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院教师党支部“学术与政策研讨”系列活动第二场:“政治经济学研究与政策展望”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1-01-20 10:37    来源:

2021年1月11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师党支部“学术与政策研讨”系列活动第二场“政治经济学研究与政策展望”于万众楼二楼顺利举办。国发院政治经济学研究组的四位教师,姚洋,席天扬,李力行与胡岠,聚焦于政治经济学,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相关政策和研究问题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国发院师生线上线下参加,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张丹丹主持。

首先由院长姚洋教授对政经组的科研背景和主题进行了介绍与展望。他强调,中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党和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务实主义与贤能主义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政经组的研究从政治官员入手,构建了CCER-COD数据库,该数据库覆盖了1994-2017年地级市以上官员数据,具有丰富的信息。目前该数据库已经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政经组未来的研究将围绕官员体系的一般特征及其演进,激励、培养和选拔之间的关系等研究主题进一步展开。

      

接着,席天扬助理教授则以“官员激励与国家治理”为主题,分析了官员行为与表现的不同动机,并从责任,评估与比较方式,信息获取等角度对比了选举制与官僚制的区别。在官员对地方发展与治理的考量上,他强调,已有理论已经较多地讨论了财政分权,晋升锦标赛等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新时代的中国对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官员对于除经济增速外其他方面的影响愈发重要,这也是以官员为视角进行研究的优势。
 
李力行教授则从组织的角度对官员人事管理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他从组织的角度,对激励、选拔与培养关注的重点与合约设计的重点进行了区分与讨论。从“激励”的视角探讨官员对地方经济影响的研究相对丰富,而对官员的能力与特质的关注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强从“培养”与“选拔”的视角,从组织的角度加深对官员人事管理方面的认识。李力行教授提出,下一阶段的研究可以立足于“政治人力资本”视角,强调官员能力的作用。

胡岠助教授则从官员调动的角度入手,探讨中国当代官员调动模式及其经济含义。他通过扎实的实证证据表明,那些能力位于中间水平的官员被更频繁地调动,并通过模型说明了,这样的调动特征有利于实现组织意义上的产出最大化。

   

四位教师的精彩分享得到很好的反响,引起了与会师生的广泛讨论。参会师生从指标度量方法,概念的含义与细节,对政策的含义等多方面与四位教师进行了交流。

撰稿:刘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