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院学术下午茶系列讲座| 席天扬:思想市场

发布日期:2024-05-14 10:46    来源:

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发展研究院开始推出学术下午茶系列讲座,旨在促进国发院师生内部跨领域交流,鼓励老师们分享新的研究想法,促进思想的交流和潜在的学术合作。本次下午茶是2024年春季学期的第九次活动,于2024年5月13日下午2点至3点在承泽园217会议室举行。本次下午茶由席天扬老师主讲,题目为《思想市场》。席老师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术思想市场面临的若干问题。讲座讨论氛围浓厚,轻松愉悦,与会师生在交流中获得了丰富的学术灵感碰撞。


下午茶开场

席老师首先回顾了思想市场这一概念的渊源。思想市场一词来源于科斯1974年的论文。但和中文语境充满道德色彩的褒扬不同,科斯明确质疑“不受干预的自由竞争思想市场”。科斯文中指出思想市场存在的外部性问题,进而强调加强思想市场的政府管制。席老师指出,当今对科斯思想市场的观点解释反而存在诸多误读,其中之一便是用自由竞争的商品市场类比思想市场,进而论证应该鼓励学术思想自由竞争、批评规制。相反,科斯的态度接近实用导向的国家主义。

科斯思想市场的误读并非孤例,社会对思想的误读普遍存在,席老师进而以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例子进行阐释。凯恩斯和哈耶克的思想都受到许多误读。例如,很多当今的凯恩斯主义观点不能被归结为凯恩斯本人,而凯恩斯关于企业家预期、动物精神的诸多思想并没有被二战后主流宏观经济学吸收。同样,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批评警示的对象不是大众认知中的苏联,而是英国左翼政治力量,而凯恩斯对其中许多观点表示认同和赞赏。甚至凯恩斯和哈耶克的所谓“论战”,也更像是认为制造的思想战争。事实上,凯恩斯和哈耶克私交甚笃,并且共识广泛的。然而媒体和大众传媒的渲染烘托,使二者观点看似水火不容。基于谷歌语料库的影响力分析表明,伴随着20世纪末新自由主义叙事兴起,凯恩斯和哈耶克在文本语料中的热度骤然上升。

对亚当·斯密观点的误解则更加严重。在谷歌语料库中,斯密“看不见的手”概念的出现频次在1960年后飙升,而“国家财富”却逐渐下降。但事实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重点并非如此:书中一半的篇幅在阐述政府事务;对政治经济学的目标界定强调“人民和国家都富裕”;而全书中“看不见的手”一次只出现了一次,批判对象也并非政府,而是重商主义、商人集团、以及基于商人优待打击农业小生产者的政治家。为什么对亚当·斯密的理解会出现偏颇呢?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斯蒂格勒上世纪五十年代对亚当·斯密观点的美国化,其中删除了诸多对政府规制的讨论,而刻意强调自由市场这一概念。


“被误解”的凯恩斯和哈耶克

基于科斯、凯恩斯和哈耶克、以及亚当·斯密的例子,席老师解释了为何作为商品的思想往往以误读告终。思想的供给方往往是学者、作家、政治家、意见领袖等等。然而,思想和商品不同,供给方具有双重目标:一是提供最接近世界上真实状态的观念,二是希望受众尽可能多接受自己的观念。从语言哲学角度看,这两个目标是冲突的。服务于第一个目标的言论本质上包含着真值;而服务于第二个目标的语句符合Austin所定义的“行事性语句”。由于乌合之众问题存在,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力量的行事性语句常常背离真值,呈现出谶纬之学、阴谋论、黄祸论等形式。追求真理和拓展受众两个目标的冲突,常常令前者妥协后者,造成对思想的误读和扭曲。更进一步地,思想受众既是消费者,也是再生产者,他们在传播的过程中会进一步扭曲对思想的解读。由于真理和传播性的矛盾,知识分子往往表现出反对思想市场民主化的倾向。

在二重目标的矛盾下,孰为成功的思想也变得更难界定。基于利润、媒体热度、影响力、权力、民众投票等维度的评估满足传播的目标,却不满足真理的目标。用实践检验真理似乎可行,但对实践的解读和先验信念有很大关系。例如,上个世纪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的诸多援助项目以失败告终,援助的反对者认为这代表援助本身存在问题,但支持者却将其解读为援助力度不足导致失败。

席老师表示,除开外界对思想的误读,思想市场面临的另一挑战是学术界自身父权制的特征。例如,在师生关系中,学生和导师之间存在年龄与地位的不对称,学生往往不敢挑战导师的思想。应星和郑也夫提出的“学界新父”概念——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强化的回路——也体现着父权制特征。

在父权制的影响下,思想市场的可竞争性十分有限。可竞争市场依赖三个前提条件:技术公平、不存在进入退出壁垒、不存在沉没成本。思想市场满足自由进出的特征,但是存在明显的在任者优势。在任者优势过大、可竞争性有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实质创新难以出现:今天的赢家设计明天的游戏规则,而今天的赢家选择明天的赢家,因循守旧成为常态。从在任者优势的角度反思,终身教职制度是促进还是抑制了创新,或许就有很多辩论空间。

最后,席老师提出自己对思想市场的几点思考。其一,学术思想创新要形成对既有观点的挑战。其二,要创造有效的思想市场,政府规制的合宜性重要,学术界自身的思想供给也重要。其三,学术思想供给侧变革的动力来自市场选择方面的可竞争性,也来自学术机构自身的内部变革。其四,对研究者而言,需要有走出舒适圈的勇气,敢于挑战权威,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论。

与会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展开热烈交流。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下午茶分享会圆满结束。

文字撰稿:赵家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