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访余淼杰: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不会赢

发布日期:2018-03-24 05:56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文/陈茜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签署了制裁所谓针对中国“经济侵略行为”的总统备忘录,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中方予以了坚决的反击。特朗普此举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若中美双方打起贸易战,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中国将如何应对?

《商学院》杂志对中国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教授进行了专访。

BMR:《商学院》杂志

余淼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际中国研究联盟秘书长、黄廷芳/信和青年杰出学者、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全球经济管理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家。

1521884656861935
余淼杰教授

 

BMR:此前,美国针对中国开启的所谓“301调查”时,有专家称,一直以来,301条款的最后威胁从未启用,这次也不会。因为,贸易战会使中美两国两败俱伤。但是,这次特朗普“制裁”中国的备忘录的签署,确实带来的震动不小。

您认为,特朗普这次对中国的强硬“制裁”,主要原因就是中美贸易逆差吗?特朗普能通过提高关税达到他想要的目的呢?让中国减少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这种要求是不是无理取闹?特朗普当权派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余淼杰:特朗普政府这次贸易制裁或挑起贸易争端的行为,短期目的确实是为了缓解中美贸易逆差。因为去年中美贸易逆差占了两千七百六十亿美元。对美国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所以短期贸易逆差的问题,从长期上来看,特朗普更深远的内涵,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成为非常明显的事实,美国感觉到明显感觉到自己经济全球最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从历史上看,美国有这种传统,哪个国家处于经济第二大国,威胁到美国经济老大的地位时,他们都会进行贸易制裁。

比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德国、八十年代的日本,都是因为这种背景遭到美国打压。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在所谓“301调查”之后采取的提高关税措施,并不是贸易制裁的结果。

我的预判是,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后续会越来越多。从本质上看,即使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在减少,只要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发展,美国就会中国采取遏制措施。从美国总统国情咨文中看得很清楚,特朗普明显把中国看成贸易上的战略竞争对手。

BMR:虽然,特朗普还没有公布将对中国哪600亿美元商品课以重税,但是,罗伯特·莱特希泽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概述了将会被征收新关税的中国产品,包括航空、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英国BBC报道说,这次将锁定在科技、通信和知识产权领域,包括半导体,电信设备和电脑组件,约相当于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八分之一。而中国商务部的反击,首选的主要是农产品,比如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猪肉等。还没有涉及到大豆、大飞机。美国在高新技术等产业提高关税对中方产生的压力,与中方对美国农产品等领域提高关税,对美国产生的压力,哪个更大呢?目前,是不是就意味着贸易战已经打响了?

余淼杰: 中美双方互相提高关税的产业都是两国各自关注的产业。特别是美国对中方提高关税的一些高科技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发展的核心产业,比如高铁、新能源汽车、新一代通信技术等。虽然这些不是双方贸易量最大的部门,但从某种角度上看,美国是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方式遏制中国未来将核心发展的产业。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中方是不得不回击,相当于打到了中方的痛处。中方在农产品上反击,是一个标准动作。因为农产品产业虽然不是美国最重要的产业,只占贸易额中小部分,但是,能够影响到特朗普当局的选情。美国农会跟日本农会一样在选举中角色非常重要,而且是美国长期在中方贸易顺差的部门。所以,中方对这些部门进行反击,从某种角度上呢,也是打到了美国的痛处。农会可能会由此游说国会,进而左右总统决策,因此是一个很关键的部门。

是不是意味着贸易战已经打响?取决于如何定义贸易战,准确来讲,这次是一个涉及贸易金额比较大的贸易争端。贸易战概念通常有全面贸易战和局部贸易战之分。

发动全面贸易战的情况,比如美国要求中国产品的汇率提升30%,类似于所有产品都增加关税30%。目前来看,这次应该是局部的贸易战或者一个比较大的贸易摩擦。

BMR:除了钢和铝,还有上述的高新技术企业,美国要提高关税的商品是不是会扩大到家电、玩具、纺织等这些逆差大的产业呢?会对中国的产业结构有怎样的影响?对中国哪类企业会产生直接影响呢?

