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国发院学术下午茶系列讲座| 王腾蛟:AI的“顿悟”与计算社会科学
发布日期:2025-04-01 10:40 来源:
2025年3月24日下午2点至3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在承泽园333会议室举办了本学期“教授下午茶特别版——人工智能跨学科交流系列沙龙”的第二场活动。作为国发院下午茶系列讲座的一部分,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师生间的跨领域交流,分享前沿研究理念,并促进学术合作的可能。讲座由国发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张丹丹主持,邀请到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腾蛟担纲主讲。王腾蛟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AI的“顿悟”与计算社会科学》的精彩演讲。会场座无虚席,师生们全神贯注,伴随大屏幕上展示的详实幻灯片,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演进及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讲座伊始,王腾蛟老师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现状切入,指出尽管近年来AI大模型因其惊艳的表现引发广泛热议,但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局限。他以一个直观的例子开场,讲述了大模型逻辑推理能力的短板,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
随后,王腾蛟老师回顾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脉络,以清晰的时间线揭示其演变的不同阶段。
他强调,计算机科学从来不是纯理论学科,而是由应用需求牵引的学科。这一特性也为AI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数据智能技术,提高了人们理解、分析和预测社会规律的能力,也促进了交叉学科“计算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成为计算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共同机遇。王腾蛟老师讲解了Science和Nature最新前沿成果,并通过多个实例阐述“AI+经济”、“AI+管理”、“AI+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王腾蛟老师报告了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与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创新和平台建设;结合实际应用,报告了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在服务国家重要任务、金融、宏观经济因素分析、航天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王腾蛟老师还谈到了学科交叉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情况。他提到,北京大学开设的《计算社会科学导论》课程吸引了来自55个专业的100名学生,显示出文科生对AI的浓厚兴趣。
讲座尾声,王腾蛟老师回应了现场提问。雷晓燕老师指出了人工智能与经济交叉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应用场景。徐化愚老师询问经济学与AI的互补性。王勇老师提到大模型输出中常出现的术语堆砌现象。王腾蛟老师一一做了详实解释。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趣味性强。王腾蛟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造诣和幽默的表达,将AI的“顿悟”时刻与计算社会科学的未来娓娓道来。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师生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此次分享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为未来的跨学科合作播下了种子。作为系列沙龙的第二场,此次活动无疑为国发院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预示着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交汇的更多可能。
文字:李泓孛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