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家发展论坛简报之七

发布日期:2017-01-10 11:16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6年第085期(总第1329期)

背景介绍: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以聚焦国家发展为宗旨,以“全球变革时代的中国”为主题,围绕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的重点议题,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首届国家发展论坛。本次会议将分多期简报报道。本期简报介绍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华为公司高级管理顾问田涛、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王石的发言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xunwang@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宋志平: 正面看待国企,客观看待创新和转型

一、要正面看待国企

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有国企。由于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国企在我们国家的地位尤为重要,在各个领域给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大部分国企是公益的,央企是做更大的民生保障的。以德国为例,最近德国把九十年代私有化的自来水公司和铁路公司都收回国有了,因为这些设施都是一百年以上的工程,国家要确保它的质量。至于我国的国企大部分是分布在基础原材料和基础建设方面,为国家发展起到托底的作用。所以国企做得好,对于民企以及全社会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而且,国企改革也在进行中。现在中国建材的资本金里70%是非公资本,国药集团里非公资本占比超过60%。可以说此国企非彼国企,国企不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传统的国企,而绝大多数都被市场化了。在国资委所管理的103家央企里,60%以上的资产都是在上市公司里面的。社会上也经常有批评国企的声音,这些善意的批评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所以国企需要再改革,再改善,这也是我们的任务。

国企里也有大量的企业家、科学家和创新者。比如中国建材,整个建筑材料领域的大量基础科技创新,包括标准的制定都是由中国建材做的。正如德鲁克的《创新企业家》一书所言——创新和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国有企业里面也有非常多锐意进取的企业家和创新者,我们需要正面客观地看待国有企业。

二、客观看待创新和转型

创新的发展包括模仿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各阶段。以何种创新为主取决于企业和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我国之前更多以模仿式创新作为基本创新方式,现在则逐步转向集成创新。发展在前面的企业已经没什么可模仿的了,所以要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独立创新。创新发展是一个过程,不见得模仿创新就不好,就是落后的。我们要先学会爬,然后再学走,最后再学跑。而且,企业主要还是在进行持续性创新,因为颠覆性创新在国际上也是一二十年才有一次机会,并不是每天我们都有机会去颠覆。比如今天生产水泥的方式和20年前完全不同,这是我们持续性创新的结果。

转型不意味着转行。要立足于本行考虑如何转型,看能否在原有方面做到最好。过去高铁水泥、油井水泥大都是进口的,现在我们的产品都能替代了。过去手机这块玻璃都是买的美国和日本的,现在中国建材就可以提供了。美国生产的薄玻璃0.2毫米,中国建材的是0.12毫米厚,我们比他的产品还要薄。

我们的转型,第一,要迈向高端化,要做到世界一流。比如建材领域的水泥、玻璃成套装备,以前我们大多要进口,现在则是跨国公司要买中国的。第二,智能化,现在建材工厂里面基本都是机器人。第三,绿色化,现在先进的水泥工厂是无尘化、花园式的,这也是我们企业转型方向。最后,国际化,我们刚刚在美国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的玻璃纤维厂,还从欧洲学习了现代农业。荷兰现在有很多玻璃大棚,如果我们国家的大棚都用七米高的白玻璃,中国建材的玻璃就要因此卖得更多了。所以国际合作不仅要走出去,还要把他们的东西学过来,在整个转型过程中还要考虑互相融合。

田涛:有效的制度设计、创新和变革是华为成功的关键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创立时只有21000元人民币的资本金,3位员工,28年之后的2015年,华为销售额达到了608亿美元,拥有17.6万名员工,这些员工来自165个国家,外籍员工将近5万人。华为今年的销售额预期会达到800亿美金,也就是5500亿人民币左右。在全球经济整体衰退,包括整个行业衰退的大背景下,华为如何达到持续、有质量的高速成长?其背后的核心动力是公司基于人性之上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

一、普遍分享是华为制度设计的一个核心点

普遍分享的制度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财富的充分分享,第二是权力的充分开放、释放。第三个是17.6万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知识劳动者对成就感的共同分享。

首先看华为分享制度实验的财富分享。华为实行劳动者普遍持股的股权制度。截至2016年6月底,8.45万员工共同持有公司股权,没有任何外部财务股东,创始人任正非仅拥有这家公司1.01%的股权。这是华为快速成长、健康成长的一个根本性的股权制度设计,是一个核心点。有人认为正是这样一个普遍分享的股权制度,带来了华为“人人做老板,共同打天下”的现象,但这只说对了问题的一半。