余淼杰: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下一步美方有可能会对中国的白色家电、玩具、纺织等贸易逆差比较大的产业征收高关税。而中国也有可能有更多更强硬的回应方式,比如对美国进口大豆以及飞机进行征收高关税一样。如果发展到这种地步,就是全面贸易战,一定会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中方对美国的产品征收高关税,对中方同类产业来讲,短期是好事情,但长期来讲并不好。比如对中国对美国大豆或其它农产品征收高关税,短期内起到保护中国农产品的作用,长期来看,如果中国企业不思进取,生产率就不会提升。贸易自由化才真正有利于两国发展。

那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如果美国对中国的产品征收高关税,直接会影响到中国这些产业的出口,相关企业的经营会受影响,短期是个坏事情。但是,长期来看是好是坏,取决于企业有没有扩大出口目的国,不把目标集中到美国。如果企业能够把出口转移到欧盟国家或其它国家,这些企业受到美国高关税的影响就相对减弱。

BMR: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占我国GDP的4%,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只占美国GDP的0.6%。如果中方强硬接招,贸易战有可能持久打下去吗?谁损失会更大?

余淼杰:GDP占比的确是这样,但这并不代表贸易对双方来讲不重要。

如果中方现在一味退让,没有任何贸易摩擦,美方并不会就此歇手。上个月,美国针对钢铁、铝提高关税,这个月是“301调查”,下个月美方还可能会有其它特殊保障机制。所以,“树欲静而风不止”,中方如果一味退让,那么,美方只会得寸进尺,扩大贸易制裁或者贸易摩擦。所以,中方不能就此放任。

谁的损失会更大呢?我们有一篇严格的学术论文已经分析过,美方挑起贸易战,中方在没有反击以及有反击的情况下,美国的损失都会是最大。中国会在短期内损失很大。因为打了贸易战后,涉及的中国企业部分产品出口受阻,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高关税,中国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但是,如果中方可以扩大从其他国家进口,损失就会减少。因此,即使打贸易战,中方应对准确,美国的损失更大。

之所以美国损失最大,主要有两个地方受损。第一个,美国之所以打贸易战是希望可以让一部分产业回流,但是,目前来看,目前所涉及的钢铁、“301调查”相关产业的回流是不存在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美国国内的物价会相对提高,从而恶化消费者福利。

BMR:此次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更像是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以重振美国经济。凡此种种,成为特朗普拿起美国20年弃置不用的“301条款”贸易保护撒手锏的重要背景,针对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特朗普又可以延续竞选时的战斗风格,继续调动选民基本盘的热情了。301贸易调查的重点,被指是针对中国涉嫌违反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做技术转让的指控。这一指控是不存在的吗?对中国产业格局调整会带来哪些调整呢?

余淼杰:因为涉及到“制裁”的这些产品,美国强调是“301调查”的结果,其实是用借知识产权之名来行保护之实。为什么这么说?比如涉及到的高铁装备,美国并没有像样的高铁产业,那何来中国窃取美国的产品和技术呢?美国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所谓“制裁”的事实依据,基本是空穴来风。虽然,中方无法承诺中方在知识产权上百分之百没有问题,但是,美国的指控绝大部分是站不住脚的。

BMR:有人认为特朗普提高关税不过是一种谈判手段,目的是让中国取消对于外企技术转让的要求。实际上,在中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外企愿意转让技术,可以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如果不愿意转让,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有些外企既想享受税收优惠,又不愿转让技术,因此提出抗议。

特朗普将指示财政部提出限制中国在美投资的措施办法,主要将针对的是高新技术行业的投资吗?特朗普是担心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超越美国是吗?福耀玻璃、比亚迪都在美国有建厂,特朗普欢迎什么样的中国资本进入呢?

余淼杰:的确像美资企业在华投资的话存在这样的选择。

特朗普限制在中国在美投资的措施,主要是担心中国的强大。目前,主要限制集中在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上,因为这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他们说得很清楚。

其实,现在不仅是高新产业在美国投资受到限制,哪怕传统产业也一样。比如三一重工这样的民营企业在美国收购其他企业,进行投资也会受到阻碍。只要是中资背景的企业进行投资,特朗普都是心存芥蒂,可以抵挡就抵挡,那么就抬高筹码。

BMR:未来哪些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将会遇到障碍?通过兼并收购美国企业的方式,来扩大海外市场,甚至实现技术转移,这种方式是不是走不通了?

