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项目展开 / 收起
教学项目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博弈与社会——2015年春季学期双学位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15-02-27 10:3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博弈与社会
一、Program Learning Goals and Objectives
Learning Goal 1: Graduates will possess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and will be able to translate this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1.1 Objective 1 Our students will have a good command of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knowledge.
1.2 Objective 2 Our students will have a good command of analytical methods and decision-making tools.
1.3 Objective 3 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pply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in key business functions.
Learning Goal 2: 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think critically.
2.1 Objective 1 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and summarize problems
2.2 Objective 2 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collect data and analyze problems in a critical manner
2.3 Objective 3 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business problems
Learning Goal 3: Our students will have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3.1 Objective 1 Our students will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ethics.
3.2 Objective 2 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solutions that take account of contrasting ethical standpoints.
Learning Goal 4: Our students will be effective communicators.
4.1 Objective 1 Our students will be proficient in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4.2 Objective 2 Our students will possess good interpersonal skills.
4.3 Objective 3 Our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dapt to diverse learning environments.
Learning Goal 5: Our students will have global perspectives.
5.1 Objective 1 Our students will be awar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5.2 Objective 2 Our students will be aware of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business operation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5.3 Objective 3 Our students will be proficient in English.
二、课程概述
贯穿于本课程的主题是:人类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因人而存在,为人而存在。作为理性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是天性使然,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改变。但 社会的进步只能来自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带来共赢,才能给每个人带来幸福。这就是我们应有的集体理性。但是,基于个体理性的决策常常与集体 理性相冲突,导致所谓“囚徒困境”的出现,不利于所有人的幸福。
除了个体利益之外,妨碍人与人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知识有限。即使到今天,尽管人类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已大大增加,真正做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 五洋捉鳖”,但我们有关人类自身的知识仍然不足以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追求幸福的最佳途径。让普通人接受自然科学的知识相对容易,但接受社会科学的知识很难。 我们短视、傲慢、狭隘、自以为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常不明白自己的真正利益所在。正是由于我们的无知,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许多冲突。许多看似利益 的冲突,实际上是理念的冲突。事实上,大部分损人利己的无耻行为本质上也是无知的结果。损人者自以为在最大化自己的幸福,但结果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 误”,既损人又害己。有些人心地善良,一心为他人谋幸福,但由于无知,也给人类带来不小的灾难。计划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幸运的是,作为地球上唯一理性的动物,人类不仅具有天然的创造力,也具有“吃一堑长一智”的本领。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制度、文化, 克服了囚徒困境的障碍,不断走向合作,由此才有了人类的进步。诸如言语、文字、产权、货币、价格、公司、利润、法律、社会规范、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甚至 钟表、计算机、网络等发明,都是人类走出囚徒困境、实现合作的重要手段。当然,每一次合作带来的进步,都伴随新的囚徒困境的出现。比如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 更大范围合作的空间,但互联网也为坑蒙拐骗行为提供了新的机会。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囚徒困境,又不断走出囚徒困境的历史。
