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财新网 》易纲:未来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发布日期:2016-11-28 03:27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对于近期人民币贬值走势,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从数据看,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他认为,近期美元上涨较快,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增长加快、通胀预期上升、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明显加快等美国国内因素。而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波动有所加大,主要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联储加息预期突然增强、英国“脱欧”、埃及镑自由浮动等外部因素驱动。
11月27日,央行官网显示,易纲在答记者问时称,这些因素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有些意外,资金回流美国推动美元指数迅速上涨、美国三大股指再创新高,全球货币普遍对美元贬值,有的跌幅还比较大。“下一步美元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不排除市场预期修正引发美元回调的可能。”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幅度相对大多数非美货币还是比较小的。10月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中,日元、欧元、瑞郎对美元分别贬值10.5%、5.8%和4.2%;新兴市场货币中,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墨西哥比索对美元分别贬值7.2%、6.5%和6.1%,而人民币对美元只贬值了3.5%,只有美元指数升幅的一半。
由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小,10月以来人民币相对一些主要货币是显著升值的。例如,在SDR构成货币中,人民币对日元升值7.5%、对欧元升值2.5%、对英镑升值0.5%;在亚洲新兴市场货币中,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分别升值4.1%、3.3%和1.2%。
易纲认为,观察人民币汇率要采用一篮子货币视角。当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而美国经济正强劲复苏,货币政策已出现收紧趋势,相应的汇率走势也难以趋同,盯住单一货币会积累超调的风险,后续的修正可能引起比较大的震动。
同时,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能够全面反映贸易品的国际比价。中美贸易规模只占中国外贸规模的14%,况且中美的经济周期也不一样,改回去单一盯住美元会使人民币汇率陷入僵化和超调的困境,并不可持续。
易纲说,今年年中在英国“脱欧”、全球主要货币大幅震荡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表现出平稳走势,正是“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汇率形成机制顺利运转、取得成效的体现,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下降的情况,易纲表示,中国外汇储备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中国外储覆盖全部外债和六个月进口后还有充足的余量,而且近年来还有每年大约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12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金融媒介供应全社会的用汇需求。
当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接近全球的30%,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易纲说,也不排除一些经济主体出于经济下行、营商环境等因素的担忧,表现出较强的向外寻求安全资产的倾向。但谁也无法忽视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回升、体制机制改革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出去的资本还是会回来的。
来源:财新网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