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智能体这类产品是不是有足够代表性?
对这个点碰撞结果比较“四分五裂”:
观点1:认为AI领域大问题很多,比如AI发展趋势、AI对传统行业的改造、AI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模型等,都值得进一步碰撞、探讨。
观点2:认为在技术驱动明显的时间点,还是要寻找技术本身的力量,而不要太关注模式类的产品创新。
很有意思的是正好有一组与此完全相反的观点,比如:
观点3:我们要关注麻雀,不要怕它小,但要把它解剖得足够透彻。
观点4:AI产业的问题,一端固然在模型是否能提供新的可能性,但更本质的问题在于应用。如果AI不能让一个个上述的智能体真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那AI行业自身是极其不健康的。我们天天说AI,那AI在哪里呢?
产品的壁垒是否支持最终设想的商业模式?
侯宏老师强调了壁垒超越能力。他认为,能力是壁垒的一种来源,但最终壁垒还会覆盖更多,比如行业资源、商业模式等。所以最终的壁垒会是一个活的东西,体现出逐步进化的过程。回到智能体产品,就不单是考虑自身能力和产品特征,也还需要进化到一个更为扎实、普适的商业模式;
最终这类产品到底是给自己写,还是说要变成一种对外的给别人提供写作能力的产品?“给自己写”相当于变成AI Agent的MCN,这时候商业闭环比较简单,但要面对合规、版权等问题,同时在产出优秀内容的同时还要解决如何匹配推荐算法等问题;如果对外输出,那和大厂输出的助手是否有足够差分度,自己创造价值的部分会不会被大模型的进化所覆盖?
张彤老师补了个具体例子:参观微软亚太研发中心的时候,看到的机器人也能写小说,那和您的创作型智能体差分度在那里?周玮则对此的回应是在大模型上做内容型产品,难度并不在写,而在于必须有趣,而有趣、好看的关联因素却并不都在AI模型里面,需要人的介入。这个碰撞点引出了一个AI时代极其有代表性的问题:未来,AI和人的分工边界到底在那里?
活动上,后面关于能不能出海、是不是平台方自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千人前面的内容生成、是否还需要连接优秀的内容创作者等的碰撞实际上也都与此有关。
“碰撞局”活动宗旨的阐述
活动结束时侯宏老师重申了活动的宗旨:现场问题、底层逻辑、和而不同、相望而行。
为什么是和而不同、相望而行?——希望参与的同学针对事情本身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碰撞出自身不能发觉的东西。并不期望某个同学做一个产品,其它人都点赞,变成纯粹社交的平台;“和而不同”正是对批判性思维的包容,契合北大的底色和精神;那为什么又是“现场问题、底层逻辑”呢?底层逻辑往往有高度、普适化、很本质但一定是没有用的,所以必须和现场问题结合。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解剖,但只要解剖的足够透彻,就能感受到鲜活的正在发生的事情,从中有的人可以见小,有的人可以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