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少翔:二十四个月,感动与融化

发布日期:2014-04-15 01:29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蒋少翔:二十四个月,感动与融化

 



作者蒋少翔,现工作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办公室

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启发式饥饿”

钱钟书在一篇讨论吃饭的散文中写道:“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并用古罗马诗人波西霭斯(Persius)的一句“肚子发展了人的天才,传授人以技术(Magisterial artising enique largitor venter)”来佐证饥饿也启发“思想、技巧,还有‘有饭大家吃’的政治和经济理论”。我觉得德国古诗人白洛柯斯(B.H.Brockes)赞美诗中的比喻同样适合NSD(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简称),NSD也是“一个伟大的厨师傅(dergross Speisemeister)”,做上好的饭菜给全院的教职工、学生、校友甚至全社会的人来吃,并且拥有让人总有喜欢吃的却老也吃不饱的魔力,满足了肠胃的同时也保留着“启发”式的饥饿。


缘起:林毅夫演讲改变我的人生

“只要国家民族没有复兴,我们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饥饿的人,就像我们在饥饿;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的苦难。这是我们北大人的胸怀,也是我们北大人的庄严承诺。”
这是林老师入世行前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也就是在我来北大(2008年9月)前。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了这段话,但我却一直很清晰地记住了这段话。林老师经世济用、强国富民的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感染了每一位毕业生,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林老师也一以贯之地坚持着这份抱负与胸怀,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创建国家发展研究院应该也是一种体现吧。后来,我专门去北大电视台要到了这段视频,发现接下来林老师又说了句“谢谢”,然后就结束了。我曾经对“谢谢”这两个字做了戏解,我想是林老师希望同学们都有这样的抱负与理想,同时为这样的抱负与理想而努力并最终完成了这样的抱负与理想然后才配得上“谢谢”的表达,所以一般的人是无权享受这句谢谢的,自然也就不用知道有这句谢谢,然后我就窃喜自己成为了幸运的人,并把自己归为有抱负与理想的这一类人。而事实上我也好几次在自己心情烦躁缺少奋斗的动力与坚持时找出这段视频来看,也确实每每看过,都让人振奋,令人鼓舞。

提起林老师,我想起来北大前看过的一则新闻,大约是讲林老师即将赴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对于别人早已把新闻联播总结为三段式填空题而我看时还感觉很新鲜的人来说,看到这则新闻实属不易,记住内容和画面更为不易。但林老师在理教117(后来才知道是这间教室)教课时人山人海的盛大场面还是着实震撼了我,虽然不记得我是高考填志愿之前还是之后看到的这则新闻,是否因为这个画面而促成了我选择北大,但它的确构成了我对大学最初始的直观印象,也可以算作我与中心最初始的缘分。以至于我在北大选的选修课几乎全是大班的课程,人头攒动的大教室大概是我很长一段时间里觉得与中学课堂最大的不同。后来我也特意去北大电视台要到了林老师在理教上课的镜头,作为2011届毕业生晚会开场的一个画面,供大家去回忆老理教,去回忆大学的课堂生活。

亲历“大俗大雅”的双学位项目

缘分就是这么神奇,一个画面,一段演讲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甚至是一生。林老师具有这样的魅力,中心同样具有这样的魅力!但深究起来,我与中心真正构建实质性的联系应该是经双——北大最大的双学位项目同时也是北大最大的本科生项目,当然,同时也是北大的“四大俗”之一。说起“四大俗”,坊间流传着多种版本,但和“康博斯鸡腿饭”一样,“修经双”是我听到的所有版本中唯二不变的另一个,“俗”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他透着同学的认可与喜爱,就如有人千方百计算计着几点几分去康中才能买到鸡腿饭一样,同样有大批的学子(多是像我这样的学渣)百计千方算计着还应该有几个比自己GPA低的同学报名才能被经双录取。我也未能免俗,跟室友一起报了经双,并能在毕业时测算自己有“多北大”时在“四大俗”这一环节得到满分。

但双学位项目的大并不代表她不精,相反的,经双的要求也是出了名的严格,尤其对于我等人文社科背景的众生跨越计量和数学这一座大山和三座高峰(微积分、线代和概统)是需要异常的毅力和坚持的,于是每年因为数学攻关失败而退经双因为计量挂科而转辅修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毕业生晚会上最能让毕业生共鸣的语句除了“哇塞,终于买到康中的鸡腿饭了”外,也一定会有“完了,计量要挂,经双该转辅修了”。