余淼杰:不能够说现在完全在海外通过并购或者绿地投资来扩大海外市场这些路都走不通。

通常并购会比较困难,但绿地投资相对就是比较直接。而绿地投资也能够实现技术的转移,因为企业也需要在当地雇高级工程师,技术也在里面。但是,相对来讲并购比绿地投资更困难,但并不是说无路可走,中方企业要积极应对。

BMR:据相关研究报告,中国企业在美投资项目现已遍布46 个州和425 个国会选区,为美创造超过14 万个就业岗位。2015年美对华出口和中美双向投资为美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2160亿美元,支持了美国内260万个就业岗位。特朗普肯定看到这一点,为什么还要跟中国打贸易战?

余淼杰:通常美国并不会这么看。美国会说因为中国的出口导致了美国三百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岗位丢失。我们ODI投资,给他们创造这么多就业岗位也是个事实,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标准”。

美国不提中国创造的就业,只提出口给美国造成的岗位损失。这一次他是借用中美表面上的贸易逆差,抬高筹码。他提出对中国的所谓“制裁”后,预计到中国会有所反应,但是如果中国反应不是很强烈,那么他可能会得寸进尺。所以,美国当局的行为是在利用其全球第一的霸权地位来打压其它国家。

BMR:中美的贸易逆差实际上只是“视觉差”,美国还是处于高附加值链上的。特朗普看不到这一点吗?这种逆差,能说明中国抢走了美国制造业、抢走了蓝领工人的就业机会吗?

余淼杰:确实,中国低端产品如纺织、钢铁等劳力密集型产业或者是资本密集型、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出口,的确是影响到美国蓝领就业,我们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更重的是我们让美国的消费品价格更低。其次,哪怕中国不出口这些产品给美国,美国自己也不能够创造这些工作岗位,必须从其他地方进口这些产品。

所以,他就是故意抓住这一点,即使他们知道美国处于高附加值产业链顶端。这个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BMR:下一步,您觉得特朗普会落实备忘录提升关税吗?中国下一步将如何应对?

余淼杰:目前,中方说法非常有技巧,暂时停止对部分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猪肉等产品免税。如果特朗普不落实备忘录,那么中方则会继续进行免关税。如果真的是打贸易战,美国将征收高关税的产品扩大,中国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对美国的大豆、大飞机等产品征收高关税。

当然中方希望美国能够回到谈判桌中来,不打贸易战进行贸易谈判,这对两国都有利

延伸阅读:

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并非由中国造成,而是中美贸易结构所致。从进口看,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集中在机械设备行业和轻工消费品行业(家电、家具、服装、玩具、鞋靴等)。从出口看,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集中于机械行业、汽车行业、航空行业和光学设备行业等。

去年,中国是美国商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其中飞机和飞机部件所占份额最大。美国对华出口的其他主要商品包括大豆、电脑芯片、汽车和工业机械。

中国对下游消费者美国的贸易顺差,对应的是中国从供应链上游国家的进口项目,其中就包括来自美国企业的进口商品和服务。

正如美国商界人士近日指出的那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会伤害那些向中国出售零部件的美国企业。无怪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国际贸易理论专家保罗·克鲁格曼将美中贸易逆差称为“视错觉”。

事件背景:

当地时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制裁所谓针对中国“经济侵略行为”的总统备忘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23日报道,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在特朗普正式宣布签署备忘录前,白宫官员在记者会上表示,政府正在考虑对5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称这一金额是按照那些为了在中国开展业务不得不将知识产权拱手相让的企业的利润所受到的影响而计算得出的。

虽然,具体600亿美元中国商品种类还尚公布,但是,据英国BBC报道,美国此次对中国征税的商品,锁定在科技、通信和知识产权领域,包括半导体,电信设备和电脑组件,约相当于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八分之一。而在特朗普发表声明之前,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概述了将会被征收新关税的中国产品,包括航空、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

这也被认为是,自去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发起的“301调查”后,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最强信号。“301调查”是于美国诞生的,在冷战时代的单边主义法律工具,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近30年来,美国曾多次对中国进行调查。20世纪90年代,美国多次对中国发起知识产权方面的特殊301调查和谈判。中美于1992年、1995年、1996年签订知识产权方面的谅解备忘录,中国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先后修订了《专利法》、《商标法》,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白宫此前表示,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中国在对美贸易上存在一系列不公平的行为,包括限制外国企业的所有权,迫使外国公司转让技术,并对美国企业设置不公平条款等。

商务部23日表示坚决反对,指出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美方无视中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事实、无视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广大业界的呼声,一意孤行,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方坚决反对。

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据悉,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本文来源:《商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