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论坛系列简报之三

发布日期:2015-04-25 10:3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简报2015年第017期(总第1203期)

 

 

背景介绍:2015年4月17-1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全球创新论坛2015年会:创新驱动未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我们将分三期简报报告此次会议内容。本期简报报告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和高盛集团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的发言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tangjie@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胡晓炼:大力推进金融创新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创新能力的比拼就成为致胜的关键。主要发达国家现在都大力倡导基于教育、科研和基础设施的国家创新战略,制定了税务、金融和人才等各个方面的支持政策。

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目前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不创新,传统产业就无法升级;不创新,中国经济就没有出路。随着我国推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属于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创新活动的研发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海外并购可以获取技术,节省赶超时间,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那些拥有高端核心技术的企业、技术团队和实验室的市场估值都非常高。如果单靠企业自己的资金,往往会错失良机。此外,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更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据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所要经过的三个阶段(实验室成果、中间放大实验和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比是1:10:100。没有资金支持,许多创新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里、办公桌上。

我国的储蓄率很高,总体上资金是充裕的。我们需要建立成有效的渠道,把我国比较充裕的资金引导到创新领域。这就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一起努力。政府可以选择发展相对成熟、前景比较稳定的新兴产业和项目,推广政府采购计划,以培育市场规模;通过财政拨款,成立专门创新基金;推动行业的骨干企业进行联合投资,共同推动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除了政府之外,金融体系也是重要的创新助力。金融要支持好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动,自身首先要创新。金融创新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金融创新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创新就会迷失方向,走向自我循环,积累巨大的风险,可能会出现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情况,最后殃及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二个原则是金融创新要把握好与风险管控的平衡。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是金融活动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坚持这个要求的同时,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推出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

现阶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金融创新。

第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要调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还有农户等群体的积极性。这些群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金融体制还不够完善,金融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新型的小微金融机构。现在国家已经不断批准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放开牌照、引入机构之后,还要注意他们是不是能够健康的发展,是不是能够发挥原来设想的功能。目前来看,问题还不少。有的银行成立一个月以来,才放了11笔贷款,业务量很小。同时他们还面临着资金从哪来的问题。新成立的小银行和原有的大银行相比,在吸收存款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仅仅放开市场准入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广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近期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包括众筹、P2P等各种各样的形式。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并不清晰,风险控制标准也没有明确,互联网金融在提供有效的投融资服的同时,也面临诈骗活动迅速增加的问题。监管当局正在积极的研究如何从法制的层面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除了上述互联网金融形式之外,传统金融业务如何应用现在的信息技术来提质增效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传统金融业必须要主动拥抱技术的变化,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比如,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可以更直接、更广泛、更及时的获取企业和个人的相关信息,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的分析市场、了解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以及掌控风险。在数据来源方面,除了搜集现有客户的信息,也可考虑请政府机构分享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这样的话,不仅金融机构,其他各个行业的创业者也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更好的提供服务。

第三,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创新对于投资的需求很大,投资的周期经常很长,需要大规模的、长期的资金支持。政府的财政投资是一个方面,但仅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完全市场化的商业投入也是一个方面,但他们非常关注风险,非常关注近期的效益,很难满足上述投资需求。政策性金融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机制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可以积极的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引导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应用科研成果,扩大重点产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这几年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和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2008年,我国高铁只有一条线,不到200公里;现在,我国高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6万公里,占到全世界的60%。高铁建设初期的投入大,短期效益又低,商业银行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都不愿意提供贷款,也不愿意增加购买铁道部的债券,以至于高铁施工队伍一度发不出工资。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国的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向高铁建设提供了长期的、足额的资金支持,使得高铁建设度过了当时的难关。现在高铁已经成为我国掌握关键技术、形成大规模产业能力的一个拳头行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上的竞争。

总之,金融创新的领域是广泛的,它的作用也是突出的。我坚信通过开展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多样化的金融创新,必将能够为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哈继铭:中国投资者应培养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近期中国股市涨得不错,但投资者不应该把所有的钱都放在一个市场上。投资者要形成全球视野,培养全球资产配置能力,从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相当的回报。

一、全球投资机会

美元升值的原因是美联储已经结束了量化宽松,美国接下来有可能加息。美国经济增长已经走出了低谷,今明后三年有可能增长3%。这在发达国家当中是非常迅速的,欧、日经济体基本上只有1%左右的增速。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之差这几年也在大幅度的减少,2007年发展中国家增速高于美国6.5个百分点,去年差距缩小到2.6,今年可能进一步减少到1.2。所以美国有勇气和条件来转变货币政策,从松到紧。

美元最近两年升值24%,但并没有见顶。上一次美元升值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1年,时间跨度长达七年,升值幅度高达48%,也是伴随着美联储加息的过程。再上一次美元升值就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元升值幅度是93%,也用了7、8年的时间。因此,美元接下来还有继续升值的潜力。明年美元和欧元应当是1:1的关系,甚至欧元会比美元便宜。日元接下来很有进一步贬值到130甚至140兑一美元。

