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2011凉山快乐光明行

发布日期:2011-08-11 09:1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BiMBA   2004EMBA 明清

    近来,总感到日子过得飞快。连这一年一度十天的白内障慈善光明行,也觉着和伙伴们相聚的时间,比往年短暂。

    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BiMBA)2004EMBA校友发起赞助,上海各大医院最顶尖的眼科专家和社会各界慈善人士鼎力支持的白内障慈善光明行,2006年9月1-14日走上了青藏高原海拔超4000米的佛教圣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佐钦乡,2008年7月18-27日远足到新疆北部阿尔泰山脚下边远小镇青河县,2009年7月31日-8月9日走过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2010年7月16-24日深入到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扎赉特旗。今年7月18-26日,光明行第五站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

    出乎光明行队员们意料之外的,是越西县人民生活的闭塞和贫困。而区域性高发白内障让生活更加苦难。有些老人几十年几乎很少从大山里走出来。缺医少药的情形异常严重。

    震惊之余,光明行队员们迅速建设好门诊、病房和手术室。短短几天时间,门诊近1500人,收住院192人,实施白内障手术158例,其它眼疾手术34例,全部手术成功复明,并无一例感染出现并发症。

    看着这组数据,我真自豪,深深地为自己是光明行团队的一份子而骄傲。

    最为难得的是,光明行团队亲历亲为其中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今年的凉山光明行,队员们亲自接待了近1500名越西眼疾患者,逐一询问病史,查看视力,检查眼底,咨询指导。队员们有序安排192位重度患者办理住院,搀扶引导每一位病员完成手术前各项检查和眼部消毒,手术由上海医院最顶尖的眼科专家亲自上阵,选用进口国际品牌优质折叠人工晶体,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即使是生活在上海北京的白内障患者,都难得有机会得到这些国内最著名的眼科专家的亲手诊治。

    手术完成后,光明行的志愿者们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术后养护和用眼卫生。病房的队友完整记录192位手术患者的医疗档案,并一一交代给县医院年轻的眼科医生。

    光明行所需的全部门诊和手术设备、人工晶体以及耗材,全部自筹,并在离开时捐赠了其中大部分设备给县医院。光明行的饮食住宿,人员交通以及物品运送,也全部自理,尽量不给当地政府增加负担。

光明行的力量或许是微薄了些,杯水车薪,而且关乎贫穷的苦难还有很多,但是,撒播光明、传递爱心是光明行的使命,我们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星光,尽管只有刹那的闪耀,也会让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微笑着对光明报以美好的向往。

    当一位复明的老奶奶拉着我千恩万谢时,我心里对她说:奶奶,你不必道谢,其实我们已有所得,我们得到了快乐!

    是的,我们很快乐。每年临近光明行,孩提时代祈盼节日的那种兴奋和激动,就满溢心中。我们不再晚睡沉迷于网络。我们每天坚持快走,骑车,打球或者健身。我们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笑容。我们知道:一个身体强健的人,一个常常微笑的人,他的幸福快乐才能满溢出来,感染传递给需要的人。一路五年走来,光明行的理念愈来愈清晰:温暖别人,就是温暖自己。让患者得到光明,自己就得到快乐。

    光明行拥有一支卓越的团队,每位队友都身怀绝技,心怀善良。今年凉山之行,队伍最为壮大。回放一路走来的影像记录,面对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重温每一位队友的举手投足,我常常陶醉,心中如同春风拂过,又仿佛被冬日里的暖阳照着,说不出地舒畅。在凉山越西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铭刻心底,永难相忘。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早在去年七月,科尔沁草原光明行甫一结束,对第五站的选址工作就开动了。BiMBA校友刘晓峰、章阳分别建议选址云南的两个小镇,陈宇经过详尽地考察,提交了选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具体操作方案。领队张兴儒与队友进行了多轮沟通后,2011年3月,第五站光明行决定开进彝家山区。

