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3班——2016年秋季学期双学位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16-09-01 05:27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课程编号:  06232000     授课对象:一、二年本科生(非经济学专业和双学位)

学分:4 学分         任课教师:张维迎              课程类型:通选课          开课学期:2016秋季学期

先修课程:无要求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10-62758988

                 电子邮箱:wyzhang@nsd.pku.edu.cn

      

助教: 庞嘉伟:pangjw@pku.edu.cn

    徐博立:boli0324@163.com

     陈姝:shushu@pku.edu.cn

     殷戈:ask1993221@126.com

 

 

一、课程概述

经济学是有关人的行动和社会合作的一种理论模型和思维方式。本课程将系统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将特别关注以下问题:经济学如何分析人的有目的的行动;理性人如何做选择;市场如何协调个人的选择实现社会的合作共赢;如何衡量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如何决定收入分配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如何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企业家如何发现市场和推动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全球化何以能改进全人类的幸福和和谐;什么是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边界;政府干预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和市场的有效运行;为什么发生经济危机;什么是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等等。

本课程内容包括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但与流行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不同,本课程试图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本思想融入经济学的基本课程,并对“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性反思。

本教程讲授中会适当使用数学公式和几何图,但不会使用复杂的数学推导。

 

二、课程目标(包括学生所提高的技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构建简单的经济学模型,并能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理性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

2,深刻理解市场如何运行,特别是市场竞争如何将个体的自利动机导向利他行为;明白为什么市场经济是最有利于人类合作的经济制度,为什么计划经济制度会失败;

3,更理性地选择个人生活,更具有人文精神。

本课程也希望能培养一部分学生未来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兴趣,或者学会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应用于自己从事的社会科学领域。

 

 

三、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内容分为十七章。一般来说,每周讲授一章内容,部分章节需要讲授两周,个别章节会压缩时间。预计整个课程需要讲授十四周,留一周进行答疑和辅导。

 

第一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本章是课程的开篇,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六个方面的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2)经济学研究什么;(3)经济学家应该怎样思考;(4)市场的逻辑;(5)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经济学的历史和未来。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1章;

2、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章;

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章;

4、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课;

5、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一篇第1-4章。

 

第二章:偏好与选择

本章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概念。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下几方面问题:(1)目标与手段的关系;(2)幸福和价值;(3)偏好和效用函数;(4)约束条件;(5)鲁滨孙经济下的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6)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行性边界。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2章;

2、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2章;

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

4、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第3-4课。

 

第三章:交换、分工与货币

本章将讲述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概念:交换、分工和货币。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下几方面问题:(1)直接交换以及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交换;(2)分工的作用;(3)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4)间接交换及货币的出现和演化;(5)市场经济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3章;

2、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第6-8课。

 

第四章:消费者选择与需求曲线

   本章将对消费者选择问题及需求曲线进行介绍。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下几方面问题:(1)最优消费组合;(2)消费决策的比较静态分析;(3)需求曲线与需求法则;(4)需求的弹性;(5)需求的加总和市场需求曲线。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4章;

2、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3章;

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章、第5章第1节、第7章第1节;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三篇。

 

第五章:生产与供给曲线

   本章将对厂商行为和供给曲线进行介绍。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下四个问题:(1)生产技术;(2)生产成本;(3)利润最大化;(4)供给曲线。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5章;

2、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4章;

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章,第13章,第14章。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四篇第11章和第13章。

 

第六章:供求与市场均衡

本章将把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并对市场均衡问题进行探讨。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下六个问题:(1)市场与均衡;(2)均衡的实例分析;(3)价格的信号传递功能;(4)政府干预与效率评估;(5)一般均衡;(6)非市场机制。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6章;

2、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5-6章;

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6章。

4、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第11课。

5、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五篇。

 

第七章: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本章将对要素市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收入分配问题。在本章中,讨论的问题将包括:(1)价格与收入分配;(2)派生需求和要素需求曲线;(3)劳动力市场与工资;(4)资本市场与利率;(5)地租和租金理论;(6)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与政府干预。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7章;

2、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章;

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18-20章。

4、克拉克:《财富的分配》。

 

第八章:企业家与市场过程

   本章将对企业家及市场过程理论进行介绍。在本章中,讨论的问题将包括:(1)市场的背后;(2)企业家的职能;(3)发现不均衡和套利;(4)创造不均衡和创新。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8章;

2、张维迎、盛斌:《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

3、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第2章;

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第4章。

 

第九章:竞争与垄断

   本章将对竞争和垄断理论进行介绍,并澄清主流经济学中关于垄断的一些误解。本章讨论的问题将包括:(1)垄断的经济概念和政治概念;(2)传统经济学的完全竞争理论;(3)传统经济学的垄断定价理论;(4)传统经济学的寡头竞争理论;(5)反垄断法的是与非。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9章;

2、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8、10章;

3、布里安·辛普森:《市场没有失败》,第2、3章;

