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2015年春季学期双学位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15-02-27 10:43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一、课程基本情况

任课教员:杨奇明

上课时间:周三第11-12节,周四第9-10节

上课地点:理教306

答疑时间和地点:随时约,或者通过email

课程目的:学习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了解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经验事实,观摩学习如何使用基本理论、经验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劳动力市场中的现实问题。

课程内容:

(1)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2)劳动经济学各专题的研究方法

(3)中国劳动力市场基本经验事实和研究概况

二、考核方式 期中考试(占总分30%):考核本课程前半段讲授的劳动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4月16日,第7周的周四,第9-10节 期末考试(占总分30%):考核本课程后半段所讲授章节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6月11日,第15周的周四,第9-10节 课堂论文(占总分40%):课程的后半段将重点讲授劳动经济学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专题,选课的同学将被要求选择其中一个研究领域,独立完成一篇阅读笔记、文献综述或者工作论文。 三、教学进度安排

课次

内容

对应教材的章节

第一周(1)

课程导论

1

第一周(2)

劳动力市场概述

2

第二周(1)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第二周(2)

劳动力需求理论I

3

第三周(1)

劳动力需求理论II

3

第三周(2)

劳动力需求弹性

4

第四周(1)

劳动力摩擦I

5

第四周(2)

劳动力摩擦II

5

第五周(1)

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理论分析

6

第五周(2)

劳动力供给的经验事实

6

第六周(1)

劳动力供给的家庭决策

7

第六周(2)

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模型

7

第七周(1)

劳动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总结

2-7

第七周(2)

期中考试

 

第八周(1)

补偿性工资差异与劳动力市场

8

第八周(2)

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与培训I

9

第九周(1)

人力资本投资:教育与培训II

9

第九周(2)

劳动力流动I

10

第十周(1)

劳动力流动II

10

第十周(2)

工资与生产率:企业内部工资决定

11

第十一周(1)

工资歧视

12

第十二周(2)

失业问题

14

第十三周(1)

工资性收入不平等

15

第十三周(2)

最低工资专题

 

第十四周(1)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I

16

第十四周(2)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II

16

第十五周(1)

论文试讲+课程回顾

 

第十五周(2)

期末考试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 教材:Ehrenberg, R. G. & Smith, R. S., Modern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11ed), 2012 参考教材:蔡昉等,《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教材:陆铭,《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Empirical Study” 部分相关论文 《劳动经济学手册》(第1, 2, 3A,3C)中各相应专题 劳动经济学方向的英文杂志: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