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润格政:深化改革与经济长期发展圆桌讨论会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15-04-10 12:4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朗润格政:深化改革与经济长期发展圆桌讨论会顺利举办

 

2015年4月9日,作为朗润•格政系列活动之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经济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深化改革与经济长期发展”圆桌讨论会。此次讨论会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教授主持。

朗润格政:深化改革与经济长期发展圆桌讨论会顺利举办2

 

发言专家包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陆旸、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滕飞、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院院长高祥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宋立刚、陈春来。在本次会议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宋立刚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周丽共同发布了新书《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

朗润格政:深化改革与经济长期发展圆桌讨论会顺利举办3

 

姚洋院长总结了从低收入成功跨越到高收入的国家的共同特点:高储蓄与高投资、较好的人力资源、较好的卫生状况、制造业发达、宏观经济稳定、政治稳定以及收入平等。中国唯一不具备的是收入平等。收入不平等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教育,穷人对教育的投资比较低。姚洋院长强调,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五年、十年之后再做就来不及了。

朗润格政:深化改革与经济长期发展圆桌讨论会顺利举办4

 

王小鲁副所长讨论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他认为,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一直在放缓,资本存量的增速反而在提高,资本生产率显著下降。经济增长下行不是因为供给障碍,而是来自需求方面的制约。需求制约一方面体现为出口增长放缓,但根本原因是结构失衡,即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过高的储蓄和过高的投资带来过多的产能、过度的能源消耗、大气污染、房地产泡沫。结构失衡的出现和政府行为及收入分配有关。

陆旸副研究员介绍了从人口红利转向改革红利的思路。在她看来,中国的“人口红利”变成“人口负债”,使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逐渐降低。放松人口生育政策、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参与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四项措施能够贡献改革红利。

朗润格政:深化改革与经济长期发展圆桌讨论会顺利举办5

 


滕飞副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气候与能源政策的调整与实施”。他认为,中国要在2030年之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困难是相当大的。仅通过末端处理的方式,进行脱硫脱氮除尘,只能使污染物最多下降60%,结果是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仍然达不到空气质量的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还要进行上游的结构转型和燃料替代。

陈春来教授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资本积累,带来技术进步,产生溢出效应,总体来讲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但是溢出效应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中国要鼓励外资向欠发达地区去,在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加强投资,鼓励劳动力的流动。

宋立刚教授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企业家决定资源配置,推动创新,在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由于很多体制、制度因素的限制,企业家精神发挥不出来。为了培育企业家精神,需要完善市场环境,推进要素市场改革,使企业家成为市场的主体,不用生存在政府的阴影里面,也不依附在国有体制上。

朗润格政:深化改革与

 

(唐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