人类的合作与进步离不开一些伟大的思想家的贡献。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出现了诸如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耶稣等这样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为己任,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石。他们的思想减少了人类的无知,成为后世思想的核心和支柱,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经济学自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算起,只有238年的历史。但经济学对人类合作精神和道德水准提升的贡献是巨大的。亚当·斯密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证明市场是人与人合作最有效的手段。今天我们看到,真正遵循亚当·斯密的理念、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人们的合作精神和道德水准比非市场经济国家高得多。
自20世纪中期以来,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最杰出的成就也许就是博弈论的发展。博弈论研究理性人如何在互动的环境下决策。博弈论的全称是“非合作博弈理论”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这样的名字容易在非专业人士中产生误解,以为它是教导人们如何不合作的。这真是一件遗憾的事。事实上,博弈论真正关注的是如何促进人类的 合作。囚徒困境模型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克服囚徒困境的思路。只有理解了人们为什么不合作,我们才能找到促进合作的有效途径。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一个人做决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己有些什么选择,而且必须考虑他人有些什么选择,因为没有任何人的行为是给定的,每个人得到什 么是所有人选择的结果。不仅个人如此,企业、政府、国家等所有组织都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包括法律、文化等),被称为社会的 游戏规则。博弈论是研究和预测互动情况下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以及这些游戏规则的形成和演变的学科。它最初由数学家发展,经过经济学家几十年的努力,已成为经 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
博弈论是一种思维方式,尽管它的研究运用到一些高深的数学,但博弈论的基本思想是非常直观的。在本课程中,我将从一些生活的实例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博弈论的 基本概念,使学生学会运用博弈方法分析现实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将特别注意从习惯、社会规范和法律的形成解释博弈规则(社会制度)的演变。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定位为包括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在内的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二、三年级本科生。本课程也适合理工科学生选修。当然,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必须对社会问题有好奇心。
选修本课程不要求学生事先有经济学基础的训练。为了理论的严谨性和节省篇幅,本课程讲授中将会使用一些数学公式和图表,但我尽量把数学工具的使用控制在最低必须的范围,任何学过初等数学的学生选修本课程不应该有困难。
三、课程目标(包括学生所提高的技能要求)
本书有两个目标:一是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结论;二是应用这些方法和结论分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制度(包括文化)。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人们为什么有不合作行为,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希望不仅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助培养他们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因为博弈论告诉我们,社会游戏规则是一个纳什均衡,遵守游戏规则是每个人的利益所在。
四、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分14章讲解。每章授课3课时(包括课堂讨论);一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
第一章:个体理性与社会最优。本 章首先讨论了社会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协调和合作。协调的关键是如何形成一致预期,合作的关键是如何提供有效的激励。然后我们简要介绍了理性人假设的含 义、对它的批评,以及使用这一假设的正当性理由。最后,我们讨论评价个体行为的社会标准---帕累托最优,我们用大量例子说明这一标准如何体现在现实的制 度安排中。
第二章: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博弈。本 章正式引入博弈论。本章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囚徒困境导致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引入纳什均衡的概念。纳什均衡是预测互动情况下 人们如何制定决策以及决策后果的最重要的概念。我们还证明私有产权和法律如何有助于解决囚徒困境、达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
第三章:多重均衡与制度和文化。现实中的博弈经常有多个纳什均衡。当一个博弈存在多个均衡时,参与人如何协调预期就成为合作的关键。本章讨论制度和文化如何协调预测,帮助人们选择特定的纳什均衡,如何协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本章还讨论制度的路径依赖问题。
第四章:威胁与承诺。本章进入动态博弈。动态博弈最重要的概念是不可置信的威胁和承诺。不可置信的威胁意味着事前最优与事后最优不一致,有时会导致帕累托最优不能出现。承诺将不可置信的威胁变得可以置信,反倒有助于社会合作。本章还讨论宪政和民主制度的承诺功能。
第五章:讨价还价与耐心。讨价还价是合作与竞争的结合。本章介绍研究讨价还价的公理化方法和战略式方法,公理化方法的纳什谈判解和战略式方法的精炼纳什均衡。在完全信息下讨价还价的结果一定是帕累托最优,但信息不完全可能导致帕累托效率的分配方案无法实现。这一章还讨论了谈判中的社会规范。
第六章:重复博弈与合作行为。本章证明重复博弈如何使得参与人关心长远利益,从而走出一次性博弈的囚徒困境,实现理性人之间的合作。我们讨论决定合作是否出现的心理因素和制度因素,大社会中一些特定的社会规范如何克服二阶囚徒困境。这些理论对于理解现实社会的组织机构的价值非常重要。
第七章:不完全信息与声誉。从古到今,声誉机制都是维护社会合作的最重要机制之一。本章证明,当信息不完全时,人们出于自身的利益有积极性建立一个愿意合作的声誉。正因为人们在乎声誉,相互之间才有信任。本章还用声誉机制解释了现实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讨论了声誉是如何积累的。
