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5年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项目

发布日期:2011-07-08 10:3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作者:彦林

      近日来朱清时院士主持的南方科技大学爆出了很多新闻,从学生拒绝高考,到三位港科大教授出走,到一位学生退学,无疑已是危机时刻. 作为一个不了解内情的外人,无法对南科大的困境武断给出原因.在此谨回顾一下本人十五年前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有幸被招入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项目的经历.既是对当年师长的悉心教授以及出色的教育组织工作的感谢,也希望这个项目多年来发展出的成功经验,作为建设性意见,能被南科大朱校长考虑。

      1996年我17岁考入北大.从一个发达城市里的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学生,填报北大是理想和现实的交汇.当年北大一年学费1500,住宿费500,清华和中科大甚至更低一些.而复旦/南大/浙大这三所学校每年基本学杂费是3000-3500.我家庭能够负担的大学教育,只有北大清华科大了。

  考入北大之后,校园里有着很多的讲座活动.其中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非常震动,让一年级的我直接把目光放到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项目上.那是北大经济学院的一次讲座活动,大约是97年初,好像是某个隆重的庆祝活动.讲座预报上说明陈岱孙先生将会莅临现场.很多学生和我一样抱着极大的尊敬挤满了会场.陈岱孙先生的确来了,但只出席了几分钟.他在某位弟子的搀扶下蹒跚上到讲台,用明显已经弱不禁风的声音简单说了两三句致词,然后就退席了.当时我完全被惊呆了,这位老人看上去极其憔悴(陈岱老后来于1997年7月去世),但是还被像一座神像一样被推上了主席台.我当时的疑问是:难道北大经济学院已经后继无人,必需要这样做吗?会后接触了一些经济学院一二年级的同学,从中了解到当时经院正好处于人才青黄不接的时期,不少教员甚至是副院长都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无法教授西方经济学.在校内被光华管理学院压过了风头,甚至被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威胁到了地位。

      之后,我就开始了解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情况,听到说这是北大当时唯一提供双学位学习可能的地方.出乎意料的是,学费极其便宜,每学分只要50元.需要修习的课程中,数学课程已经在本专业计划之内,无须重复,所以只有40学分的经济学专业课程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算下来,多出2000元学费,就可以多获得一个北大学位,那是非常的诱人!多年之后,当我在本专业科研排名全美第三的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本专业非经济学)的时候,Acknowledgement之一,就是北大收取了极其低廉的学费(当然这都是人民纳税支持的结果),让我完成了大学教育。

      于是就报名,被录入第二届双学位项目,开始学习.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既是老师教导学生,也是学生观察老师的过程.当时教课的老师们,很多今天已经成了名人,有着相当大的政府工作的权柄.但是当年,他们在我们眼中,仅仅是传道授业的老师。

  教授我们宏观经济学的是海闻老师.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他缺席了一次,由易纲老师救火.在绝大多数时候,海闻老师是一个比较细致的人,课程讲下来一以贯之,没有多少故事来穿插,但是大家听得也很入神.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期末考前答疑.在朗润园的一个办公室里,他预留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答疑结束之前,他要求所有来问问题的学生把名字留下.我当时就感觉他会照顾我们.果然,分数出来之后,我的成绩很不错.很多年之后,当我听说身为副校长的海闻老师给学生上课到晚上10点,由于教室关闭而和管理职工发生冲突的时候,不禁莞尔.他对待教学还是这个样子。

  教授我们发展经济学的是周其仁老师.当时的教师介绍说他是UCLA的博士候选人.在当时的经济研究中心,这是一个异类.其他教师都已经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当我们毕业的时候,他取得了UCLA的博士学位.我们后来才听说他在国内国外学业经历的坎坷,难怪讲课充满故事.事实上,周其仁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不是通过言传,而是身教.实事求是很简单几个字,但是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面子问题而把这几个字忘记了.不能因为面子,而把自己还没有完全取得的成就贴在简历上. 这一堂课,终身受用。

