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欢欢:互联网金融给中国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和对撞

发布日期:2014-04-23 01:2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和讯网消息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20周年暨BiMBA15周年庆典于2014年4月16-21日北京举办。和讯网全程报道。宏源证券(000562,股吧)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易欢欢在19日的“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分论坛上表示,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引起这么大的轩然大波,你拿出中国和美国金融机构的收入机构你拿出来会看,富国银行10%来自于存贷差,绝大多数的证券公司基本上是靠交易佣金,通道业务。包括我们看到的中国银联的99.9%是手续费,但是你刷卡,只有10%收手续费,来自于其他的相关服务占了一大块。这时候你发现,当互联网金融公司进来,他在选择一项或者两项标准化业务上免费,获得用户,获得体验,获得数据,再通过其他的非标准话的应用,通过其他的增值业务再进行收费,这是一次到底是看中用户还是看中资产,看中客户体验还是看中变现,到底是重视前项收费还是后项收费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和对撞,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一个金融影响。

  以下为文字实录:

  易欢欢:非常感谢,能有这个机会站在国发院的讲台上。将来我是国发院的一名学生,跟着老师一直在学习。今天上来非常的激动。

  我首先分享一下,我是做科技行业研究的,最早一直在科技行业研究之前,我曾在甲骨文公司做过,做过技术,做过销售,做过售前,积累了一定的IT基础。后来进入到证券行业,当时正好是5月份,非常关键,是2009年,我那时候印象非常深刻,当时的温总理刚刚去无锡审查提出一个概念叫物联网,一下子二级市场整个反应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发现,从2009年那个时候刚刚提出物联网,到2011年真正兴起用了两年时间。

  2010年的时候我们发现,物联网所带来什么问题,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它采集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它需要一种传信的计算、存储、处理的能力。于是在2010年我们当时写了一篇报告云计算是未来3到5年的技术革命。云计算一方面解决了单位计算和存储的问题,第二,把我们每个人的在线基于APP,基于轻量级运用,复杂的业务流程放在云端这么一个使用习惯给改变了。这是在2010年我们当时一个判断。

  到了2011年底,我们发现云计算,物联网它只解决一个核心的我们称之为IT层面的问题,这时候囤积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怎么用呢?我们就开始提出大数据的问题。我们在2011年写出了一系列的报告,阐述大数据的,大数据怎么用,改善管理,改善经营。

  但是到了2013年的时候,这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我们当时去了一家公司,美国的(英语),他们做风险征信的时候,不再上银行,他开始用谷歌,用亚马逊,包括UPS的数据判断个人和企业的征信,这时候你发现数据越来越等同于资产,数据越来越等同于金融。

  我们在去年6月15号写了一篇报告,持续的互联网金融火了起来。从数据量的采集到数据的处理,到数据的应用,再到数据的变化,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这就是我自己研究的脉络,自己的感受。

  从去年的6月中旬开始之后,整个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一片火热,到去年年底,我们在讲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当时用北大校友一句话讲,在吃饭过程里面不讨论互联网金融都落伍了。到底在创新的美国他的创新和应用在哪里,那时候我们组团东海岸跑了一圈,西海岸跑了一圈,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不管的人在问你问题,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几乎所有人都在问我这个问题。

  后来我们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里面,我发现是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实际上随着物联网,随着各种各样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不断的涉及,它带来每个人个体的数据,个体的信息,个体的时间,不断的被虚拟化的过程。你变成一个在线的信息,你的信息和数据在互联网上自由的流转,这时候叠加的金融、教育、医疗,更多的服务会以互联网的方式出现。我们以前看待的互联网企业,百度还是搜索引擎公司吗?阿里还是电子商务公司吗?腾讯还是社交网络公司吗?它已经变成生态系统概念,后面有非常多的企业,非常多的应用,负责多的服务,现在他叫叠加物流,打通资金来做资金流的服务。

  第二,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马上要从PC互联网往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上,当年的PC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几块,第一广告,第二游戏,第三电子商务,第四买授权,这是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的几个大的重要的商业模式。

  到了手机上,虽然你的在线时长从4小时到8小时,到现在只要不睡觉就在线,未来穿戴设备你睡觉也在线上。但是你广告的时长是长了,但是广告的点击率下降了,注意力下降了。

  游戏也是,我从端游走向手游,每个人只用碎片化时间在服务。

  电子商务也变了,原有的模式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下降了。

  股票市场上就是2012年以前,所有的公司都想所移动互联网,但是发现做移动互联网找不到盈利方式和盈利模式。到了2013年,一个关键的节点,你掏出你的智能手机,它可以取代你的钥匙,你的钱包,取代你的身份证,这时候更多的应用是打包在智能手机背后的一个APP。这时候我们所谓的O2O,从线上到线下,这时候你的钱包的资金,基于金融的账号会变得非常关键。这时候你发现阿里做金融,小米,京东,都要往这边做,他们都要寻找在移动互联网的新的盈利和变现的方式,金融是最强的。

