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冉、张晓波: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0-06-02 11:44    来源:
2020年5月28日,国发院在线举行“新冠疫情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学术研讨会。本文根据北大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冉冉的分享整理。本分享基于国发院讲席教授、北大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波牵头的调查和研究报告(附:李力行教授点评)。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党和政府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给予高度关注。
 
中小微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五六七八九”的价值特征已经广为人知,即中小微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调查
 
对中小微企业的研究和支持,无一不需要高质量的调查数据做支持。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英文简称ESIEC)自2016年启动,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和共青团北大委员会联合实施,旨在通过科学抽样和实地追踪调查,获得反映中国创新创业状况的微观数据,推动更高质量的学术和政策研究。
 
ESIEC项目总负责人为国发院讲席教授、北大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波。联盟合作高校有广东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
 
ESIEC项目于2016-2017年在广东、河南等省市开展了预调研,2018年开展了全国基线调研。调研方式为基于全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进行分层抽样,抽取了辽宁、甘肃、上海、河南、浙江和广东2010-2017年间成立的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样本覆盖全国6个省(市)、117个县(市、区)和所有行业。2019年,项目又对2018年样本进行了补访,并对北京、上海、深圳市的科创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截至目前,项目组一共接触了约7万家企业,获取了较多的有关我国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的宝贵数据。
 
2020年2月10日,ESIEC联盟正式启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调查”。联盟院校通力协作,组织了全国约100名大学生访员,并在一周内通过电话访问和在线问卷的方式迅速展开调研。此次调查的样本框为2017-2019年ESIEC调研的全部完访企业。这些企业共覆盖七省市,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截至2月23日,访员共接触了7567份样本,完访了2335份样本,除去失联样本2723份和无效样本113份,完访率为49.4%。除样本库企业问卷外,我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送了网络调查问卷。截至2月18日,共采集主动受访的网络问卷376份。调研内容包括企业复工情况、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和应对措施、政策诉求、企业家预期和信心等多个方面。
 
在2月调查结束后,项目组于5月18日至25日再次开展追访调查。样本框与2月的调查保持一致。截至5月25日,共接触7545家企业,完访2452家企业。调研内容包括:企业生存状态,企业用工人数及产能恢复情况、影响及原因,上游供应链及下游客户的影响及原因,对出口企业的消极与积极影响,企业现金流、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政府主要的税收减免政策、金融政策、减免企业成本以及用工支持政策的效果,企业家对未来经营的预期以及情绪指数等。
 
针对2月的调查结果,我们把完访样本与2018年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我们的样本从行业分布和企业规模(企业人数、企业营业收入)来看都具有代表性。
 
我们还把网络问卷和样本库问卷进行对比,发现接受网络问卷调查的企业中信息技术、制造业的比例偏高,企业规模相对偏大,而居民服务、零售行业企业的代表性稍显不足。同时我们发现,相较于样本库问卷,网络问卷反映出的企业现金流短缺、用工短缺、原材料短缺、合同履约困难等问题更为严重,且企业主的情绪更悲观。
 
因此,为避免样本代表性不一致及主动受访导致的样本误差,报告中的分析研究主要基于ESIEC样本库企业问卷。
 
二、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影响评估
 
经过2月和5月的两轮调查,我们发现企业已经普遍复工,但复产率还有待提高;企业家预期和信心已逐步恢复;与疫情爆发初期相比,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从生产端短缺转变为需求端不足;复工复产情况存在着地区及行业差异;出口企业受订单减少或供应链断供的影响显著;各类企业扶持政策的落地情况存在差异,小微企业的政策覆盖明显低于较大型企业。
 
具体表现为:
 
企业开工率受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影响。2月,在浙江、河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企业开工率比较低,如浙江低于10%。5月以后,浙江的复工率达到90%以上。目前,北京地区的疫情防控还处于比较反复的状态中,调研数据显示北京企业的复工率相对较低。
 
复工不等于复产。从企业的人员返岗比例和经营额恢复比例来看,绝大部分企业的人员返岗比例在5月后已达到76%-100%,但经营额恢复比例还主要分布在26%-100%的区间,平均值为55%。从行业来看,产能恢复程度最高的是农业企业,而居民服务业受疫情冲击严重,目前只恢复到疫情之前50%的水平,因此我们说目前复产的情况还落后于复工。
 
各行业复工的挑战不同。2月调研显示,农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物流受阻,制造业是原材料和工人短缺,而居民服务业则是需求不足。就出口和非出口企业来看,2月调研显示,出口企业面临严重的合同履约困难、原材料短缺等问题,且比例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但在需求方面,出口和非出口企业面临的问题没有明显差异。5月调研显示,全行业原材料以及用工短缺的影响从50%下降到10%以下,但订单减少的问题增长到70%以上,其中出口企业受订单减少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产业链断裂对出口企业影响严重,受海外供应商断供影响的企业中有30%为出口企业,12%为非出口企业。
 