目前是对石油和能源行业投资布局的好时期。很多大宗商品是用美元定价的。在美元走强的情况下,很多大宗商品价格会下降。石油价格下降除了因为美元升值,还有供求因素在起作用。因为前期投资多,现在供应量依然很大,一些高成本的生产企业有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出局。正因为现在油价下跌,现在石油开发的投资增长速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很多国家是负30%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的供给将会受到一些限制,将来的供求关系会使得油价见底回升。

借欧元买欧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主要国家的央行当中,包括欧元区、日本还有中国,只有美国会紧缩货币政策,所以各国货币面临着相对美元贬值的压力。欧元区要推行量化宽松。根据美国、英国、日本的经验,量化宽松之后的六个月内,股市是大涨的;6-12个月内,股市也是上涨的,但是波动幅度加大。从二战结束到现在70年的数据显示,如果把股市估值分为十个档次(第一档最便宜、第十档最贵),现在欧洲股市处于第四档,第二年上涨的机会高达90%。但是买欧股有可能面临欧元贬值。如果股票涨20%、欧元贬值20%,最后换成人民币,就不赔不赚了。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借欧元买欧洲股票。借欧元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欧元的利率很低,几乎是零利率,而且欧元将来相对美元、人民币贬值是大概率事情。借欧元买欧股不仅可享受欧元贬值,还可享受欧股上涨。

二、中国经济中长期的挑战与投资机会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挑战来自于三个方面:投资过度、债务过重、地产过剩。

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高达48%。这是其他国家过去从来没有达到过的水平,也是中国过去没有达到过的水平。这意味着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这些产能是通过举债来实现的,所以现在整个经济的负债与GDP的比例高达250%。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利率水平下调幅度较慢,很多企业难以偿还债务,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也难以偿还债务,债务负担在不断加大。有人说对策是量化宽松。美国的量化宽松是配合企业去杠杆的。在过去七八年当中,美国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有明显的回落。在这个过程当中,辅之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最终使得经济走出低谷。中国没有去杠杆,而是加杠杆。如果今天再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投资的效率仍在下降,投放的货币会流向股市,而不是实体经济。

老龄化正在向我们走来,而且老龄化的速度会非常之快。老年人的数量相对于年轻人的数量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这样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回落,因为老年人更多考虑的是卖房养老。从全球视野来看,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现在,平均来看方面房地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5%,中国达到12%。这个比重将来一定是会下降的。

未来的投资机会来自中国的消费,就是从中国制造向为中国制造转移。中国人最有可能消费的第一是大健康行业,包括医疗、保健和养老。这方面的家庭支出和政府支出将来多年都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在这个领域是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北京有一家知名的养老院,老人去住要排队一两年。第二个领域是互联网。中国互联网这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占GDP的比重为4.4%,相当于住宅类房地产的一半。这已经是比较大的规模,但是上升的空间依然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可以突破某些政策不够放开的制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个领域就是金融服务及更高、更强的投资需求。过去投资就是买房子,现在就是买A股。我相信随着中国资本账户逐渐的开放,国内资金会产生全球布局的需要。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这个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四个领域是旅游休闲行业。第五个领域是文化娱乐行业。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这几年呈直线式的上升,已经是日本的三倍而十年前中国只是日本的一个零头。此外,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将来的空间是巨大的。

人民币汇率在长期看有贬值的可能,在短期则不一定贬值。长期汇率无非就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这个国家货币的购买力。跟国外相比,中国很多东西的价格更贵。给定中国人均7千美金的收入,我们的麦当劳巨无霸价格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二是这个国家的出口竞争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国家的单位劳动力成本都远远高于中国,泰国是中国的5.4倍。现在泰国是我们的0.7倍,印尼是我们的0.3倍。因此,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行业会逐渐的萎缩。为什么短期不一定贬值?因为中国希望人民币能够成为一种国际货币,正在争取把人民币加入到特别提款权当中。

没有基本面支持的股市上涨难以长期持续,但是短期来看资本市场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尤其是那些估值比较低的股票。最近大半年以来,中国股市是全球表现最好的。目前大盘股市盈率28倍,但中小板的市盈率高达63倍,创业板的市盈率是114倍。在2007年中国估值达到6000多点的时候,大盘股市盈率是71倍,中小板是83倍。因此,大盘股不能说出现了过高的估值,但是某些中小企业和创业板已经远远超过以往最高水平。大盘股之所以市盈率还不是很高,主要因为某些行业非常便宜,比如说银行和地产。中国A股上市公司当中有一半以上市盈率高于70倍,基本上达到了2007年的最高水平,也达到了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之前的最高水平。现在和2007年不同的地方是,那时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企业盈利很好,大量的外汇资金流入,人民币在大幅度的升值。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在下滑,企业盈利在明显的下降,出现了明显的资金流出。

这一次和2007年相比,多了一个借钱炒股。现在融资炒股占每天交易量的15%。由于只有900只股票是可以融资的,如果用900只股票每天的交易量作为分母计算,融资交易占的比重是26%。这个风险很大。2007年的时候,即使股票下跌,这个股票还是我的,七年以后又能涨回来。但在融资炒股的情况下,一旦股票下跌,有可能面临强制平仓。作为一个比较理智的投资者,应当考虑资产的全球布局,因为境外市场更加稳健,成熟度更高的,而不能把目光只放在中国涨得最快的领域里面。  

 

(唐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