  第三,你会发现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会引起这么大的轩然大波,你拿出中国和美国金融机构的收入机构你拿出来会看,富国银行10%来自于存贷差,绝大多数的证券公司基本上是靠交易佣金,通道业务。包括我们看到的中国银联的99.9%是手续费,但是你刷卡,只有10%收手续费,来自于其他的相关服务占了一大块。这时候你发现,当互联网金融公司进来,他在选择一项或者两项标准化业务上免费,获得用户,获得体验,获得数据,再通过其他的非标准话的应用,通过其他的增值业务再进行收费,这是一次到底是看中用户还是看中资产,看中客户体验还是看中变现,到底是重视前项收费还是后项收费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和对撞,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一个金融影响。

  第三点,我们再看互联网金融,很多人会提出互联网金融没有什么可创新的,就是做银行简单的存贷汇业务。我们把战线看到美国,现在他们在干什么事情?美国的谷歌,这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你会发现,他现在有一块非常好的广告业务的当前,接下来开始布局到所有的新的业务。最早我们认为这个公司没战略,接下来我逐渐看清楚,我发现这个公司整体的布局和卡位非常关键,对于美国互联网来讲,未来真的有竞争力除了谷歌就是另外三个,一个是亚马逊,一个是脸谱,一个是苹果,谷歌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针对所有的公司的当前业务跟随战略。更重要的是布局了苹果的下一个眼镜,可穿戴设备,提供一个每个人的身体,以及周边环境的数据的采集,不仅仅是手机。

  第二个再看,他去抢占亚马逊,亚马逊购物我顾客可以从页面到页面之间直接购物,对于电子商务来讲核心就是物流和运输,和传导,谷歌做了第一收购了一家机械人公司,在仓库里面我的货物是不是足够有效,信息传递是不是足够有效,机器人说了算。

  另外我们看到,无人驾驶汽车,之前我以为是给人开的,现在你会发现这不是给人坐的,它是运输货物的,这时候你发现它可以针对所有的用户,进行非常快捷的物流传递。

  另外我用谷歌的通讯工具实现任何人的社交。它是在不断的采集个人、企业以及各方面的信息个数据。当他采集完了之后,我们看到的是采集数据做今天的广告,通过广告的方式变现,但是最近不一样了,你会发现谷歌风投,投了19个和金融相关的公司。

  还有(英语)这么一个工具,我们看到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在(英语)里没有必要,我可以实现点对点货币的兑换,等等等等。包括推出了谷歌钱包,收购了NFC,收购了预付卡公司,现在在不断的布局金融方式。

  每个个人的信息和数据会变成你的资产,每个企业的信息和数据会变成你的资产,这就是我想讲的,关于这个事情我看到了新的创新点。

  当前的情况是一段火热之后,各种声音不断的出来。其实就互联网金融谈金融,互联网是解决了效率问题,解决了优化问题,对机构来讲解决了资源配置的问题,这两个事情结合在一起,更重要是结合一个一个具体行业产生相应的一个化学反应。

  最后谈一下对监管的看法,我每次去硅谷都租一辆车,在硅谷开车很爽,因为道路非常宽阔,旁边有海,一不小心就超速,在美国超速20%以内是不会有人抓你的,超速过多的话就有人找你。当时我看到路堵了,一辆车把油门踩到油门往前跑,后来没过多久出来一辆警车把他抓住了。真正的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新的信息手段,在理念,在方法上的重构,我能不能通过谷歌的方式,在线上去全面进入到有可能出现的所有盲点,有可能出现的所有领域,再出现一些风险的时候,我能不能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去提前预知,提前预感。

  其实我整个研究脉络就是围绕从数据的采集到数据的处理,到数据的应用,再到变现模式的整个全过程,接下来再到整个产业。

  第二,我们称之为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对比会如此强烈,一方面是中国的虚拟化程度更高。同时还有在PC互联网在转向移动互联网的过程里面,寻找新的变现方式。同时还有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带来的变化的过程。现在互联网公司要看谷歌布局是什么东西,现在所有的战略决策,也许他不应对,但是他至少封杀了所有竞争对手的未来和现在,你要采集更多的数据。

最后一点我谈了一点对监管的看法,我认为这个过程里面运动员在与时俱进,裁判员也应该与时俱进。这就是我的观点。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