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与健康医疗”系列简报之一

发布日期:2014-05-05 01:1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简报2014年第030期(总第1125期)

 

背景介绍:2014年4月1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二十周年庆系列活动之“养老与健康医疗企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镜春园举行。我们将分三期简报报告本次会议内容。本期简报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公益时报》社长刘京和爱暮家养老机构管理公司总裁姚雪的演讲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tangjie@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王振耀:应对老龄化是一场产业革命

中国未来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巨型的老龄社会。从老龄化程度看,中国的问题尚不突出,但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65岁以上的超过1.3亿,80岁以上的有2300万,绝对数量位居世界之最。

中国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学习老龄社会的应对之道。根据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在1970年、美国在194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还有的发达国家在19世纪就达到了这一阶段。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7%上升到14%也用了几十乃至上百年时间。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经验,已经有一套系统的政策和制度和许多成熟的应对经验供我们学习。中国不需要太紧张。

与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的情况相比,中国并非未富先老,而是既富又老。发达国家达到老龄化时,社会经济条件也不是特别好。比如日本1970年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才2000美元,而中国现在人均GDP接近6800美元,比日本当时高多了,应对老龄化的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差。

养老不仅仅是一项福利事业,也是一个产业,涉及到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应对老龄化需要一次生活方式的大改变,也是一场产业革命。2012年全球养老金规模最大的13个国家的养老金资产总额为29万亿美元,占它们GDP总额的78%。可见,人类的很大一部分财富积累都是为了养老。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努力推动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的增加。

发展养老产业将推动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和转型。社会对养老服务有巨大的需求,但供给能力不足。现在大家讨论很多的是如何花钱刺激经济。我认为,不能再去建各种各样的工厂,而是应该将养老产业作为重要投资领域,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从而带动就业方式、产业结构、管理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中国养老产业才刚起步,缺少护理人员,缺少支撑体系,缺少养老护理工作的开发和管理体制。在日本,每三个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对应一个护理人员。中国现在大约有3000万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根据日本的标准,需要1000万护理人员。实际情况下,2010年全国拿到养老护理证书的只有两万人,即便这个证书的要求也不高,只需要接受短时间的培训。供求缺口非常巨大。

养老服务需要专业人才。它和餐饮服务业不一样,不一定有需求就有供给,不是态度好一点就能做好。培养专业人才需要一整套支撑体系。中国在支撑系统方面存在断档。中国现在尚没有一个专业的养老护理学校,没有一所名牌大学有养老护理专业。要发展养老产业,首先要把养老产业背后的教育、培训和咨询等支持体系建立起来。没有这样一个支撑体系,有钱也买不到令人满意的养老护理服务,很多高级公务员的养老服务都面临问题。今后养老产业的发展必然要走专业化道路。如何把养老需求和专业的养老护理服务对接起来是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协调好民间和政府的力量,一同发展养老产业非常有必要。养老不是一般的产业,它将打破原有的公私界线。为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需要把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日本调研的时候发现,日本的养老产业作为特殊产业得到政府的支持。虽然政府支持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但养老产业仍以民间为主体,政府和民间通力合作。

姚雪:政企明确分工提供养老产业发展机遇

中国现在的养老行业就像一个新生婴儿,刚刚起步。在一个行业刚兴起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

我们实践中遇到的一大问题是缺少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中国有护理专业,但没有老年护理专业。老年护理专业还需要在护理的基础上再开设10到20个科目,包括老年心理学等老年相关学科。如果一个行业背后没有教育培训体系的支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未来养老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我想逐步会有比较好的改善。

以前在养老产业方面政府与企业的分工并不明确,现在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2013年底民政部李立国部长在一个公开的演讲中宣布,到2015年底,中国所有的公办养老机构将实行脱钩,即公办民营、民办公助。以后不再区分哪一块属于政府管,哪一块交给民间办,全部实行社会化养老。政府只负责“兜底”,即政府解决五保户、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问题。这对养老产业的发展是一次机遇,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养老行业。

刘京:探索老年社区模式

中国的养老产业目前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低保人群,由民政系统直接管理,属于国家供养。第二个部分是社区养老,市场规模很大,但目前缺少相关政策和立法。国家现在根据床位数补贴养老产业,但是很多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没有床位,他们就得不到补贴。企业尽管看到了社区养老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套清晰可行的商业模式。第三个部分是老年社区,面向高端养老需求。很多人知道,人口结构最合理的国家是印度,最不合理的国家是中国。因为有计划生育,子女数量少,很多老年人的子女无法陪在身边。除了养老问题,老年人还面临一个精神关怀缺失的问题。老年社区可以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养老需求。

我们计划在河北香河建设一个3000亩地的老年社区。它距离北京比较近,有完善的养老配套设施,我们打算把它建成一个国家级示范基地。根据中国老年人愿意置业投资的心理,这个老年社区采用“居家养老”模式,即把社区房子卖给老年人。社区有一个养老服务清单,老人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购买其中的各种服务。和这些服务相配套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在小区建设时候都已经规划好并进行建设。社区还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医院,其中有半护理病房也有全护理病房,以便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建设老年社区,最缺少的是老年护理人才。我们最近拿到了一个社会工作学院的牌照,准备把这个社工学院也建在社区里。培养社工需要有大量案例和实践学习,把社工学院放在老年社区,可以把人才的培养和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结合起来。

 

(沈聪整理,唐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