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乡村振兴·村长工作坊”公益项目的第四期、五期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两百位“村书记”齐聚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开启了为期四天的行动学习与交流活动。活动全程由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毅主持。
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毅全程主持活动
10月17日,“村长工作坊”第四、五期课程正式开班。与往年相同,此次开课得到了学院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在开学仪式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雷晓燕;北大国发院教授、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张维迎,“村长工作坊”教学导师王超;北大国发院校友部老师;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长刘京,副会长田汉以及数十位公益委员出席了活动。雷晓燕老师在致辞中肯定了“村长工作坊”项目“心怀家国,服务社会”的公益实践,以及以创新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同时也对参加项目的村书记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国发院博雅特聘教授、著名经济学教授张维迎老师在致辞中阐述了企业家精神与商业智慧对乡村发展的赋能。
校友部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向大家介绍北大的文化,明确新阶段学习的目标;“村长工作坊”学术导师王超教授带来了主题为“乡村振兴与基层领导力”的分享内容;国发院经济学副教授王敏分享了对于经济规律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北大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专业主任卢晖临就集体经济与乡村共同体的再造进行了讲授;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助理教授、承泽企业家研修项目学术主任侯宏与点富科技创始人、灵均投资创始人兼董事长蔡枚杰分别就AI新质生产力内涵与AI工具发展与智能体应用进行了解读。
左上起:王敏、王超、校友部老师;左下起:侯宏、卢晖临、蔡枚杰
此次课程不仅包含了第四、五期学员的教学模块,也涵盖了多项“村长工作坊”5.0版本的突破与尝试。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包括“乡村发展延安”论坛在内的更多资源为“村长工作坊”注入前沿思想动能,形成多方联动的乡村振兴赋能格局;由往届学员代表共同筹备的“北大国发院村长工作坊乡友会”的正式成立,助力项目实现从“阶段性课程赋能”到“终身陪伴共建”的跨越。
据悉,“北大国发院村长工作坊乡友会”汇聚了第一到四期优秀乡村带头人代表,包括湖南汨罗孙阳辉、北京门头沟妙峰山镇乡村指导员张建文、浙江宁波张健民、北京顺义李宝江、福建武夷山占建良、福建厦门陈水让、浙江杭州邵小平,共7位核心成员,覆盖全国多省市乡村振兴典型区域。
“北大国发院村长工作坊乡友会”的成立标志着“村长工作坊”5.0版本核心机制落地。据介绍,“乡友会”将承担三大职能:一是搭建“基层实践智慧-学术前沿研究”对话平台,将乡村一线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践参考;二是推动“区域经验全国流动”,通过线上案例库分享、线下互访调研等形式,让可复制成果跨区域落地;三是构建“公益资源精准对接”网络,链接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委员企业、校友资源,为“乡友会”成员所在村庄匹配产业投资、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资源。
仪式现场,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执委会成员和校友部老师共同为“乡友会”核心成员颁发聘书,刘京会长为“乡友会”授旗。
10月18日,作为多方联动、共享共建的重要活动,由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乡村发展延安论坛”成功举办。论坛汇聚了众多政策专家、企业界代表与公益领袖,大家围绕“振兴乡村经济的创新创业”主题,为“村长工作坊”学员及行业同仁提供多维度解决方案。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BiMBA商学院院长黄卓在致辞中指出,乡村振兴需“智力+资源”双轮驱动,北大国发院通过“村长工作坊”、“云南弥渡对口帮扶”等项目,持续为乡村输送前沿理念;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会长刘京分享公益一线见闻,强调“村长工作坊”需与各方深化合作,让公益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长效支撑。延安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国发院创始人之一、延安大学乡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海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创始院长、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陈行甲,万科创始人、西安市乡村发展公益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王石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分享观点。
10月19日上午,“村长工作坊”第四期结业典礼如期举行。北大国发院院长黄益平在致辞中向即将毕业的学员表示了祝贺,他说到,一直以来,国发院都传承着深厚的土地情怀与家国情怀,“村长工作坊”的诞生是北大国发人文传承与学术基因的延续。
作为课程总结,第四期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学习成果汇报。由北大国发院老师与公益委员组成的评审团,根据“方案针对性、逻辑完整性、实践可行性、现场呈现效果”四大维度进行投票,最终评选出“村长工作坊”第四期“最佳成果项目”。陈水让、王英等11位学员,获评“优秀学员”。任国庆、杨梅等19位公益委员、校友和老师获颁“伯乐”证书。
同日下午,第五期“村长工作坊”学员继续第一阶段课程。两位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徐静静,以及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监委会主任王道鸿,从乡村发展需求出发,分别详解了集体资产处置、土地流转、乡村企业合规等实务要点,以及乡村企业注册、融资、税收等环节的法律红利。
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徐静静
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监委会主任王道鸿
随后,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朱丽带领学员开展“沙盘+AI”创新课程,这一5.0版本的特色教学模式,通过模拟乡村产业项目全流程,让学员运用前面课程学到的“农业数字化”“集体经济运营”等理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朱丽老师还引入AI工具,指导学员通过数据模型分析村庄产业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方案,让科技赋能从“理论认知”转化为“实操能力”。
“乡村振兴·村长工作坊”学员体验“沙盘+AI”创新课程
此次“村长工作坊”四期结业、五期开班阶段课程,为村书记们搭起了一座智慧交融、经验传承、生态链接的桥梁。未来,北大国发院公益委员会将持续优化乡村振兴5.0版本,让“村长工作坊”成为汇聚头雁力量、链接公益资源、输出创新方案的核心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