所幸的是,我居然踉踉跄跄磕磕绊绊硬着头皮咬紧牙关在大三就把经双的学分修完了,还因此而在研究生阶段改读了经济学,加上在中心工作这两年,算起来我注入的这“一腔俗血”至少已经改变了我四年的人生轨迹。

没能把双学位念好一直是一个遗憾,想想自己马上就要读经济类的研究生,真有一种“悔当初”的感觉,而研究生和双学位两个项目又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因此我好长一段时间甚至都不敢面对我的双学位身份,尤其是当提到成绩的时候。比如去年一次面试需要成绩单,当时的我真是有一种想挖个地缝钻进去的感觉。但感动的是双学位并没有因此而抛弃我,中心也没有因此而鄙视我,相反的,作为校友,我经常能收到中心的各种活动与通知,倍感温馨和亲切。而这也是中心一直以来的校友服务理念,一日为学生,终生为校友,我们不会因校友的成绩、地位和身份诧异而去划分三六九等,每一位校友都值得我们竭诚去服务。

说到双学位,不得不提双学位办公室的三位老师——赵普生、勾雪和刘博谦。说起博谦,我和大多数或者绝大多数同学一样也是见其面听其声诧异之后不由得心中惊叹原来她是一位女老师,看来起名字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更毫无前兆的发现原来她是我的嫡系师姐。提到勾雪,我想起来上次她用一个小软件测算出我们是一个靠运气吃饭的人,正好那几天有博彩的活动,我就抢了黄卓老师送的彩票并送出去了一张彩票,但一个四个人分享的彩票我抢到的份额居然只被随机分到了2%,另一个是我继续保持着从小到大买彩票连一袋洗衣粉都没中过的记录。于是我明白了,所谓的靠运气,并不是指的随机性的白日春梦,而是巧合的机缘际遇,比如林老师因在北大给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做翻译而被推荐去了芝加哥,比如黄益平因在澳大利亚访问回不来而所幸读了博士,这样看来都可以算作“运气”,而朗润园里更是弥漫着各种运气,双学位的学生得以在本科期间就能接受教授的指导做科研,院子里各种高大上的学术活动使得我们的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运气”去接触学界大师、诺奖得主,并因此而获得推荐进入世界顶尖学府深造的人比比皆是。提起赵老师,不得不佩服她强大的活力和永不减灭的精气神,更让我感动的是去年跟她一起去浙江招生腰颈酸痛时给我进行不是专业胜似专业的“按摩服务”。

就是这样三位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女老师,每年经手的学生不下2000人,从她们手下送出去的学生更是高达万人,由于中心实行的是项目管理制,招生宣讲、入学排课、考试活动、评奖评优以及校友服务等等所有与双学位相关的管理工作都由这三位巾帼英雄负责,每日接听的电话、接待的人物更是不计其数,可见她们的工作量有多大,但她们都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出色完成,尤其在与她们共同办公熟识了以后,我才更清楚她们的辛苦与热情。听她们如数家珍绘声绘色地讲各种离奇甚至匪夷所思的事件与人物,丰满曲折的细节与过程给人极强的带入感,引人入胜,有时真怀疑宁财神为写剧本找素材上《非诚勿扰》做点评嘉宾是不是选错地儿了,如果不限题材的话来双学位办公室做一学期Helper估计就快够写一辈子了。

说回遗憾,也算作是一种历练和成长吧,双学位没好好读,但马上到来的经济学研究生学习就弥补回来了;就像读双学位时林老师去了世行,但来中心工作时林老师任期届满又返回了朗润园,以同事的身份进行更近距离的接触却是更大的幸运,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样说来,遗憾也是一种缘分。

成长:“思维多元了,思考深入了”

我是11年底确认选留在中心的,虽然过程差不多和我们那一届保研一样波澜曲折,但所幸有惊无险,并最终于12年7月4日签约北大,7月9日正式入职朗润园,算来到今天刚好640天。与中心的元老和前辈们相比,我的资历浅得实在不值一提,但对于学工选留“2+2”(即本科毕业后先工作两年再攻读研究生)这个特殊的岗位,我已是差不多快能用手指数着日子卷铺盖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在中心这两年的经历,那一定是成长!经过中心这个厨师傅的精心喂养,我面子上是“体重下去了,体质上来了”,里子里也确实“思维多元了,思考深入了”,这两年成长了太多,太多。

