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润·格政第165期举办,多位学者研讨地方债的困境与应对

发布日期:2023-09-18 02:13    来源:

2023年9月9日晚,【朗润·格政】第165期在北大承泽园和线上平台同步举办。

围绕本期主题“地方债的困境与应对”,北大国发院院长、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胡佳胤做主题报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毛捷,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芝加哥大学BFI-China中心主任何治国随后依次发表主题演讲。最后的主题对话和现场问答环节,万宏源资管固定收益部宏观研究主管、北大国发院硕士校友欧阳佳好与五位嘉宾一起,共同就相关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本期活动由北大国发院智库主办、国发院传播中心承办。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北大承泽参考》执行主编王贤青担任本期主持。

胡佳胤助理教授首先介绍团队研究成果,重点内容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和成因。她表示,2015年以来逐渐建立起的地方政府显性债券即正规举债,在规模上可控,但是隐性债务即非法定债务尚无明确数据,而且历经多轮化债方案后仍在增长,地方政府又并非都有偿还义务。同时,地方政府还面临付息压力过高、债务期限不合理、区域差异化明显等结构性风险。分析其原因,涉及地方政府如实上报数据的激励机制缺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有待调整等诸多方面。

姚洋教授主要就当前地方债的周期特点、如何解决长期债务风险发表观点。他分析表示:第一,化债的同时债务猛增,表明地方政府有发债需求,而过去的化债方案缺乏有效性;第二,边化边涨的债务周期特点,是由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负最后责任的国家体制决定的;第三,地方政府官员为提高政绩有动力举债,但是官员频繁流动的任职制度对还债不利。他建议:解决存量债务需要一揽子方案,包括由利益相关方对隐性债务重组等;而要防止产生新债既要加强监督,也要强化市场纪律。

张明副所长主讲内容聚焦中国地方债的三大特征,并提议从遏制增量和化解存量两个维度同时发力,双管齐下地系统性解决。他总结地方债特征表示:第一,从比较匡算结果来看,中国政府全口径债务在国际上并不算太高;第二,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严重不合理,期限短、收益高的地方债占比太高;第三,债务区域分化明显,各省的债务存在很强的异质性,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遏制增量问题,他建议:一是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事权重新平衡;二是避免用市场化融资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改变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体系。

毛捷教授重点基于调研的数据,分析专项债和融资平台债务的特点,以及个人对地方债务的理论研究和思考。针对专项债,他总结出几个特点:一是最主要的专项债大小不一、肥瘦不均,进而造成对专项债的市场定价和风险评估非常困难;二是根据政府要求发行前置,导致专项债资金使用的严肃性越来越差,越来越多地方政府提出调整专项债使用计划;三是项目收益虚增情况严重;四是专项债投资领域不断扩展,还款来源也日益丰富,但虚实有待深入研究;五是还款方式不再流行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现在越来越多选择提前还款。

何治国教授在分享时表示:从国际来看,大部分国债的运营,借新还旧本身不是很大的问题,严重的问题是支付的利息越来越多;从城投公司发债时披露的用途来看,以往交通设施占比偏大,现在环保、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占比增加,产业园区、房地产等政府投资引用城投债尚可理解,但这些领域本来都应该由专项债而非城投债来做。他最后提出,债券市场包括专项债的制度安排有待优化,尤其是数据披露,中央作为决策者必须清楚真实情况,并推广地方上的有益尝试。

分享结束后,六位嘉宾同台,就团队研究感触最深的问题、当下最急需的修正措施等问题与听众交流。

本期活动在线播出平台有国发院头条号、抖音、西瓜视频,以及中国经营报、百度财经、学说平台、腾讯研究院等。

关于朗润•格政

作为建成战略性智库的一项重要举措,北大国发院于2013年创立朗润·格政,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以讲座、对话、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分享见解,碰撞智慧,以格物致知的态度推究公共政策选择,携手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尽绵薄之力。

报道:王志勤 |编辑:王贤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