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讲座课——2013年春季学期双学位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13-02-25 09:35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课程简介:

旧世纪结束时,教育家们都说,新世纪的大学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获得和发展批判性思考能力。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你发现学术和教育都已无药可救地官僚化了。姑且不提怎样改造世界,问题首先是,你怎样获得和发展批判性思考能力?这门课程帮助你:

(1)换一个视角看世界,发现属于你的新大陆;

(2)将同一问题置于不同视角下,从而不会沉溺于偏激的见解和专业的自负;

(3)摆脱单一专业训练形成的思维方式,这是批判性思考的开端,将你带入一个有更多可能性的世界。

 

上课时间:周六10-12节18:40-21:30 (具体日期见各讲介绍)

上课地点:二教203室

 

课程安排:

第一讲:论证与证明(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紫江讲座教授)

上课时间:3月2日

 

第二讲:愤恨与正义(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上课时间:3月9日

 

第三讲:公德与私德(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上课时间:3月16日

 

第四讲:保守主义的法学来源(冯克利,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上课时间:3月30日

 

第五讲: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回顾、反思与前瞻(景跃进,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上课时间:4月13日

 

第六讲:谋略与关系:中国人的日常计谋(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课时间:4月20日

 

第七讲:激进与保守,京派与海派,战争与流亡:现代中国文学(1919-1949)的三重变奏(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上课时间:5月11日

 

第八讲:林毓生与王元化“反思五四”---兼及王元化学案的“内在理路”与“外源影响”(夏中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上课时间:5月18日

 

第九讲:中医与中国文化(刘力红,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

上课时间:5月25日

 

考核方式:

任选四次演讲分别撰写每篇不超过两千字的读书笔记共四篇,每篇满分10分。并且根据全部九次演讲撰写一篇有贯通式理解的学期论文,满分60分;共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