温暖:与周其仁老师成为同事

12年中心的毕业典礼上我既是一位双学位的毕业生,同时也是院里的一位新职工,这种身份上的特殊性让我得以在进行一场完整的毕业体验同时,也能近距离感受国发院教师和职工的魅力。记得会后在贵宾室希望能和周老师合张影,贤青把我引荐给周老师,我做了简短的介绍后,周老师说了一句:“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自我介绍的,甚至想不起来周老师是跟我握了手还是拍了我下肩膀还是什么也没做就直接跟我合了影,但我永远也忘不了这句话。并且到现在我都无法找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当时的感受,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便把我彻底征服,一下子拉近我与中心的距离,亲切而温暖,并由衷的感动。

融化:胡大源老师盼我“早归”

我想,中心的教授们对员工的关爱与呵护应该是我们在中心工作获得的最好福利。记得我刚来中心时由于业务不熟练,经常加班,但我发现不管我加班到几点,院里总有比我更辛勤的老师在办公室挑灯著作。有一段时间我颇有些赌气的性质,甚至故意加班到更晚,试着想成为院子里最晚离开的一个人,记得有一次已经临近1点了,突然被胡老师敲开了办公室的门,除了关心我这么晚还没回去外,还格外提醒我以后尽量不要这么晚还不回去,因为王师傅得等到我离开后才能休息,他那么辛苦,我们尽量不要影响他的休息。我承认我的心在那一瞬间被融化了一下,虽然有点批评我的意思,但胡老师对员工如此细致周到的关心还是让我感动得难以想象和甚至难以接受。当我知道了胡老师和余老师这些夜战常客都备有学院侧门或后门的钥匙可以离开后,从此我就再也不“刻意”去加班了,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发现夜里一个人走在院里漆黑的走廊里上厕所会害怕,但后来因为工作而真的加班到深夜时走在院子里又很自然,于是我做了总结并得出结论:之前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心虚,后来之所以自然是因为和教授们一样,是在工作,真的加班,看来杜绝不踏实作风的态度和精神蔓延在院子的各个角落,让人想投机都不敢。

后来跟王师傅熟识了在聊天中听说周老师卸任院长时没给任何人送纪念品,但只给了传达室门卫和保洁人员礼物以表谢意,更让我对中心的大教授和领导们肃然起敬。

难忘的毕业典礼

其实,中心的老师关爱更多的还是学生,我没做过调查,但我想至少在中国,应该很少能够找到像中心这么大规模毕业生(双学位、研究生、MBA、EMBA等每届愈千人)的毕业典礼上,教授们会耐心的一个个念着毕业生的名字,进行一对一的授予学位与合影仪式。对于每一位毕业生,这个仪式可能只有一分钟也不到,但对于每一位老师,却意味着一个上午的坚持,同样是在12年的毕业典礼上,我作为学生第一次被这种仪式震撼了。

而后来在工作中,这种体会更加深刻,周老师会每次课后选十位同学请吃饭,海老师会每周从深圳专程飞回来上经原,黄益平老师会让迟到的同学讲笑话,张帆老师会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甚至和特点),对于学生的问题和邮件,老师们总是会很耐心的回复,双学位如此,研究生更如是。我接连选了周老师的《中国经济专题》和《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希望能有次被幸运的选中,只可惜我才疏学浅,最终也没有机会被请吃饭,但后来一想,我都和周老师成为同事了,这个遗憾自然也弥补了。

“在这里,教授和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学生的关爱不仅有教授,还有每一位学生管理的工作者。还没开始工作,前任陈佳便告诉我,在这里,教授和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是做管理工作的服务人员,现在想想,这真是对极了的一句话,只可惜社会上太多的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没有做到这一点,但庆幸的是这个园子里的员工几乎都意识到也做到了这一点。我在中心选留的职位虽然是团委书记,但团的工作却是最少的,实质上是在行老师的领导下和行老师一起负责整个研究生项目,学工、教务、心理、就业、政审、招生等不一而足。

