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泽观察 | 黄卓: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创新发展的未来方向

发布日期:2022-08-30 09:34    来源:

 

导语:中国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本文认为,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创新发展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坚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坚持风险与创新的平衡,坚持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共赢。数字化财富管理、产业数字金融和央行数字货币是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重要发展领域。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过去十几年,中国的金融科技突飞猛进,在移动支付、大科技信贷、网络消费金融等领域,无论是业务规模还是技术创新,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出现了像蚂蚁集团、腾讯金融科技、京东数科等全球知名的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另外一方面,金融科技平台由于兼具科技和金融的双重属性也带来监管方面的挑战。自2016年以来,银保监会联合其他监管部门不断完善对大型金融科技平台的监管和治理,化解和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中国金融科技平台企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行业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平台能否保持创新动能和领先优势? 未来在哪些业务领域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创新发展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在创新发展的未来方向上,应该坚持三个基本的原则。

首先,应该坚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国金融科技平台之所以能够取得飞速发展,正是因为其解决了经济商业活动中资金融通的痛点和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

比如,支付宝最初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电商交易中买卖双方缺乏信任的难题,从而由支付平台提供信用担保。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个用户超过十亿的超级APP整合了各种金融服务、衣食住行和政务工具,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将国内商户的支付费率降低到全球平均费率几分之一的水平。光大银行打造的云缴费平台聚合了各种公共事业缴费业务并开放给支付机构,解决了居民缴费难问题。依托社交和电商平台的大科技信贷(bigtech lending)模式,为解决普惠金融主体的融资难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版的解决方案。

当前,中国的数字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占GDP的比重达到39.8%,国家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数字中国战略,平台经济在商业活动和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应坚持初心,把解决实体经济中金融服务的不足和痛点作为重点发力的方向,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助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把握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平衡。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金融科技平台的优势在于数字技术和创新生态。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能够有效触达和服务海量用户,对其进行精确画像,从而更有效地管理金融风险。然而,金融的基本规律,比如资金融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可能溢出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都不会改变,金融风险也不会因为大数据而完全消失。同时,金融科技创新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点,比如当前的信用体系并不能支持有效的大数据风控,P2P就是一个例子;再比如平台所具有的金融与科技双重属性使得其业务性质很难界定;技术创新使得传统的监管指标难以反映平台业务的真实风险;金融科技平台也存在一般平台经济的无序扩张与数据治理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提升监管体系对平台金融科技业务的适用性,大力发展监管科技(regtech),另外一方面监管也要创造机制,为金融科技平台的创新提供空间。目前央行正在各地试点“监管沙盒”(sandbox),鼓励金融机构把创新性强的业务放置到一个限定条件、有限空间、全程监控的测试环境中,如果测试有效则进行推广,如果不成功就终止推出,风险和损失可控。

再次,坚持金融科技平台与持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共赢。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对传统的持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券商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展阶段早期的影响更多的是竞争效应,平台直接向用户提供便捷免费的金融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金融机构的支付、清算和信用中介的功能,竞争压力促使金融机构开始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升级。随着行业的深入发展和平台用户对金融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赋能效应更加凸显,平台开始通过合作与科技赋能金融机构来服务平台上的用户。平台的优势在于海量用户、科技能力与创新机制,而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资金的成本与运用、风险定价与管理、处理复杂金融业务的经验等,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另外,金融科技平台主动向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开放,有助于促进竞争和行业生态发展,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三个前沿创新方向

在具体业务发展的前沿方向上,笔者认为,在数字化财富管理、产业数字金融和央行数字货币这三个领域,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个领域是以线上理财为代表的数字化财富管理。经过这几年金融科技行业发展以及政策鼓励,中国居民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得到了显著缓解,但是居民投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居民的可投资资产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但是与国际成熟经济体相比,中国居民在房地产、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的配置过高,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相对较低。一方面,“房住不炒”的政策已经持续了近六年,房地产作为一个投资资产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银行的存款利率不断下降,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强调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回归代客管理财富的业务本质。当普通投资者直接参与股票和基金投资时,很容易存在各种行为金融学的偏差,投资业绩不理想。与支付和借贷相比,财富管理是更加复杂的金融业务,传统的投资顾问和财富管理的门槛和人力成本很高,难以为海量用户提供可负担的个性化服务。金融科技平台在这个领域大有可为,比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快速了解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并通过大量数据和算法为投资者提供千人千面的资产配置,或者发挥财富管理平台的聚合优势,为用户提供丰富而友好的投资产品,或者技术赋能输出给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为人工投资顾问提供数字化工具从而服务更多用户等。

第二个领域是以数字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产业数字金融。目前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和大科技信贷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的大数据风控,但是这种以消费端创新为主的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放贷的金额比较小,期限偏短,但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创新活动提供更大金额和更长期限的信贷支持。下一步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可以将创新的重点转向产业互联网,抓住国内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机遇,发展数字供应链金融,打通企业生产经营数据、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数据与公共部门的数据,从而大幅提升贷款的融资规模和期限。产业数字金融将为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个领域是正在试点中的央行数字货币。比特币的出现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在全世界引发关于加密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热烈讨论。中国数字人民币的进展也处在世界前沿,截至2022年5月,已经在全国23个地区展开试点,接入商户门店数456.7万个,累计交易笔数2.64亿笔、金额约830亿元。与当前基于商业银行体系的电子货币相比,央行数字货币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还会对当前的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和行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特别是移动支付平台,应该从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积极拥抱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工作,共同推动下一代的国家数字支付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国家之间金融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有机会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技术优势,解决跨境贸易、跨境支付和跨境汇款中的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等难题,在与国际金融科技企业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作者 黄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来源:中新经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