经济学假定信息是完全对称的;经济学认定的“稀缺”仅指物质稀缺,而信息经济动摇或颠覆了“稀缺”,因为数据是无限可以分享的;创新的重要性取代了资本,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变得不重要了。实际上,这些对于经济学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比如经济学从来不认为信息是完备的,恰恰是因为信息的不完备性,才使得制度经济学有生长的土壤。

经济学当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时代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比如大量新增所有权的归属问题,互联网产生的数据属于互联网平台还是客户本人?与此相关的是客户隐私权问题。再比如网络效应造成的互联网平台集中化,与之相关的是反垄断问题。如何看待这些平台,什么样的规模是合理的,如何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规制都需要研究。还有一个新问题是供应和需求的边界变得越来越不清楚。以前觉得两边壁垒分明,现在看来不是这样。

汪丁丁:信息经济学简介

一、信息经济学发展史

信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是德鲁克,他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正式提出了“知识社会”的概念。德鲁克认为,人类历史已跨入了知识社会的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不再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的称谓被“知识劳动者”所取代,因为资本已经不再重要,所以与之对立的概念也被逐渐模糊。

德鲁克之后的主要研究者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他们在上世纪30年代就专利法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这本巨著的理论基础。这本书在当时产生了强烈反响,它让公众意识到,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所谓“知识产业”上。

第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是阿罗,他在著作《组织的极限》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概念。比如,若想了解知识生产的最终产品,那么唯一的方式是加入这一生产过程——任何人不可能以旁观者的姿态了解知识生产线的最终产品。

第四个重要的人物是斯蒂格利茨,他因对信息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利茨用信息经济学的范式取代了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范式,用大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均衡命题来说明“看不见的手”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现今时代已经失灵。因此,经济学家必须在两种效率损失——经济资源的效率损失和信息配置的效率损失——之间进行权衡,但最终的结果决不可能达到亚当·斯密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效率均衡。

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经济学理论将经济学带入了新的范式中。在他之后,许多信息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例如2007年获奖的三位机制设计理论家赫尔维茨(Leonid Hurwicz)、马斯金(Eric Maskin)和迈尔森(Roger Myerson)。他们针对哈耶克1949年提出的“计划经济不可能有效配置资源”的论断提出了一套理论,认为世界上没有抽象的绝对有效的市场,所有的市场都是在特定社会、特定情景、特定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拒绝对市场的设计,他们认为,市场不是由精心设计得到的产物,而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果。如果不参与其中,任何人包括计划者都无法知道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机制设计理论则认为局内人可以改变交易机制,而不仅仅是以企业家的身份参与交易。机制设计理论与奥地利学派的分歧主要是由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导致的,二者皆有其真理性。

2000年以后,主流经济学届更倾向于“咸水派”(泛指大西洋与太平洋沿岸,与芝加哥学派“淡水派”相对)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主流经济学转向信息经济学范式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表明了西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衰落。

二、信息时代的特征

农业时代最杰出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他看到的都是农业经济学。农业时代的特征就是社会学家所谓的“熟人社会”,所以农业经济学的关键词就是共同知识的分享。

工业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大规模生产方式,因为存在规模经济效应。1960年,“丰田生产方式”诞生。这种生产方式又被称为“看板”,指的是在生产线上有一个看板,随着部件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所有的工人都在时刻关注看板上显示的备件数量,当备件接近零时马上有工人进行补充。丰田生产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做到零库存生产,从而节约了大量成本。丰田生产方式的盛行使得日本汽车在全球市场上迅速打败了美国汽车,当时流行的说法是“美国的管理技术打败了美国的汽车”。霍博在著作《清教徒的礼物》中对此做出了解释:战后所有的日本工业都被瓦解,西方占领军不许日本振兴其民族工业,但是他们却把清教徒的管理思想通过统治的方式带给了日本,并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日本民营企业家和财阀集团,丰田生产方式正是由这一管理理念催生的。

信息时代在工业时代的基础上展现了自己的特征:

一是量身定制加上规模收益递增。信息时代对工业时代的延伸和变化就是从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量身定制。在互联网经济下,每一件产品只要达到最小的规模经济就可以开始生产。这个现象是信息时代所特有的。

二是由企业家活动来填补网络结构的结构洞。在随机互联的时代,人和人之间完全没有情感的交流,只有互联网的交流。这张社会网络的结构洞是通过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通过参与市场活动来弥补的。

三是社会资本的网络局部性问题。网络局部性可以说是社会网络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词,只有具有网络的局部性时,整个社会网络才有朝气,才有发展的可能。

上述三类现象引出了信息社会经济学家需要解决的三个主要命题。其一,收益递增的问题。它是由时任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的扬艾伦(A. Young)在1928年的演说中提出的。其二,为观念定价的问题。这当然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为观念竞价在操作机制上难以实现。上世纪90年代曾有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直到现在还有学者在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其三,存量经济学的问题。目前所有的经济学原理都不分析存量,只是分析流量,但存量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近年来被广泛引入经济模型的人力资本存量就是存量经济学所关注的变量。

(应晓妮整理,唐杰修订,主讲人已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