中心的研究生项目是真正的“小而精”,每届的名额上限是34硕+14博,因此行老师几乎对每一位已毕业的还没毕业的和即将入学的研究生都如数家珍,哪位以为背着行老师私下联系导师或有其他动静就不会被研究生办公室发掘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中心,想越过研究生办公室做“小动作”是不可能的,看行老师的回忆文章里对学生的记忆就能知道,而行老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更是用心良多,付出了大量心血。做为行老师的助理,我有更真切的体会。记得中心有一位研究生在一次作业中涉嫌抄袭,这在其他很多院校事实上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中心对学术的严谨要求是不允许这样的现象发生的,也正是这样一份坚持捍卫了中心学术的纯粹,因此中心对这种行为的处罚是零容忍的,但因为临近春节,当时该生还存侥幸心理并不知情,行老师担心通知早了他过不好节,通知晚了影响他新学期的学习;同时又害怕谈话时态度太硬他接受不了,态度太软他没受到教训,因此结果是还没开始处理行老师自己却先被影响了过节的心情。还有一次,有一位研究生因为科研的压力出现了抑郁的情况,行老师更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该生走出困境,那一段时间里行老师收到学校的辅导员培训通知时想着培训的内容可能对处理这件事有帮助,跟别人聊天时也不忘请教她们的经验,甚至打电话去心理中心咨询了解情况,还没开始行动,行老师便在保护学生足够的隐私前提下,做足了功课,想了各种方案和计划。

这些背后默默付出的例子太多太多,不仅是在校生,行老师对已毕业的校友也是有呼必应,关怀备至。为了参加上海校友会跟大家见面,可以托着疲惫的身体当早飞当夜回第二天继续上班;为了解决校友的感情问题可以在遇见优质的单身男士时第一时间介绍。其实不只是行老师,中心的每一位老师对学生都是如此的关怀和呵护,不要期待大家去无私奉献,每一个回报都是因为背后默默的付出,正是老师们的这种真诚和付出,中心的这种亲切和温馨,才营造出了中心大家庭一样的良好氛围。因此,徐高愿意每学年新生开学时回中心给新生做入学教育的讲座,曹雄飞愿意组织校友进行丰富多彩的院庆活动,校友们愿意在苛刻的时间限制内耐心而快速的回复行老师发给他们的冗杂的关于博士生培养改革调研的问题。看到本次院庆筹备中校友们的积极配合、无私奉献与高效合作,同时又心系学院呵护学弟学妹,筹经费时强烈建议刚毕业的和在读的同学不要捐款,我由衷地感受到了这股凝聚力和家的感觉,能成为中心的学生,实在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这么牛的学者大师,还有这么完美的工作人员,加上这么丰富的学术活动和丰厚的奖励支持,真羡慕这些中心的学生。同时也十分幸运能成为中心大家庭的一员,在行老师的指导下跟他们共同成长。我已经记不清当时行老师面试我时自己都说了什么有什么表现,可能是因为太激动了,但也可能因为真的忘了,后来行老师说我有一点打动了她,说觉得我特踏实。不知道这两年的表现有没有佐证这个论断,有没有达到行老师的预期,令她满意,留给时间验证吧。但从自私的角度讲,我这两年的收获已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刚来时曾戏称这是一个可以“上到党办校办,下到燕园街道办计生办”都要打交道的职位,实际上我的概括还小了,因为在这里需要打交道的范围早已突破了学校,甚至走出了大陆,而全无权术斗争的自由环境给予了我工作的很大自主性和发挥空间,这也让我在客观上最直接地接受了各个方面的锻炼和挑战,更多的是震撼和感动。

“从研究者的角度来做管理工作”

记得学院成立党委时总结学生党团工作,我用了几个“……,即可”的句式,没想到被告知受到了胡老师的表扬,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在这个院子里“效率”的重要性以及摒弃形式主义的决心。另一个震撼是宁缺毋滥的招生与评优理念,在全国扩招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院校都恨不得多要名额,但中心的名额却是是主动请求减少的,而且每年招生,中心都坚持着只招收最适合中心的学生,宁愿“浪费名额”也绝不滥竽充数;评奖评优也是,据学工部介绍说我们是北大唯一一家敢于自动放弃奖励名额的院系。跟之前对学术严谨的追求一样,正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坚持,才使得中心的研究生得到最个性化的培养,傲视全国并竞争国际。但中心为了招到最适合的学生,给更多的学生机会,也不惜耗费大量的成本投入,尽可能的给予更多的同学体验夏令营的机会,并开创了大规模差额面试的先河,这些做法都是希望能够避免哪怕一个可能进入中心的学生失去机会。

