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润园看两会系列访谈(八)谢绚丽:中国式创业潮前景何在?

发布日期:2017-03-15 03:13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DSC_3397副本

图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副教授谢绚丽

人民日报-海外网财经3月12日电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在政府政策驱动下,如今双创浪潮已经席卷全国,无论精英还是草根,都投身创业创新,“双创”活力的释放,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潜力。

那么政府在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支撑双创发展的政策体系?社会应该营造怎样的环境氛围来支持双创?在创新创业中又涌现出了哪些新的经济浪潮?两会期间,海外网财经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副教授谢绚丽,深度探讨中国式创业潮的前景何在。

谢绚丽认为,双创浪潮是政策驱动与底层自发浪潮上下呼应的效果,是适应时代变化规律的产物,有着光明的前景,但也要注意到有需要克服的阻力,不可过于乐观。

政府引导新驱动  上下呼应引发创业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2014年提出至今,激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创业热情,双创浪潮持续涌动。“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原来的人口红利以及改革开放释出的市场活力开始消耗,经济进一步发展就要靠新的经济驱动力,而这个驱动力就来自创新创业。“谢绚丽教授指出,这是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培育出的经济发展新动力,“我们政府非常有眼光,双创的提出具有前瞻性。”

除了政府政策驱动引导外,谢绚丽还认为创业浪潮也是底层自发的结果。“在我们社会中一直蕴含着这种创新创业的动力,是自发产生的浪潮。像第一波的国企经理人下海,第二波的互联网创业,到第三波的BAT,企业家精神从未间断。这些创业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向他们学习。所以双创热潮是上下呼应的一种结果。”

完善市场机制 培养创造性人才

近几年来,在促进双创发展中,政府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实践阻力和体制机制瓶颈。“创业精神的引导很重要, 它最终产生创新型创业,还是生存型创业,甚至是逐利于寻租行为,都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谢绚丽教授建议政府应当通过完善机制和制度建设,促进创新型创业,从而创造真正的增长和就业机会。

“政府其实不妨从一个创业者个人决策的角度去考虑。如果一个人想要去创业的话,还是要做一个成本收益分析。”谢绚丽指出,如果对创业的资金成本、机会成本、失败成本进行了考量,收益大于成本,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创业。政府需看到目前制度不健全,市场低效、小微企业融资难等弊端,逐步完善市场机制, 保持社会的流动性,让创业者看到更多收益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创新创业的核心还是在“人”,“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大量各层次的人才,但是可能需要更加关注的就是我们教育中应该更加地重视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谢绚丽教授指出,“知识的综合度,自信心,对事业的热情,社会交往与合作,社会责任等这些自身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创业者能否成功。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学会塑造榜样,鼓励梦想,容忍失败,给创业者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上下”结合是终局  实体要靠转型拯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与线下经济格局激烈火拼,最近几年实体店不断逆袭,电商巨头纷纷线下布局,阿里巴巴联手上海百联布局”新零售“,京东领投天天果园和入股永辉超市,亚马逊开发Amazon Go,国内外电商巨头纷纷“逆流”入主线下,打破了“线上线下”互相竞争的格局,进入了双方“相生相克”的新局面,可以说“线上线下”变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对此谢绚丽教授表示“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才是终局”,实体产业虽然受到冲击,但靠自身变革和转型,仍可以有突破性的发展。“人是不能够脱离实体的,有很多需求线上是不能满足的。线上和线下谁也不会完全替代谁,但能够肯定的是线上和线下都需要改变。”

正是在这样新的经济形势下,双创浪潮持续推进,经济亮点频现。一批又一批的创客正在不断将创意变成现实,市场活力不断迸发。

关于中国创业潮的未来,谢绚丽表示充满信心:“年轻一代更加懂得为兴趣而做事,他们中间更能涌现出真正的创业家!”

访谈实录

“中国式创业潮”是政策驱动与底层自发浪潮上下呼应的结果

海外网:你创业了吗?这是当下中国最为时髦的问候语。在政府推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中国式创业热潮正席卷神州大地。那您觉得中国式创业热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从几个方面谈一下?

谢绚丽:我觉得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政府非常有眼光,比较早的前瞻性就看到可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驱动性。因为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就是说以前成长的动力可能不存在了,以前成长靠什么呢?一个是人口红利,一个是改革开放释出的市场活力,这个慢慢的消耗殆尽以后,下一步的发展就要靠新的经济驱动力,那这个驱动力就来自创新创业。

另外我们都知道其实创业不是从双创政策开始才有的,以前非常著名的80年代90年代的一波,像是我们第一波老的企业家柳传志等等,第二波以互联网为代表,BAT大部分都是那个时候产生的,所以这些创业代表激励了很多年轻人向他们学习。所以在中国已经在底层酝酿了很多这种创新创业的动力,所以这个是上下呼应的一种结果。

“中国式创业潮”是政策驱动与底层自发浪潮上下呼应的结果

海外网:那您刚才也提到了,政府在为我们大众创业提供一些配套设施,保驾护航。那么请您谈一下政府应该怎样给大众创新创业来提供一些措施?

