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校友专访”由院公关部和校友部联合媒体人对校友专访。不仅展示校友风采,加深校友相互认知,也希望他们的故事为更多人带来启迪。
本期我们采访的是来自国发院2013级EMBA班的校友张华荣。
当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席卷中华大地时,25岁的张华荣用凑来的4800元钱,买了3台缝纫机,请来镇上8位工人,卯足干劲做起了制鞋生意。
没想到一干就是35年,更没想到有一天会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和“中国企业全球化40年40人”名单,也没想到他会被称为“中国女鞋教父”,甚至“埃塞工业之父”。
张华荣自己最希望的是他所开创的“华坚模式”能惠及更多的人。
张华荣最早创业时的企业名字不是“华坚”。他至今保留着当年拿到的南昌县第一份个体户营业执照,全称“南昌县麻丘厚溪青春鞋帽厂”。这是全县第一家民营鞋厂,也是张华荣最早的创业史。
回想当时的创业初衷,张华荣说的非常简单:“只要能赚钱养家糊口,不在家种田就好。”没有想到的是,他自己这点创业初衷不仅早就得以实现,而且使成千上万远隔重洋的埃塞人也从中受益,摆脱了田间劳作的日子,成为一名全球化时代的产业工人。
今天张华荣要的远远不止当年那点梦想,而是要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内打磨好“华坚模式”,十年内让“华坚模式”惠及全球。这家1996年在东莞市成立的鞋厂,集研发、贸易、皮革制造、鞋材制造等为一体,经过23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年产鞋2000万双以上,主要出口美国欧洲等世界市场。全球排名前50位的中高档女鞋品牌中有60%是华坚的客户,包括GUESS、MARC FISHER、UNISA、COACH、CGA、UGG、WEST等国际知名品牌。由于华坚生产的鞋子质量好、交期准,以致自2010年始,美国IVANKA TRUMP (伊万卡·特朗普) 也每年把5~6万双订单交给华坚生产。如今的华坚集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女鞋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物美价廉,惠及全球。
女鞋生产是华坚创业的起点,更是华坚“发展、转型、升级”的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大潮的推动下,张华荣决定大规模投资埃塞俄比亚,创建了埃塞华坚国际鞋城。这座鞋城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短短3个月,便安置当地就业7000人,使当地皮革产品出口增长了57%,创造了埃塞的“华坚速度”。现在,该鞋城已成为华坚在海外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
为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为“一带一路”作贡献,张华荣决定在埃塞投资建设一座轻工业城,该项目远景投资20亿美元,建成后将安置当地3~5万人就业,年出口创汇达20亿美元。对此,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张华荣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也交了提案,建议国家加大对境外工业园建设的帮扶力度和政策性补给,进一步推动境外工业园特别是境外民营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打造高效的国际化合作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张华荣打造的“华坚模式”,过去成就了华坚,未来怎么发展?作为校友,张华荣在出席北大国发院第三届国家发展论坛时,经济观察报记者有幸与他一起坐下来,回顾华坚的过去和讨论未来的发展。
张华荣认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春天,十分幸运的是,他一个都没有错过。
三个春天
1978年12月,张华荣在参军之前,家里一天工分是六毛五分钱,三兄弟一辆自行车,一栋小房子,一个小收音机,这便是仅有的家当。由于全国刚实行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了,大家生产积极性都很高。
四年后,当张华荣退伍归来时,家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改善,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退伍回来,他并没有直接做鞋厂,而是先跑了一年的江湖。因为胆子大,脑子活,他到浙江鞋厂打工,学人家的手艺,也做业务员。他称自己为鞋贩子。张华荣回忆说,他在浙江进一双布鞋一块五,运到自己老家的江西南昌能卖两块七。南昌城留下过他练摊的印记,他也由此积累了第一桶金。除此之外,他甚至还卖过啤酒,卖过菜,干过木匠、补锅匠、油漆匠等。
一年左右的江湖行走之后,他觉得还是自己做鞋厂赚钱更有发展前途。于是就在1984年和家人凑足了4800块钱,买了3台缝纫机,请来8名工人,在老家办起了制鞋作坊。
张华荣说:“这在当时的麻丘甚至是整个江西地区,可能算是最早的鞋厂了。”由于他对鞋的质量要求特别严,而且对销售也懂了一些门道,没过多久,他的这家小小的鞋厂就在江西省首批民营企业中有了一定名气。
有商业天赋的张华荣当时的压力不是来自于经营,而是社会认同。他回忆说,做小买卖、个体户早期并不受人欢迎。“这些个体户是没有学历的,并不太受人尊重。如果你家有漂亮女儿找对象,一般不找个体户,而是找有正式工作的,或是军人。”好在没过几年,这些被人瞧不上眼的个体户摇身一变,成了人人仰慕的万元户。
张华荣说,沿海地区开放较早,当时最先创业的那批个体户,其实就是早期的民营企业家。他自己的鞋厂很快由小到大,从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500多人的规模,生意越做越大,企业也由老家的乡村开到了南昌市。
在他眼里,这就是他本人和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第一个春天,同时期创业并大获成功的王石、柳传志等,后来被大家归结为“84派”。
第二个春天是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解决了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后,中国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个调子定下来后,进一步搞改革开放,以深圳为代表开启了一个新局面,所有万元户、百万元户都成了个体户奋斗的目标,股票市场也全面开放,中国经济大胆迈开了脚步。”张华荣坦言:“这给当时的企业家吃了颗定心丸。当时我们还在南昌,深切地感受到了大的政策及市场环境发生的改变。”
大江大海里才能成长为大鱼。1996年,张华荣决定南下广东,开启二次创业。邓小平南巡之后,他自己几年间也多次南下广东,发现东莞的鞋业发展很快,多家港资、台资企业进驻,设计、研发、销售等上下游企业也多,能力非南昌能比。
嗅觉与魄力到位的张华荣看准机会,以100万元的投资接盘了一家即将倒闭的台资鞋厂,更名为东莞华坚鞋业有限公司。张华荣当时还想不到这会成为“华坚模式”的起点。