另外中心十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比如我们做博士生培养改革,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粗暴方式,而是给予在读生选择自由,他们个人可以根据的意愿选择用旧方案还是新方案。同时盗用马浩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做的任何一个改革或决定都不是简简单单的“拍脑袋”,而是“想一想再拍脑袋”,就如这次博士生培养改革方案的出台,在赵耀辉老师和行老师的指导与校友和学生的支持下,我先找到了欧美和港台新加坡以及大陆50余所著名经济类院校的培养方案,并最终选取了美国17所著名经济学院校做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经过教授们的讨论才最终确定,后来行老师在教授会上汇报完回来说,黄益平老师点评我们这是“用研究者的角度来做管理工作”,这句戏评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同时也教会了我更加理性和深入地去分析和看待问题,而不是直接“拍脑袋”。另外,我们对学生的遴选和培养不仅基于学院本身,更考虑到整个社会,在其他院校还在以报名数的多寡与分数线的高地竞争时,中心的老师已经开始考虑考生的社会福利与成本,赵耀辉老师甚至开始探讨往届生不统考的招生可能了,这种超前的理念和思想在中心比比皆是,也正是这些可贵的创新意识主导和支持着中心不断前进与发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还有一个感动是环保意识,在办公室,几乎从来不会浪费单面打印的纸张。记得有一次行老师要向姚洋院长汇报方案讨论,在找不到单面打印过的“废纸”而只好用新的纸张打印时甚至也不忘抱怨浪费,我无意中听到,却感动了好几天,并着实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习惯。意识很重要,但坚持和执行的细节更可贵,就如余淼杰老师在夏令营开营仪式上对营员的寄语中说的那样,做研究,你可能一两年做不出来,三五年也做不出来,但只要能坚持下去,继续做八年,十年,总有一天你会做出来,而这就是你的成果。正是行老师和中心这些教授与优秀员工身上于无声处绽放的光彩,潜移默化地教导着我成长,指导着我成熟。也正是有着这种坚持,中心的员工才会做到在细节中恪守,中心的教授们才会在经济学的领域占领高地,不断涌现让人羡慕的成果,润物无声,他们是一群真正在改变世界的人。
 

夏令营:青年学子与经济学家交流的平台

说到夏令营,我觉得能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都是幸运儿,虽然做为免试推荐的手段,但的确建立起了青年学子与经济学家交流的平台与机会。即使并非所有的同学都能最终被录取为中心的研究生,但每一个人在夏令营期间都被平等的对待,这六天五夜的体验足已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讲座和交流分享绝对是超出经济学、关乎人生与哲学的饕餮盛宴,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汪浩老师在开营典礼上对同学们的告诫: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热衷实习,殊不知毕业后你一辈子都在工作,而当你工作后就会越来越发现这三五年能的校园生活是多么的弥足珍贵,你们应该好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专心学习,用来做些深入的研究,而不是提前去感受工作。我想,一定有不少的同学听过后并没太在意,但对于我,在读研前先工作了两年的人来说,听到这个论断时犹如醍醐灌顶。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就业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都会看你的实习经历,但事实上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你在学校积累的理论功底是最不可能被短时间包装的,技巧性的工作流程却是很快就能上手的,对于想明白这点并好好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做了学术研究的学生,这就是你求职时的杀手锏。

做学生工作的人最幸运的是工作期间可以有机会聆听讲座和接受大师们的熏陶,但同时最不幸的就是聆听时却不能投入,兴致浓时又要被工作拖走,这实在是幸福的烦恼。今年的夏令营已经开始启动了,真羡慕那些有资格报名并最终入营的学子,所以,请大家好好珍惜并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吧,正如听宋老师的课你可能一年两年没搞懂却在五年十年后的某个瞬间一下子豁然了一样,在夏令营的体验里你可能对过程里的某个细节并不在意却在后来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某位老师说的极是。

借用汪丁丁老师在为周其仁老师《改革的逻辑》一书做的一篇跋的结尾中的话语体系,我在中心的这两年的成长和感悟是可以很长的,由于我在朗润园经历的丰富性,由于我在朗润园的饱满经历而获得的丰富感受,可以更长,而实际上已经太长,就此住笔。