货币资本在企业发展中无疑是承担了风险的,理应得到合理的回报。但是资本应节制自己的短期追求和过度贪婪。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是旧时代的产物。在今天这样一个资本过剩、产品过剩的时代,人,尤其是知识劳动者,包括企业家、各阶层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他们才是企业持续发展、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所以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有一条,就是以奋斗者为本。核心内涵就是要让劳动者,尤其是知识劳动者参与公司发展成果的分享。过去28年华为劳动者年平均收入之和,包括工资、奖金,加福利与股东所得的比例是3:1。正是劳动者普遍分享公司发展成果的机制,才充分地调动了华为中国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同时充分地激励了华为外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近距离长期观察,华为谋求和正在构建的是三个共同体。第一层是全体员工的利益共同体,第二层是在利益共同体之上的命运共同体,第三层是基于命运共同体之上的使命共同体。

二、持续的制度创新和变革是有效应对挑战的成功之道

明年是华为的第30年,但是未来华为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为什么要讲制度创新、制度的变革呢?因为任何制度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制度的红利都会呈现出衰减的趋势。普遍分享带来的是17万人的群体奋斗,群体奋斗带来的是快速成长,带来的是繁华,但是繁华背后有可能是腐化、山头与惰怠。这就是人性悖论与组织悖论。华为今天可以说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任何外部竞争对手都不构成对华为的毁灭性打击,能够打败华为的永远是华为自己。所以华为必须持续地进行制度创新、制度优化、制度变革。

任正非过去29年虽然也关注公司的经营、公司的人力资源和财务体系建设,但他更多的是公司的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构建公司文化与制度的依赖,而不是对个人的依赖,更多的时间是关注组织会否走向腐化,是否会形成大大小小的山头、跟人现象,是否会形成成功之后组织的大而封闭,大而惰怠。惰怠是组织之癌,活力是组织之魂。

今天的华为组织变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核心特质就是要构建长期的输血和换血机制,但输血和换血的变革又要以健康的、渐进的、最小震荡的方式进行。以我对华为最近距离、最密切的观察和理解,我认为华为以简化管理为核心,以针对这个公司可能出现的“大公司病”进行的新变革是艰难的,但一定会是成功的,这和华为强健的文化、以一贯之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

王石:不忘初心,面向未来

一、不忘初心,方能淡定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黑天鹅事件频出的年份,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的企业家、创业者处在一种焦虑中。我1983年到深圳开始创业,那时连下个月会怎样都不清楚,更不要说下半年、明年了,所以始终处在一种非常大的焦虑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事情的变化还是会出乎预料,但是我已经适应了这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一个常态,尤其像在中国这样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所以,一定要学会如何在不确定性下处理事情,淡定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常说要重新上路,不忘初心。如果你的初心不对,你就不淡定了。比如,这一年半时间的万科之争,对手收集我和万科团队的资料,一定要证明我占了全体股东的便宜。所以,一定要不忘初心,做事情要坦荡透明,这样无论怎样你都会很开心。万科的文化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我们不允许做不好的事情将来会损害公司,损害员工。比如一个员工要是行贿受贿,迟早会出事,这就是万科本身从精神上对员工的要求。同时,万科要求员工关注体质,如控制体重等,这种要求落实到一线公司老总的考核上,以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积极模仿与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模仿本身不是一个贬义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后发优势很重要,很长时间里我们就是在模仿跟随。但是有时会突然发现,我们跟随的目标消失了,万科就面临这样的一个局面。我们曾经把香港的新鸿基和美国的帕尔迪当成目标,但现在万科投资的城市数超过了新鸿基,万科的市值超过了帕尔迪,这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再模仿他们了,就必须要转型。当然跟随和模仿要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否则难以在国际上成功。

在发展时还要关注到全球变暖、资源浪费等现象。我在登上乞力马扎罗山时发现没有积雪了,在穿越罗布泊时发现温度高于之前的记载,在南极点时还能赤膊站立。地球确实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思考对于地球乃至全人类要承担什么责任。所以2003年之后我走上了一条环保主义的道路,在大家大多还不重视环境问题的时候,坚持率先发展绿色建筑。现在中国每两套绿色住宅中,就有一套就是万科建的,万科在绿色建筑方面远远走在行业的前面。现在国家的政策开始慢慢倾向于绿色建筑了。万科在发展绿色建筑时也是从模仿到创新,开始模仿日本,后来慢慢发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非常高的办法。万科现在没有建筑公司,却掌握着绿色建设住宅产业化的办法,这是万科非常抢眼的亮点。日本在绿色环保、高科技等方面走在世界前面。日本从明治维新到现在的成功不是偶然,其中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我们面对未来时可以多向日本借鉴、学习。

(王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