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数字金融可助力消费券发放

发布日期:2020-05-23 03:51    来源:

2020年5月2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增加2万亿元资金(1万亿财政赤字加1万亿特别国债)给地方以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措施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可以预期的是,这些直接惠企利民的举措一旦得到充分贯彻,将为我国经济复苏注入强大活力。

在扩大消费相关举措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今年3月起不少地方政府开始陆续发放消费券。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5月8日,我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170多个地级市发放了消费券,累计金额达190多亿元。而由林毅夫教授指导、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消费券的中国实践》报告的发现,发放消费券活跃了市场、刺激了消费,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是能同时实现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该报告发现,发放消费券行业比未发放消费券行业恢复快、发券地区消费券支持行业比未发券地区同行业业务恢复快。同时,由于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地区,发放消费券显著增加了交易的活跃程度因而保企业作用明显;消费券定向在低收入人群不仅有助于提供基本保障还可以增加他们的消费,发放消费券也有保家庭的作用。

上述报告还发现,在不发放消费券地区,消费券没有得到发放的主要原因是地方财力不足,新增2万亿财政资金将将大大改善这一约束。在资金约束得到缓解的背景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消费券设计、消费券发放渠道、定向人群等多个角度着力,确保新增用于消费券发放的资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此,应该注意到的是我国的数字金融实践卓有成效,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显示,2016年中国个人移动支付总额达7,900亿美元,是美国的11倍;中国最大的移动支付提供商之一的处理能力大约是美国同行的3倍。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在助力抗疫和恢复经济中发挥独特作用,例如数字支付让人们避免去银行取现、实现无接触交易从而避免更多感染,网络借贷在疫情期间有助于资金快速到达需要资金的企业等。今年5月21日,IMF新闻发言人格里·赖斯表示,中国在抗疫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如通过电子商务系统把小企业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可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可见中国这些成绩得到了国际认同。为此,本文建议,应当多策并举,利用数字金融相关基础设施和技术精准定位需要扶持的行业与人群,确保消费券发放透明、公正、高效。短期来看至少有三方面措施可以考虑:

第一,利用数字金融相关技术定向需要扶持的企业,实现“保市场主体”的目标。北大国发院关于消费券的研究显示,无论是发放还是核销,目前发放消费券的地区均采取线上模式,仅有极少部分地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在智能手机使用已经比较广泛、数字支付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根据相关企业的经营和资金往来的数字足迹,精准定位要扶持的企业。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可以和相关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在保护个人和企业数字隐私的前提下,利用数字技术实时掌握各地消费券定向行业和企业的经营状况,避免出现不需要扶持的企业套利、而需要帮扶的企业得不到资源等问题。

第二,利用数字金融相关技术提高政府发放效率。北大国发院的研究显示,总体来看,多平台发放产生的刺激效果优于单平台发放。在有条件安排多平台发放的地区,可以通过分批次在多平台发放,根据核销率动态决定下一批次各平台投放金额等措施,提升消费券发放和使用效率。另外,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加大消费券发放过程的透明度,确保发放过程的公正性。

第三,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低收入人群的数字设备和网络获得门槛。通过线上发放消费券有很多优势,如通过线上发放有利于将优惠精准投放到个体用户,并可以实时监测消费券的使用情况。但是,根据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96亿,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40.2%,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59.8%,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如果低收入人群家中没有网络、手中没有设备,即便亟需帮助也无法获得和使用消费券。因此需要摸清低收入人群的数字设备、移动网络的使用状况,降低低收入获得和使用消费券的技术和设备门槛,甚至帮助一些低收入人群免费获得智能手机,也将是“保家庭”的重要举措。

长期来看,在消费券促进经济复苏之后,还要看到数字金融相关技术对于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潜力。第一,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在宏观层面促进创新和创业。第二,对个体家庭而言,数字支付还可以促进创业和收入增长,特别是显著提高农业家庭和从事个体经营家庭的收入。使用数字支付后,原来从事农业的家庭只从事农业生产的概率下降了12.7%,而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概率上升了8.5%。第三,移动支付还可以提高家庭抗风险的能力,这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是低成本实时转账缩短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促进了居民间的风险分担能力;二是让家庭可以持有高流动性和相对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使得家庭在收入增长面临暂时性负面冲击时,可以方便的使用高流动性的数字金融产品,而不至于影响正常的消费。因此,移动支付也提升了居民的自我保险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拔掉穷根、消灭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脱贫攻坚战要求,这要求没有弹性,必须百分之百地如期完成”。2020年是全面小康收官之年,保企业、保家庭宜急不宜缓。要防范疫情导致低收入人群因疫致贫、因疫返贫,建议利用数字金融相关技术在短期内加大加快消费券发放,与此同时大力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有助于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尽快享受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红利、避免出现数字鸿沟、减少收入差距,使疫情带来的挑战成为我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机遇。


沈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