与第一次创业不同,张华荣深刻地感受到了残酷的竞争。第一次创业是从无到有,什么样的鞋子都不愁卖,没有太多的竞争,主要是自己想办法把产品做好。但在广东东莞,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聚集于此,民营、外资之间制鞋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左冲右突之中,张华荣不得不以退为进,通过减法做加法,集中全部精力专注于女鞋生产,通过持续地提质保量和精细管理,压低成本和塑造品牌。
产品的品种少了,只有女鞋,但产业链条长了。张华荣说,三年时间,华坚就拥有了完整的女鞋产业链,全流程可控之后,规模和品牌很快上来,华坚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女鞋制造企业。2002年,他又向赣州投资5亿元兴建了赣州华坚国际鞋城,在业内率先实现产业梯度的进一步转移。到2006年,华坚员工数达到近3万人。
但是紧接着不久就是全球金融危机,国外订单受到直接影响。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华坚向何处去?经过几年的调研和思考,加上北大国发院林毅夫老师的机缘,张华荣转向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并大获成功。因为再次先行一步,张华荣和他的华坚成为了“一带一路”的标杆企业。
2018年11月1日,张华荣又等到一个新的春天。习近平主席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给予民营企业家充分的信赖、肯定、支持和鼓励。在张华荣看来,这就是他本人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第三个春天。张华荣说,习近平总书记说的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那句话,让他深受感动和鼓舞。
非洲一跃
据张华荣讲,华坚集团在过去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踩准脚步,到东莞投资办厂,经过1996-2006年这十年努力,成为中国女鞋行业龙头企业,解决了全国各地来的1.7万人就业问题。
二是在2002年,华坚集团投资赣州,解决了当地1.3万人就业问题,贡献税收十几个亿,成为赣州的龙头企业,为赣南经济发展作了示范和榜样,拉动了赣州经济发展。
三是在2011年10月,华坚集团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到非洲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成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2013年,华坚进一步扩大在非投资规模,建设了轻工业城。目前,华坚在埃塞投资超过1亿美金,解决当地8000人就业问题,占当地出口总额67%,成为非洲最大的制造业企业。让张华荣感到自豪的是,他也因此被埃塞俄比亚政府誉为“埃塞工业之父”。
他对记者坦言,华坚之所以能干成这三件事,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有很大关系,与他在北大国发院的学习经历有关。
张华荣在2018年北大国发院第三届国家发展论坛上演讲
谈及这段学习经历,他最感谢的就是林毅夫老师。林毅夫老师是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张华荣在读北大国发院EMBA期间,不仅对管理有了系统性的学习,而且对经济发展大势有了新的领悟。
林毅夫2008年~2012年出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成为担任此职务的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任世行期间,林毅夫老师走遍了非洲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发现非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1980年代很像,具备了发展轻工业化的条件,只是外部交易成本过高。如果借用中国经济特区的方案,也许就能发展起来。为此,他把中国的经验介绍给非洲国家领导人,其中就包括埃塞的总统。埃塞总统此前曾在北大学习,在林毅夫教授的启发下,到广东交流学习并招商,与张华荣和华坚之间的缘分也就此开启。
张华荣说,他下定决心的原因就是确实如林毅夫教授所说,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内陆国家,大量人口在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非常像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中国,所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有很大的潜在优势。
下定决心之后,张华荣的执行力令人敬畏,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在埃塞投资建厂完成,而且当年就投入运营,并很快赢利,创造了名震埃塞,乃至享誉整个非洲的华坚现象。
因为鞋厂的成功,华坚在埃塞的投资又扩大为整个工业园,华坚现象也因此升级为华坚模式。
为面向未来目标张华荣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未来五年,我们要发展“华坚模式”;未来十年,要努力实现“华坚全球分享”。
其实早在2017年,张华荣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在全世界最穷的国家解决10万人就业;争取拿全世界经济发展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同时企业产值也努力向100亿美元挺进。
“我们计划到2030年,帮助非洲国家解决10万人就业的问题。作为中国企业家,要用我们的工业文明带动非洲当地经济的发展,共同建立高效的工业文明平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张华荣表示,这是华坚的发展原则。
埃塞工厂全员大会
让张华荣感悟最深的是企业家的价值不仅在于商业,还是文化与价值观的桥梁。不管是非洲国家领导人还是各界询问华坚的投资价值,张华荣都会解释他投的不仅是钱,更是中国赶超式发展的经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管理的经验,以及跨文化投资和运营的经验。这些经验像资本一样,具有全球价值,甚至更有价值。如林毅夫教授所言,不管是投资非洲还是其他欠发达国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张华荣表示,未来华坚在国内仍将以制鞋为主,创造更多自主品牌,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同时面向世界,争取成为世界上最受尊重的企业,做一个可持续发展、有生命延续力的千年企业。
张华荣说:“我们企业发展至今有35岁了,我希望做成一家千年企业,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我热爱商业,因为商业很伟大。它可以通过你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文化,给人带来更多有意义的、幸福的生活,何乐而不为?”
文/经济观察报记者董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