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war Prasad: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发布日期:2016-06-21 10:0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研讨会系列简报之二

简报2016年第032期(总第1275期)

 

背景介绍:2016年6月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60次朗润·格政论坛“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举行。我们将分两期简报报告此次会议。本期简报报告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授Eswar Prasad的演讲内容。

内容摘要: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清算中的地位在不断增强,但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还有待提高。人民币在未来五年可能成为得到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在未来十年左右,如果中国的金融改革和货币改革能够持续推行和资本账户能够更加开放,人民币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然而,人民币虽然会威胁但是不会从根本上取代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支配地位。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tangjie@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本文讨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内容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国内发展的影响,二是人民币国际化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

关于人民币的地位,最近有很多说法,甚至一些人认为人民币将很快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储备货币。在评价这些说法之前,需要分清关于国际货币的相关概念。一是资本账户开放(可兑换),这指的是对资本的跨境流入、流出没有限制。二是国际货币,这指的是货币广泛应用在贸易清算、跨境金融交易中。三是储备货币,这指的是货币被他国央行作为储备持有。

上述概念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资本账户开放并不等同于汇率可以自由浮动。资本账户开放不是国际货币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国际货币也不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但是如果一国货币想成为储备货币,它必须满足资本账户开放,同时它必须是国际货币。

人民币目前在国际交易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然而中国仍然限制资本的流动。所以人民币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货币,但还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一、资本账户开放有利有弊

中国经济面临如此多的挑战,为何中国还要将资本账户开放作为一项优先的工作推动?原因可能是资本流入流出的自由化能够对国内经济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比如资本账户开放能够促进金融一体化,推动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监管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流动,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机会以便分散投资风险,通过引入竞争者的方式刺激国内金融业改革等等。

当然,不成熟的资本账户开放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比如币值更难以控制,不受限制的资本外流引发金融系统风险。对中国来说, 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很低水平的外债使得这些风险不再重要。

2015年一季度,中国有6.3万亿美元的外部资产和4.7万亿美元的外部负债,这两部分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如果以GDP为基准,外部资产或外部负债与GDP的比例则相对稳定,最近几年外部资产与GDP的比例略有下降、外部负债与GDP的比例略有提高。中国6.3万亿美元的外部资产中,57%是外汇储备;4.7万亿美元的外部负债中,60%是外来直接投资。从回报率来看,外部资产的回报率为3-4%,远低于外部负债的回报率(6-9%)。

中国仍然对资本账户实施广泛的控制,但是中国正在逐渐的、有选择性的、小心翼翼的解除这些控制。很多关于跨境资本流动的限制都随着时间而得到了放松,这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一致的。尽管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限制在放松,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

大家的共识是,为了使人民币成为全球性储备货币,需要推动国内的改革进程。为了控制相关的风险,需要一个更有效、更加深入和监管良好的金融市场,外汇汇率的更大灵活度以及更好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人民币是否正在朝着真正的国际货币的目标迈进?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对外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金额和比例。从金额看,人民币结算在2010年一季度的规模十分小,一年后即2011年一季度达到将近4500亿元人民币,此后迅速上涨,到2014年一季度达到了1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接下来的一年中比较稳定。从比例来看,人民币结算从2010年一季度的不足2%,上升到2011年一季度的8%、 2014年一季度的20%以上。这说明人民币在过去五年中的国际贸易结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是在香港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点心债规模。2010年点心债在500亿元人民币左右,2014年达到将近4000亿元人民币,五年时间上涨了八倍。

三是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比重和排名。这个比重在2011年11月为0.3%左右,到了2015年5月上升到2.3%左右,上升了五到六倍。从排名上看,人民币从最初的第15名左右,上升到2015年5月份的第5名左右,上升了近10位。

四是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2013年,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交易量中的比重为2.2%,在利率衍生品市场上的比重小于1%。2015年,以人民币计价的固定收益产品在国际债券和票据市场上的比重为0.5%左右。

从以上四方面可以看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清算中的地位在不断增强,但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还有待提高。要想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需要更多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得到授权进行人民币交易、支付系统的改善、更多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及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整合。

三、储备货币之路多挑战

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储备货币,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该国经济的规模要足够大,二是具有开放的资本账户,三是拥有灵活的汇率,四是发展良好的金融市场,五是宏观经济稳定。其中金融市场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广度,深度和流动性。广度是指有大量不同的金融工具,深度是指这些金融工具的存量巨大,流动性是指高水平的交易量。

先看有利方面。经济规模方面,从1980年到2015年,中国GDP在全世界的比重从3%左右上升到了略高于15%,贸易量的比重从1%左右上升到了超过10%,外汇储备的比重从1%左右上升到超过30%。债券市场方面,中国政府债券存量是日本的40%左右,是美国的25%左右;中国政府债券交易量是日本的20%左右,是美国的15%左右。中国公司债券存量是日本的2.5倍左右,是美国的20%左右;中国公司债券的交易量是日本的10倍以上,是美国的8%左右。这说明中国的债券市场的总规模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但是交易规模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不利方面,中国面临着各种风险。这包括金融市场的风险(比如股市指数的巨幅波动、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的贬值),资本外逃,错误的政策取向,以及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等。

总体来看,要对人民币未来做出一个预测的话,我认为人民币在未来五年可能成为得到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在未来十年左右,如果中国的金融改革和货币改革能够持续推行和资本账户能够更加开放,人民币会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然而,人民币虽然会威胁但是不会从根本上取代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支配地位。

 

(唐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