  教授我们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的,是汪丁丁老师.这都是选修课,我听了2-3堂就吃不消放弃了...汪老师上课,会丢一堆历史上的哲学思辨,以及政治经济学家的文献出来,但是学生往往跟不上他的思路.当然,不少学生很喜欢他天马行空的风格。

  教授我们计量经济学的老师,我已经忘记了名字.当时的学习内容还记得,是学习使用一些proprietary software,来讨论线形回归中的一些问题.学习这些写的很糟糕的免费软件,花费了很多精力.后来在研究生院才知道,原来早就有那么多种通用软件来做这些事情.这就反映出两种可能性: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落后于时代了,二是当时学校不具备大规模购买安装正版SAS等软件的经济实力.后来到了美国,看到ECON的同学第一年需要系统化的学大量的数学,结论是可能两种可能性在当时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都存在。

  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习的同时,我也和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有交流.总的说来,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当时鼓吹的是Neo Classical School,不但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大相径庭,也常取笑凯恩斯主义.而经院和管院当时的课程中,有些东西也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所缺少的,比如经院的货币银行学,管院的会计方法等等.这些流派的不同,对我起到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了解到各种流派总有他们缺陷的地方,如果限于一个流派,很可能是不够的,也不能因为一个学术流派暂时处于下风就完全否定掉它。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还有一点启示,来自于大学毕业前海闻老师的一席话.他很明白得告诉我们,双学位项目还没有得到国家教委批准,只有北大批准.他问我们:"北大的文凭重要?还是教育部的文凭重要?"同学们都没有明显表示意见.很多改革,的确是先上车再买票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辆车成功开起来了,那么票就有意义.如果上了车是唯一目的,把车开到沟里了;那么对于学生,教员,甚至于北大的名声,都会有相当大的损害。

  回顾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学习过程,感慨良多.北大当时正处于新一代海归走上讲台的时候,同时也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危机.全国各个大学都穷怕了,都在想法卖文凭赚钱,唯有北大清华不能.比如南京大学,1996年的本科三档录取只需要4万元,就可以获得和本科一档录取同样的文凭.全国大学都可以提高收费,唯有北大清华不能,得给中国穷人家孩子一个拼得前程的机会.今天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每学分的收费是150元人民币,总额大约6000-7000元,仍然是普通人家可以承受的。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北大校内,和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的竞争,也导致了三个单位日新月异的发展.到了15年后的今天,恐怕没有人敢说经济学院的师资严重落后于兄弟系科了.为了面子也好,为了原则也好,这样良性的竞争,也许是一个大学发展所必需的“生于忧患”。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位项目,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众多北大学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出色的师资.我们需要系统的现代训练,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当时吸引的一批海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朱清时院士最近提到,先招生后建设师资的原因是需要吸引学生.但是在北大的经历告诉我,老师和学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只要有好老师,学生自然会被吸引过去.没有好的师资,学生在至关重要的大学教育阶段就无法打好基础,也就根本不要奢望未来的研究工作了.学术研究的道路,没有shortcut.港科大的老师们,同样非常注重这点。

  但是,是什么造就了出色的师资呢?也许是北大的名头吸引了他们,也许是经济学在那个年代的社会地位,也许是林毅夫老师的个人眼光,也许是这批经过严格训练的Ph.D们的专业精神,也许是北大老师们中普遍的本科生至上的偏见,也许是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经院管院之间的激烈竞争.从我个人来说,只能看到这些因素不断良性互动,一场静悄悄的改革,到今天才有了口碑。

  南科大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卓著的名声,在本地也没有竞争对手和参照物。这就意味着需要比现有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努力,来建设师资,吸引学生.需要很多具体的措施,需要不少做事情的人,需要不同看法的人.港科大的筹建也经历了几年,并不意味着港科大的建设者们无能,而恰恰相反. 希望朱清时院士能够为百年树人计,不要跳过必需的筹建阶段. 目前的争论和争议,都可以是筹建的一部分,成为前行的动力。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观众,不希望看到的是朱清时院士被负面新闻逼入死角,坚持先招生后建设师资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