第八章:逆向选择与品牌和政府管制。本 章讨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如何妨碍合作,以及解决逆向选择的市场和非市场机制。品牌作为一种声誉机制对实现有价值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市场制度的 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管制作为解决逆向选择的非市场机制事出有因,但在许多情况下不仅是无效率的,更严重的是它可能破坏市场的声誉机制。
第九章: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本 章讨论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如何通过特定的信号向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传递信息。社会生活中的许多行为方式具有信号传递的功能,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本章 花较大的篇幅讨论了诸如礼尚往来这样的社会规范如何传递当事人愿意合作的信息。当然,这样的社会规范也可能导致浪费行为。
第十章:机制设计与收入分配。本 章讨论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如何通过机制设计获得对方的私人信息。机制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让人说真话。我们证明,当一种机制使得说假话比说真话要付出更大成本 时,人们就会说真话。无论是私人产品交易还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说真话的机制都有助于改进效率,实现双赢。这一章还讨论非对称信息导致的收入分配中平等与效 率的矛盾,以及大学教师的选拔机制。
第十一章:道德风险与腐败。本 章讨论道德风险和激励机制的设计。道德风险(腐败)的根源是有关当事人行为的信息不对称。我们分析最优激励机制如何在风险与激励之间进行权衡;决定激励强 度的主要因素;多重任务下激励的困难。本章也讨论大学教授的激励机制和政府官员的激励问题。我们借助“腐败方程式“分析政府官员腐败的原因及其可选择的解 决办法。
第十二章:演化博弈与自发秩序。本 章讨论演化博弈的基本概念,重复博弈下合作如何成为一种演化稳定均衡。本章还分析制度是如何自发演化的,为什么诸如产权的先占规则这样的社会规范能得到人 们的自觉遵守。与前面各章不同,在这一章中,我们放弃了完全理性假设,代之以假定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的行为是一个学习、模仿、适应的过程。但我们得出的 基本结论是一样的:重复博弈下,合作可以作为均衡结果出现。
第十三章:法律与社会规范。本 章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对作为游戏规则的法律和社会规范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讨论法律与社会规范之间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法律 和社会规范如何激励人们合作、协调人们的预期以及传递私人信息;人们为什么遵守或违反社会规范;以及法律和社会规范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第十四章:制度企业家与儒家社会规范。本 章讨论制度企业家在创建社会游戏规则方面的作用、制度企业家创新时面临的风险及决定其成败的因素,归纳了轴心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为促进人类合作、建立和谐社 会而设立的五个基本“道”(行为方式),分析这些“道”何以能帮助人类走出囚徒困境。我们证明,这些“道”与博弈论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一致的。本章还将特别 分析儒家文化作为法律和社会规范的结合,如何协调预期、定纷止争,并激励人们的合作精神。儒家文化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找到约束“君主”的制度性方法,这种制 度性方法就是宪政和民主。
期末考试:第16周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方式为闭卷。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为主,适当配合一些课堂讨论。
六、教学过程中IT工具等技术手段的应用
七、教材
张维迎:《博弈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八、参考书目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本书适合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阅读。)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 张维迎:《市场的逻辑》(增订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Rasmusen, Eric, 2006, Games and Information (Fourth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D.Baird,R. Gertner and R.Picker:Game Theory and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中译本《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由法律出版社1999年出版。 B. Balebuff and A.Brandenburger:Co-opetition, Harper Collins Business, 1996;中译本《合作竞争》(王煜昆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J. Coleman: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中译本《社会理论的基础》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E. Posner:Law and social Norm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英)道金斯(Dawkins, R.)著,卢允中,张岱云译:《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Daniel Klein (editor), 1997,Reputation:Studies of Voluntary Elicitation of Good Conduc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九、教学辅助材料,如CD、录影等
十、课程学习要求及课堂纪律规范
正式选课的学生必须听课;缺课三次以上不能得到学分。课外作业考入课程总成绩。
十一、学生成绩评定办法(需详细说明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课外作业或小论文占30%;期中和期末闭卷考试占70%。
通过课外作业训练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学会建立博弈模型的基本技巧;通过小论文训练学生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总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