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国的应用经济分析——2015年秋季学期双学位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15-07-28 10:56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课程简介

“面向中国的应用经济分析”是一门面向本科生的经济学课程。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社会现实(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能力。课程从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出发,以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模型为分析工具,剖析现实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本课是理论导向型的。课程将以本科教学的程度介绍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凯恩斯模型、金融加速器模型等经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着力向学生展现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培养学生以经济学思维严谨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本课还是应用导向型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现实,能够解答基于现实观察所提出的经济问题,进而能够参与到诸如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全球失衡、财政货币政策等现实话题的讨论当中。

最后,本课还是中国导向型的。课程以中国经济为主要分析对象,以那些对分析理解中国经济有帮助的理论模型为讲授重点,帮助同学了解中国经济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同与不同,从而建立起分析中国经济的思维框架。

选修本课程的同学需要已经修过中级微观经济学。

教学计划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下阅读为辅。课程每周授课1次,每次2小时,总计14周。另有1周进行期末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时间2015年12月28日)。

第1周、课程介绍;主要研究问题

第2周、理解中国经济的供给面视角;Solow增长模型

第3周、均衡经济学方法论;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

第4周、企业面纱;Ramsey模型;萨伊定律

第5周、理解中国经济的需求面视角;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

第6周、从中国的内部失衡到全球失衡

第7周、从新古典增长模型到中国现实

第8周、货币创造;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

第9周、货币经济模型;货币中性

第10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中国的结构性通胀

第11周、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汇率

第12周、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央行独立性

第13周、金融加速器;中国的经济金融周期

第14周、次优理论与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

第15周、期末闭卷考试(2015年12月28日)

依照课堂情况,实际教学内容和进度可能会与以上计划有所不同。主讲人保留随时修改教学计划的权力。

教材及参考资料

本课程教学的首要参考资料是在教师在每次课后散发的讲义。讲义上的所有内容都在考试范围中。除此而外,以下这本教科书也要求所有同学购买。

斯蒂芬•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本课还会使用以下的阅读材料。其中的书籍不强制要求同学购买。

杰弗里.萨克斯、《贫穷的终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授课教师撰写的相关文章。 课程考核

课程分数依照四部分内容来评定:(1)期末闭卷考试一次,占总分的50%;(2)1篇课程论文,占总分的25%。(3)4次课后作业,总计占总分的20%;(4)课堂表现,占总分的5%。

课程主讲人简介

徐高,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加入光大证券前,他曾任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及研究助理等职。徐高目前还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徐高拥有北京大学颁发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及西南交通大学颁发的工学硕士、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