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湖而立的朗润园里,不仅有国家发展研究院众多赫赫有名的学者名师,也有许多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在各自钟爱的领域里散发光芒。
朗润园里的青年学子,怀揣着火热的赤子之心,肩负起国发人的时代使命,用奋斗谱写青春旋律。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远方,藏在朗润园轻掩的门扉之后,正待倾听。因此,国家发展研究院推出“朗润园的年轻人”栏目,期冀大家感受国发院青年的独特魅力,倾听他们奋斗进取的励志故事。在这里,我们记录朗润学子的青春芳华;在这里,我们遇见国发青年的活力身影。
在2020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国家发展研究院徐晋涛教授指导的2020届博士研究生夏凡的学位论文《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实证研究》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如何计划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并把控进度?如何创新性地开展论文研究和完成写作?让我们通过夏凡同学的写作心得来了解一下优秀论文背后的故事。
奔跑本身就有意义
夏凡 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届博士研究生
捧着打印出来的自己的博士论文,粗粗地从前翻到后,心中颇有感慨,都在这里了么,五年来学习工作的日日夜夜。对我而言,这是我学术道路启程阶段的成果和总结,像是歌手发布的第一张正式专辑,注满了心血和热血,也许还奠定了未来的风格基调。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要多久?回忆它的出产过程,像一场马拉松,意料之外的漫长和不易。
万事开头难
博士学位论文是读博期间研究工作的最终呈现,研究质量决定论文质量。选择什么样的研究问题,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研究的高度,我在读博的第二年才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研究什么最重要的驱动是个人兴趣,而具体到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则需要培养学术“品味”,需要对研究领域充分地了解,需要对现实问题充分地认识,这种能力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却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无法一蹴而就,只能日积月累。幸运的是,身处顶尖的学术平台,我有很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上硬核的专业课,阅读经典和前沿的文献,批判性地看待已有研究,参加研讨会,与不同专业背景、职业背景的人交流,最终在与导师的不断讨论中逐渐明确了研究问题。
与导师徐晋涛老师的合影
提出的研究想法未必都能实现,同时还要考虑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来支撑研究,以及可能的获取渠道。在寻找数据的过程中,除了我的导师,还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空学院、医学部公卫学院、物理学院的老师们都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哪怕是素不相识的老师,都会认真听取研究想法,他们对待其他学科和学术合作的开放态度和开阔思维,让我确信北京大学是一所国际一流大学。
万事开头难,但当找到让你兴奋、足够重要的研究问题后,困难也许不会迎刃而解,但总会从某些地方得到认可和支持,特别是在北大这样的地方。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数据打交道,可能是定量研究人员的日常了,清理数据、写代码、跑回归、画图,从数据中挖掘信息、用数据回答研究问题,需要大量的实操技能。我很喜欢这个过程,当把一个个想法落到实处,从理论模型变到一行行的命令,再从数据反馈的结果产生新的想法,这是研究中最有实时成就感的一个环节。这个过程同样需要细心、耐心和强大的自学能力,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很重要,从整个项目文件的管理,到工作进展的及时记录,对代码的注释,每一次修改版本的记录和保存,从原始数据到最终结果文件的一气呵成,这些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障。
找到合适的软件并学习使用,建立尽可能自动化的模式,对刚开始作为科研小白的我来说,看似是件麻烦且需要学习很多新东西的事情,但真的是件必要且在后期回报率很高的事情。因为研究周期通常很长,研究中会要尝试修改各种参数,甚至推翻重来,即使整体大框架基本确定,细节上的反复也很多,代码的可读性、可修改性、可重复性将大大提高后期的效率。好在这些探索过程也并非孤立无援,期刊上公开的代码文件,师兄师姐们的经验,网络上的丰富资源,遇到再细小的问题也总有寻求帮助的途径。
除了纯技能上的提升,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和讨论也很必要,组会上的交流,和导师与合作者的定期讨论,一方面大家的问题和建议能提供改进方向、丰富研究内容,另一方面能治我的“拖延症”,保证研究有效推进。有时研究卡壳了,挣扎和消沉几天后,发现还是约导师或者合作者聊一聊能快速解决烦恼,哪怕他们没有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法,也会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或者灵感。
行百里者半九十
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修改后,终于获得了研究结果,在我以为就差写作成文这么一步的时候,缺乏经验天真的我被一次次事实告知,这九十里只是行程的一半。初稿的写作,在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都基本确定的基础上,是水到渠成的,然而,你永远不会知道第几稿才会是终稿。某位老师曾跟我们说过,永远不要给你的文档命名成“final”,当时不曾领会,现在已然明了,修改是无止境的。每一次向别人展示研究成果和工作论文,都会收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具有建设性的评价和建议,进一步地会相应修改,可能是纳入新的数据,可能是调整写作逻辑,可能是增加研究内容,可能是补充附录,而这个阶段会持续一年、两年…收到过满篇通红的修改稿,收到过若干井井有条的评审意见,为了让研究更加令人信服,为了让表达更加清楚到位,只有不断打磨。手里的博士论文,尽管已经修改了一版又一版,校对了一次又一次,但我知道它肯定还有不完美的地方,研究总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写作也总还有可以斟酌推敲的空间。
完整地体验了一篇论文的诞生后,我才领悟,做学术研究,步步艰辛。而一切努力,为了搞清楚一个值得回答的问题,值。如果说读博或者搞学术是场马拉松,就像我院王敏老师说过的“发表不重要”,奔跑本身就有意义。这一路上,导师是最坚实的后盾,还有很多优秀的学者乐意提供帮助,也有很多珍贵的批评和建议,我很感恩,五年的折腾,最后让我觉得做研究还蛮好玩的。
供稿 | 夏凡
编辑 | 成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