4、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第8章。

 

第十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本章将对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有关理论进行述评。本章讨论的问题将包括:(1)帕累托效率标准;(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3)外部性与科斯定理;(4)外部性概念的谬误;(5)公共产品。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10章;

2、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2、13章;

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11、13章;

4、布里安·辛普森:《市场没有失败》,第4、8章。

 

第十一章:非对称信息与市场

本章将非对称信息问题的相关理论进行述评。本章讨论的问题将包括:(1)非对称信息的概念;(2)所谓“市场失灵”的几个例子;(3)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的市场机制;(4)声誉机制;(5)政府管制与市场声誉。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11章;

2、张维迎:《博弈与社会讲义》,第6-10章;

2、布里安·辛普森:《市场没有失败》,第9章。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本章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并对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本章讨论的问题将包括:(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GDP和国民收入核算;(3)通货膨胀;(4)失业率。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12章;

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25章;

3、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4章;

 

第十三章:经济增长

本章将对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及主要的增长理论,以及增长核算进行介绍。本章讨论的问题将包括:(1)经济增长的主要事实;(2)经济增长的来源和增长核算;(3)主流增长理论;(4)斯密-熊彼特增长模型。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13章;

2、张维迎:《市场的逻辑》(增订版),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版。

3、Acemoglu,D.,2009,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Grow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第十四章:经济波动

   本章将对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进行介绍,并用总需求-总供给框架对经济波动进行分析。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短期波动的特征事实;(2)经济波动的解释框架:总需求-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曲线;(4)总供给曲线;(5)总需求-总供给曲线下对波动的解释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14章;

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3章;

3、保罗·海恩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4-15章;

4、威廉姆·鲍莫尔《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22-27章;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本章将对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危机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本章将讨论的问题包括:(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2)货币政策;(3)财政政策;(4)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及政策的权衡;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15章;

2、曼昆:《经济学原理》,第29、34章;

3、威廉姆·鲍莫尔《经济学:原理与政策》第28-33章;

 

第十六章: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理论

   本章将对奥地利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介绍。本章将讨论的问题包括:(1)经济周期的三大特征;(2)生产结构、企业家预期和货币;(3)加里森综合模型及其对增长和波动的分析;(4)奥地利学派宏观理论的启示。

本章阅读

1、张维迎:《经济学原理》,第16章;

2、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Carrison,R.,2001, Time and Money: The Macroeconomics of Capital Structure, London: Routledge。

 

第十七章:中国的改革与发展

本章将应用前面讲述的经济学理论审视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个过程。本章讨论的问题将包括:(1)1978-2003年的改革;(2)2004年以来的改革及当前遭遇的困难;(3)未来的发展和改革。

本章阅读

1、张维迎:《市场的逻辑》;

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四、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为主,配合课后辅导和习题作业,并安排适当的“与大师交流”和分组讨论。为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特点,本课程将充分应用微信和BBS进行讨论。

 

 

五、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

1、张维迎著:《经济学原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美)格雷戈里·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美)保罗·海恩 等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英文版: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by Paul Heyne, Peter Boettke and David Prychitko, 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6.

 

(二)参考书目

1、(美)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英文版:Robert Murphy, Lessons for the Young Economist, the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10.

2、布里安·P·辛普森:《市场没有失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英文版:Brian P. Simpson, Markets Don’t Fall, the Rowman & Little field Publishing Group.

3、(美)亚龙·布鲁克、唐·沃特金斯:《自由市场革命》,启蒙编译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出版。

4、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上海世纪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2012年增订版。

5、张维迎、盛斌:《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世纪出版社集团文景图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三版。

6、(美)伊斯雷尔·柯兹纳:《竞争与企业家精神》,刘业进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7、(澳大利亚)威廉·奥利佛·科尔曼:《经济学及其敌人:反经济学理论200年》,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英文版:William Oliver Coleman, Economics and its Enemies, Galgrave Macmillian, 2002, 2004.

8、(美)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

9、(美)戴维·沃尔什:《知识与国家财富:经济学说探索的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英文版:David Warsh, Knowledge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A Story of Economic Discovery, W. W. Norton & Company, 2006.

10、(西)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精神》,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英文版:Jesus Huerta De Soto, Socialism, Economic calculation and Entrepeurship, published by Edward Elgar, 2010.

1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

 

(三)经典著作:

1、亚当·斯密:《国富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上下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英文版:Ludwig von Mises, Human Action: A Treatise on Economics, published by Liberty Fund, 2007.

3、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张琦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

Murray N. Rothbard, Man, Economy and State, the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01.

4、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六、课程学习要求及课堂纪律规范

要求学生按时出席课堂授课,并完成课后作业。缺课三次以上(含三次)者不予评定成绩。

 

七、学生成绩评定办法(需详细说明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通过闭卷考试和课后作业对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定。课程综合成绩按照以下方式加权:

平时成绩30% + 讨论成绩20% + 期末考试成绩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