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上学期,在张晓波老师的引荐下,我得以到多伦多大学经济系访问学习。
在多伦多大学期间,我修习了三门高级课程,分别是由Daniel Trefler教授讲授的国际贸易理论(InternationalTrade)、Kevin Lim教授讲授的网络在贸易和宏观经济学的应用(Network in Trade and Macro),还有Victor Aguirregabiria讲授的产业组织的理论与实证(Industrial Organization)。三位教授或是各自领域内的泰斗级人物,或是各自领域内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习到了学科的前沿和技术,也从中获得了对于自己的研究课题更深刻的理解与启发。
除了修习课程之外,一周多次的学术讲座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在我所主攻之一的城市经济学领域,多伦多大学是著名的学术重镇。每周的城市经济学、产业组织讨论会都会邀请世界的领先学者或是青年才俊来分享他们最新、最前沿的研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我访问期间恰逢经济学博士生的求职季,常有临近毕业希冀到多伦多大学任教的博士生来做求职演讲(job talk)。值此机会,我了解到了国外领先的同辈研究者的技术和视野,以及语言、谈吐、展示、着装等要素在求职时亦不可偏废。从这些同辈模范身上,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我学习到最多的地方应该是注重提升自身研究话题的一般性,注重与各国的比较还有对话。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一位来自印度的求职博士(job market candidate)报告了她关于印度土地产权碎片化阻碍制造业发展的论文。我第一次学到了eminent domain(公共利益征地权)这个概念,并惊奇地发现我国在国内可能饱受诟病的土地制度安排,到了同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人眼中却成为了参照的典范。
在求学与听讲座的过程中,我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学术伙伴。他们大多是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子。在学业上,我们自主地建立起学习小组分享自己的研究进展和阅读文献的心得,在生活上我们相互帮持,周末还会一起聚会、打桌游化解学业上的压力。多亏他们,我在多伦多生活上的适应期十分顺畅,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短暂的交往没有妨碍我们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其中罗德曼商学院的熊瑞驰同学还成为了我的长期合作者,一起申请到了罗德曼商学院的中国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