朗润园:一个让心静下来的地方

巫老师在12年夏令营的开营致辞中援引过他经历的一个例子:“有一位元培学院的同学曾经跟我说:进入北大后好想寻找有北大五四精神的学院和老师,到文学院找不到,到其他学院也找不到,结果到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居然找到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还有现在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就有这样的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色彩。”确实,朗润园有这样的魅力和色彩,另外,我还想说也一直在跟接触到的人说的是,朗润园的确是一个能让人心静下来的地方,而能静下心来,本身就是一种境界。

回首这两年,是让我心沉静的两年,也是积淀的两年。记得苏力老师在法学院的一次开学典礼致辞中说道:“发现你的热爱,然后去热爱你的热爱。”其实比较容易的是后半句,更难的则是前者,怎样才能发现你的热爱,有时真的是需要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幸运的是我来到了朗润园,在这两年里朗润园给了我这么一个契机。

记得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中艾丽西亚(Alicia)认为约翰•纳什(John Nash)应该呆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她这样形容这所校园:普林斯顿不仅有慧眼,也有胸襟。纳什的行为如此古怪,在别的地方只会被看成自诩天才的疯子,而在普林斯顿,人们明白他确实是不幸成了疯子的天才。

朗润园也是这样的一个园子,有着如此的慧眼与胸襟,和而不同是这里最宝贵的学术土壤,同时这里不仅汇聚了众多在经济学和管理学各个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大师,还集聚了各个深藏不漏能量爆棚的员工,听赵老师回忆十周年院庆时骑着三轮车满校园的宣传诺贝尔奖得主讲座系列,听行老师讲刚来中心做林老师秘书的见闻轶事,觉得将他们每个人的经历书写出来都可谓传奇。
想起来前天下午回院里时“碰到”宋国青老师,当时我在他后面约5米的距离,特别兴奋,于是便加紧脚步想追上去跟他打个招呼,但到了将近2米距离的时候我又慢了下来,想着万一宋老师在思考什么重要的宏观问题,我这样贸然上前不是打断了他么?正好这时宋老师驻足一下,啜了口烟,继续前行,更加让我相信自己的怀疑,但同时也让我非常尴尬,继续这样走下去,宋老师会不会以为我在跟踪他?快步超过去,不打招呼会不会不礼貌?索性转身往回走,也没犯什么事干嘛整的向逃跑一样?于是我走走停停跌跌撞撞,离朗润园也就几米的路程,却觉得异常煎熬。但后来想想,也正是有着这群“可爱”的人,朗润园才越发灵性和魅力,这真是一块福地。突然想起《阿甘正传》(Forrest Gump)里的一句台词,觉得加一个后缀尤其合适: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 @ NSD.
 

这真的是一个神奇的院子,在“致福轩的南厢房”里,无论是在203还是在202,不仅能与服务过的学生打成一片,还可跟办公室的同事相处成好朋友,更有幸结识我的历届前任。因为这个“伟大的厨师傅”烹饪的饭菜太好吃,太让人值得回味,以至于纵使周羿远在伯克利被论文压榨着,也不妨碍他在当地时间凌晨三四点睡不着时翻翻中心的主页发现最新的动态。因此不管是远在美国,还是栖居上海,来来往往离离散散,都不影响友谊的长存,而只会加深对这个院子的感情。
中心即将迎来20周年的生日,突然发现,算上我,行老师身边的“2+2”你来我往也已有了十年的光景,作为中心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岗位,在其他部门都有90后涌入的情形下,我这最后一个80后也着实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伴随朗润园一起成长了两年,此时此刻,突然想起《挪威的森林》中“我”的一句回应:“可以了,谢谢。只是有点伤感。”

但看着院庆的活动与大家的热情,我又由衷的高兴。国家发展研究院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学院也更换了新的标识和logo,朗润园在同事、老师和学生校友的努力下,更加融合、凝聚与团结,开启了崭新的时代。

因此,在这里诚挚地祝福学院20周岁生日快乐的同时,也希望即将入职的继任90后“2+2”能为这个岗位注入新的血液,和行老师一起,伴随学院踏上新的征程,书写辉煌。
 

蒋少翔

201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