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莫干山会议30周年系列简报之一

发布日期:2014-07-03 04:5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简报2014年第048期(总第1143期)

 

背景介绍:2014年6月21日,搜狐财经、人文经济学会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莫干山:1984的创新与动力”主题研讨会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召开,以此纪念30年前在莫干山召开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该会曾对中国改革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将分三期简报报告本次活动。本期简报报告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茅于轼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人文经济学会理事张维迎的演讲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tangjie@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茅于轼:公有制不能产生正确的价格

中国改革30年,是一次思想的解放,使得青年人有机会大展宏图。1984年召开的莫干山会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值此莫干山会议30周年之际,有必要回顾当时的背景、取得的经验以及不可避免的局限,认清未来改革的方向。

一、双轨制助推价格改革:经验与局限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以后,粮食供应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把农村的承包经验运用到城市改革中成为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思路。但是承包不仅仅是不吃大锅饭,还要考虑投资多少产出多少,牵涉到价格体系。

价格改革是当时思想界的共识。在具体思路上,国家计委的主导思想是成本定价。但是经济学告诉我们,成本是变化的,价格取决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由于需求无法调查,成本定价便无法实施。通过调查供应方,只能得出平均成本,而它永远是小于边际成本的。

价格改革之所以很困难,是因为计划价低于市场价,它与低工资相适应,是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城市人口当时都享受计划价,也受限于低工资,很难立即接受高于计划价的市场价。但是计划供应的问题是供应数量严重短缺。

莫干山会议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价格双轨制:原来计划价不变,但新开辟出市场,市场上的价格是自由的。这个建议实际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没有人受损,还对一部分人有益,所以阻力较小,很快推行到各行各业。

由于采取了价格双轨制,跟俄罗斯相比,中国改革一路高歌猛进,没有停滞,更没有倒退。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计划商品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小,计划价也逐渐被市场价所替代,双轨价格就完成了并轨。但是也有一部分计划价一直保留至今,双轨制仍然在运行。

双轨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官倒现象。在国有制企业的承包合约中,规定的生产任务按照计划价交易,超产部分则遵循市场价。由于市场价普遍高于计划价,所以有寻租权利的人通过将计划内的产品改换成市场产品,就可从中获得溢价收益。官倒问题是莫干山会议当时没有想到的。

二、正确的价格建立在产权明确的基础之上

另外一个莫干山会议没有讨论的问题就是所有权和价格体系的关系。科斯和诺斯都强调所有权的重要性,强调产权对于发现价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这些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传入中国(科斯与诺斯分别在1991、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理论并不为当时莫干山会议的参加者知晓。

很多事迹证明,中国的价格改革之所以大范围成功,是由于大量私营企业的产生。只有在私营企业的汪洋大海中,才能产生出正确的价格。但即使到现在,仍然有许多经济领域产权不够明晰,特别是投资品、土地、资金等,市场化程度相对不足。

公有制不能产生正确的价格。这是因为价格是交换的结果,交易费用是生产价格信号的成本,而这两者都不会出现在公有制企业的考虑之中,即使有,也不是计划者的知识能够完全掌握的。公有制企业可以在价格上搭私企的便车,利用私企所发现的合理价格,做出有效的决策。

总之,纪念总结莫干山会议,就要在中国对价格理论再阐述、再发现。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在过去还是100年以后,正确的价格一定是一个健康经济体所必须的,所以可称得上价格万岁。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一个正常的价格系统,才能达到有效率的一般均衡,使一切买卖畅通无阻。这样的价格系统,必须建立在产权明确的基础之上。

 

 

张维迎:发展自由的思想市场

 

一、制度来自理念

经济学家都知道,制度很重要。但是制度从哪来呢?简单的来说,任何制度变革都是理念变化的结果。米塞斯认为,任何现存的社会事物,都是现有的某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在某一社会里,会出现新的意识形态,取代旧的意识形态,因而改变社会制度。理念在时序和逻辑上是事先存在的。

回顾历史,社会变革通常不是一种利益战胜了另一种利益,而是一种主义战胜了另一种主义,新的理念战胜了旧的理念,或者理念战胜既得利益。许多变革,表面上是利益的胜利,实际上是理念的胜利。计划经济是理念的产物,它不是来自人类已有经验。邓小平的改革离不开理念的变化,包括从相信计划到相信市场,从相信公有企业转向相信民营企业,从不相信企业家精神转向相信企业家精神,从相信闭关锁国转向相信对外开放,从相信人治转向相信法治。这些理念的变化,使得中国过去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理念来自思想市场

所谓思想市场,就是不同观点、信仰、理念、学术思想、政策主张之间的竞争。思想市场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术市场,这个市场创造了原创性的理念,在这个市场工作的人包括学者、哲学家、经济学家。第二个层次是传播市场,原创性的理念通过这个市场被普通人理解,在这个市场工作的人包括公共知识分子、媒体、出版社、教师等。第三个层次就是实践市场。实践市场其实是不同政策之间的竞争,在这个市场上活跃的人包括政策制定者、顾问、政治领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得益于思想市场的形成。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市场,促进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与思想解放,以及经济学家对计划经济的批判、司法界对中国法治的探讨。莫干山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市场实验。当时年轻人之所以能提出改革思路,就是因为不受传统意识形态的约束,更注重什么是对的、是有效率的,而不是教条主义。平等也在莫干山会议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时的青年学者与参会的资深官员有一样的发言权,这是莫干山会议成功的重要原因。莫干山会议在价格改革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在此之前,价格只能由政府来制定。为什么价格不合理?当时的解释是因为政府没有尊重价值规律,如果政府尊重价值规律,就能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我参加莫干山会议时提出,任何政府制定的价格都是不合理的价格,合理的价格只有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产生,所以价格改革的出路只能是放开价格管制。

思想市场有后发优势。为什么在过去30年中国取得了连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因为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管理,同时引进了好多西方的思想,其中哈耶克、弗里得曼、科斯等人影响深远。但是思想仅仅靠引进是不行的。每一个国家变革都有特殊情况,只有思想和特殊的历史、文化、道德、习惯结合起来,这个思想才具有可行性。任何变革都离不开本地思想市场的发展。

三、思想市场需要独立自由的精神

如今中国改革最为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宪政、法治和民主。十八大提出改革目标,要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需要思想市场的讨论。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比,中国思想市场是最落后的。

学者是新思想、新理念的发源地与讲解员。思想市场的发展需要学者具备独立自由的精神。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的时代,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代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包括孔子、老子,他们创造的思想变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莫干山会议由于十分平等自由,故能对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历史上也有负面的例子,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满清皇帝的文字狱。他们对思想市场的破坏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破除对思想市场的管制和干预是当务之急。为了保证思想自由,任何思想都不能取得法定的垄断地位,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社会要有对思想的宽容,没有对思想的宽容就没有理念的变化,因为新理念之所以新,就在于它突破传统,与当前的多数认识是有冲突的。 

中国学术界腐败的根源于思想市场受到太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预。中国的学者要比美国、欧洲的学者更为物质主义,因为没有学术自由,学者不可能享受创新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只好转而追求物质享乐。同样的,媒体腐败是因为没有言论自由,媒体人没有真正的职业精神,只好去追求金钱。发展思想市场,也需要改革目前政府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资助制度。很多学者为了获得资助而做“命题作文”,这就破坏了研究本身的动力与独立性。

总的来说,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基本上都是在新理念推动下出现的,没有理念的变化就没有制度和政策的改变,而没有思想市场,就很难有新的理念的出现和传播,从而整个社会就失去了变革的源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周昱成整理,唐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