谢绚丽: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是很多,创业他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建设性的创业,有一种是非建设性的创业,甚至叫毁灭性的创业。制度的重要性就是在于制度的安排可以鼓励或者是驱动其中一类,而压制另外一类。创业其实还有不同的类型,有一种叫生存型的创业,这种创业往往是比较低端,另外一种创业叫机会型创业,是因为市场有一个新的机会,并发现这种机会而去做事,我们中国应该去想怎么样去政策上鼓励创业,给他们创造更多的窗口。

海外网:那可以从渠道机制上来谈谈应该如何鼓励创新创业推进社会发展吗?

谢绚丽:政府其实不妨从一个创业者,一个个人决策的去考虑考虑。如果一个人想要去创业的话,还是要做一个成本收益分析。创业的成本肯定要投入一些资金,另外一个成本就是机会成本,要做这个创业这个事情,你肯定要放弃你做另外一件事情的可能性,那那个东西带来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除了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还有一种是失败的成本。我们国家从文化上就不是很鼓励冒风险的一个社会,我们社会中可能要培养一种对失败的容忍度,这个很重要。

这些我觉得都是跟成本有关系的,那还有一个是跟收益有关系的,如果这个市场上没有机会,那你再鼓励创业也没有人去做,因为看不到收益前景。那怎么能让机会不停的产生呢?一个当然是我们国家内生的一个发展动力,比如说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在不停的变化,包括政策很多改革也释放很多的活力,但是机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就是技术,新技术是驱动这种创业机会一个重要来源,其他的包括资源的重新利用,或者利用方式的改变,重新的组合,都是新创机会。

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海外网:那您觉得从人才培养这一块我们应该如何来推进?

谢绚丽: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大量各层次的人才,但是可能一直被人在讨论的就是我们教育中应该适度地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还有创业其实需要一个知识的综合度,机会其实有时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创业过程是你要去识别这个机会。那这个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创业者他背后的一些知识的积累,他的家庭教育,家庭背景,包括后面的学习,生活经历构成了他的信息通道,如果要想发现一个新机会的话,好的方法就是要拓展你这个信息的通道。

另外能成功创业的人不光有专业性,他还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一个是接触的人非常广,得到的信息就是多方面的,社交也是资源通道,因为很多时候创业是需要整合资源的。

所以我觉得甚至包括我们人才教育上应该更多的强调对事业的一种热情。除了这个,还应该重视社会责任,最好是把梦想能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这样的梦想是更值得鼓励。

线上线下的结合是终局,实体要靠转型自救

海外网:在PC时代,淘宝革了百货的命,京东革了电器卖场的命。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们却又被沦为了传统企业,近两年,关于实体店逆袭案例越来越多,对此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您认为,这样的新型创业趋势能否拯实体产业?

谢绚丽:线上和线下谁会赢呢?其实有一个事例就可以说明问题。Amazon,最开始把所有的实体书店都逼死的这样一个互联网巨头开始做实体店,它做了实体书店,还做了实体不用结账的Amazon go,还计划开很多家。那这个就是一个信号是对吧,为什么是这样呢?

人是不能够脱离实体的,有很多需求线上是不能满足的,比如说聚餐吃饭、试穿衣服这些,你必须要去体验,所以这个就说明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才是终局,谁也不会替代谁,但是肯定是线上和线下都在变化。

看好中国创业潮,同时有不够乐观的因素

海外网:您对中国创业潮的未来发展怎么看?

谢绚丽:我觉得未来肯定是看好,前景光明是吧。我们内在是有驱动力的,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企业家精神是一直存在。另外政府的引导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国家的政策对微观经体的决策一直是有重大的一个参考作用。

我觉得其实还不够乐观的一些方面,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创业其实底层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中国把以前的传统文化转变的话需要过程,也有很多阻力。另外一个就是政策,很多的政策导向都是很好的,但是落地的时候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产生扭曲。如果政府想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从怎样去完善这种市场竞争机制,同时还要大力投入基础的研究,如果有这种基础性的研究突破的话,那未来它的转化和应用就是创业者的事情了。

海外网:非常感谢谢教授的精彩分享,今天采访到此结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