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家发展研究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党员集体学习

发布日期:2024-06-25 01:12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党员学习教育要求。2024年6月20日上午,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在承泽园429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党员集体学习,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为师生党员讲授专题党课。国家发展研究院党政领导班子、党委委员及120余位师生出席。会议由院党委书记雷晓燕主持。
 


集体学习现场

雷晓燕对孙熙国教授应邀来院讲座表示热烈欢迎。她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眼光,对新时代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深邃思考,就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全体党员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共同建设文化强国。


雷晓燕主持

孙熙国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主题,从“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两个前提性问题破题,由“什么是文化”切入,从为什么要“转化”和“发展”以及如何把握其中的关键点、立足点、载体及方法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孙熙国作专题讲授

他谈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实现“两个结合”的关键点在于要立足实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处理好理事关系。“转化”和“发展”的立足点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孙熙国认为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好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回答和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新理论。只有如此,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中国当代的新文化。


师生聆听党课

孙熙国教授的报告观点鲜明、亮点纷呈、旁征博引,深化了师生党员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与把握,引领师生党员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书写崭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