政策诉求不同,精准覆盖难度大。2月调研显示,中小微企业要求减税减租的诉求最多。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具体的政策诉求也有不同,如农业企业希望获得融资支持,居民服务业希望减免房租,制造业希望税收优惠,商业服务业则希望获得税收优惠和社保减免。5月调研发现,疫情发生后,享受到税收支持的企业占比46%、稳岗补贴40%、成本减免25%而金融支持仅为15%。区分企业规模后发现,惠及小微企业的政策落地更加困难。因此,如何让更多的帮扶政策真正帮助到中小微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5月调研显示,农业、制造业企业对于金融支持的需求更为强烈,但政策实际落地也更困难。鉴于此,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评估企业风险,并能够精准扶持到困难企业,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企业家信心普遍回升。2月调研显示,企业家焦虑程度与复工的不确定性高度相关,其中,因酒店、教育、休闲等行业复工率最低,这些行业的企业家们也最焦虑。但5月调研显示,企业家的乐观程度已大幅回升,他们对于产量、订单数、雇员人数的预期也普遍恢复正常,但制造业的企业家预期还是相对悲观。
 
李力行教授点评: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调查”启动及时、覆盖面广,精准反映了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多方面特征,是质量最高的企业调查报告之一。
 
对政策研究者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存状态的影响》精准地识别了中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报告的内容值得去细细讨论,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有助于政策制定。
 
就学术价值而言,报告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与网络调查误差的比较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上,还公开了一系列研究报告,供有兴趣的政策研究者和学术研究者参考。依据这份报告内容,我提出如下三方面建议:
 
第一, 高度重视非正规经济,采取更多包容性措施。
 
这篇报告研究的是中小微企业,揭示了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据企业规模,我们可以将企业分为大企业、中型企业、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户等。不同规模的企业行为不尽相同,例如交税方面有多有少;又比如融资行为也不一样,有的依赖大银行,有的依赖小银行,还有的依赖互联网贷款。
 
我特别想提的是其中一个被称为“地下经济”(“灰色经济”或“非正规企业”)的庞大群体。
 
这类企业具有如下特点:处于边缘地带,可能有工商登记,也可能没有;可能交税,也可能没交税;吸纳了大量灵活就业;典型工作场所包括路边摊、城中村、乃至违章建筑等;典型例子包括家庭作坊、夜间经济、占道摆摊等。非正规经济弹性巨大:如果对之打压,往往会转入地下,经营利润下降,吸纳就业人口变少。相反,如果容忍、扶持这些非正规经济,就可能繁荣发展,吸纳更多就业,获得更多收入,最后甚至转变为正规企业。
 
经济学理论认为,非正规经济在发展中国家会长期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对应不同比例的非正规经济。给定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一定规模的城市应该存在相应规模的非正规经济。认清这个事实,对政府的相关管制政策和对当前疫情下帮扶小微企业的政策,我们就会产生更多反思。前些年,有的城市大力采取治理低端人口、大规模拆除违章建筑、一刀切关闭所有污染企业、大量关闭小规模养殖场等措施,这些政策的后果值得认真评估和讨论。过去几年,很多非正规经济已经受到冲击,新冠疫情使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
 
我们很欣喜地注意到,不少城市已经明确出台允许占道经营等更加包容的政策,中央也明确表态,不将占道摆摊等纳入文明城市的考核,这对非正规经济重新繁荣创造了条件。就当下而言,吸收就业是小微企业、非正规经济的最大任务。在政府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对企业进行大量的、直接的财税支持不现实,因此建议政府可以考虑相对来说成本较低的政策来促进就业,例如对非正规经济有更多的容忍。
 
第二, 发展产业集群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
 
张晓波教授长期研究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即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在中国的工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疫情中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传统的城市经济学强调了企业集聚带来的好处,而张晓波教授强调的产业集群有多方面的创新。他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能够帮助降低企业的进入门槛,可以催生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并通过协作、融资方式等支持大量中小企业发展。
 
以张晓波教授研究的浙江纺织集群为例,一个镇上生产羊毛衫就可以形成产业链的多种分工,且进入门槛非常低,例如只要有一点资本就可以参与到运输、家庭纺织作坊等环节中。在这样一个大的集群当中,政府提供的营商环境也相对较好,因为集群的产品是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这样也大大降低了企业负担。通过社会网络使得企业之间相互融资,通过非正规合约的方式避免正规合约的制度成本等,也是产业集群的特征。此外,相应的一些研究也发现,大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的正外部性。从此次报告中也可以看到,疫情中产业集群提供的供应链、资金链也都是企业复工复产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疫情过后,我们更应该思考产业集群如何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第三, 关注需求侧的消费行为变化。
 
我们不仅要考虑作为供给侧的企业行为,也要考虑到需求侧的消费行为变化。就像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一样,疫情会引发人们消费行为发生变化,对需求侧会产生重要影响。
 
张晓波教授曾经研究发现,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区消费者的储蓄行为、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储蓄变少了,消费变多了,消费的偏好也有所改变。因此,自然灾害对需求侧影响的研究,也值得此次疫情后企业在做判断和决策时借鉴。
 
整理:何又夕| 编辑:王贤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