    凉山光明行的物资准备工作自2011年初就开始了,包括手术设备及耗材,其中大型设备如眼科显微镜(德国目乐),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美国爱尔康)等,都是国际著名品牌,价值170万元左右;而眼科手术耗材及药品更是名目繁多近100项,共计70个纸箱,为了让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享受最好的医疗技术和资源,所提供的耗材也都是最好的国际顶级产品,市场价值在70万元,包括了队友顾绵玟捐赠的160片著名品牌的人工晶体,这已经是她代表所在的公司第二次捐赠。这些物资的募集,来自于众多眼科医疗器械、眼科药品和耗材的生产厂家和代理公司,他们对复明慈善事业的积极支持和爱心付出,给光明行活动带来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凉山光明行落脚在越西县人民医院,这里地处偏远,多方询问,物流均不能直接到达,上海到成都最快是5天,成都到西昌是6天,西昌到越西还有300多公里的盘山路,万一遇上天雨路滑……这给医疗物资的转运带来很大的挑战。光明行队友赵芝玲采用多渠道,多部门的四地接力转运,并事先做好充分的沟通,明确各地必须到达的时间及工作任务,更每天跟进确认进度,尤其是当物资运送到州府西昌市后,请求凉山州卫生局提前准备好车辆,一伺货物落地,马上装车运往越西,就这样紧赶慢赶,车马不停地日夜兼程,总算在7月16日的中午12点,在与、跟越西县医院的电话中确认,所有通过物流运输的医疗物资,全部顺利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奔赴

    2011年7月18日的下午五点,队友们分别从北京、上海、山东、珠海、广州齐聚成都。当日从上海机场出发25人,行李51件,包括26只手术材料大纸箱,队员卞蓓莉所在的东航,特别为此开通绿色通道和爱心专柜。

    成都,是光明行资深队员,BiMBA 2004EMBA校友陈宇和刘畅的家乡。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夫妇在欢迎晚宴上,热情地预祝凉山光明行成为最圆满的一次。

    晚上9:30,队友们来到成都火车站广场,乘坐成都-西昌的T8865次列车。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喧闹得让人发慌,毕竟多年没有坐过火车了啊!每位队友手中都拎着大箱小包,还有不能通过物流必须随身携带的26只手术材料大箱子,怎么进站上车啊?钱包丢了可以相互接济,如果弄丢1个手术材料大箱子,白内障手术就无法正常进行哦!领队张兴儒一声令下,女士们走在前面开路,男士们每人负责再扛一个箱子进站上车。真是惊心动魄啊!在拥挤、嘈杂、闷热中,光明行队员们奋不顾身将所有物资都搬上了火车。

    晚上9:57,列车准点开动了,就像二十年前读大学时,寒假坐上火车回家乡过年那样,车厢里盛满欢声笑语,张平和夏友亮的唇枪舌战最为经典,此起彼伏的哄笑声中,卧谈会开到半夜两点。

    7月19日上午8:30火车晚点一个多小时,到达西昌火车站。早餐是一碗辣子米粉,只吃得大伙儿热血沸腾。开往越西县的两辆大巴9:30准时出发,颠簸行进四个多小时盘山路,于下午两点到达目的地。

越西县

    越西县城更像个朴素的小山村,四周山峰环绕,东边山脚下一条大河欢快地流过。越西地处古南方丝绸之路要塞,古道贯穿越西古城而过,通往越南、印度、缅甸等国家。而“北孔南张”之文昌帝君张亚子,于晋太康八年(公元287年)降生于今越西中所镇芦林村金马山,以其忠孝劝化世人而对中国文明体系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光明行队员顾不上细细欣赏这个神仙故里的奇景,放下行李洗把脸,一小时后,术前最后一次培训就要开始了。

搭建战场

    2011年7月19日,越西县

     16:00—16:30  越西县人民医院 术前培训 分工领命 张兴儒领队主持
 
     16:30—17:30  搭建门诊、病房和手术室 拆装设备 调试仪器 消毒

     17:30        门诊启动 当日收住院11人

     17:30        越西县人民政府在医院操场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

    晚餐时光明行团队为三位队友张伟英、徐建江和刘涛,共同庆祝生日。接下来几天工作的艰巨是明摆着的,可是这个生日蛋糕格外美味,岂能错过?

大瑞乡中心小学

    光明行每到一站,都会向当地一所困难小学捐赠物资。7月20日上午,BiMBA 2004EMBA 校友黄晓军率领光明行团队中的80-90后们,带着满满二十九箱电脑等学习用具和文体用品,来到越西县大瑞乡中心小学。

    三百多名小学生盛装列队等候在操场上。领导们的发言完毕后,其中能歌善舞的小学生们拉着光明行队员,围成一个大圈,跳起了达体舞。接下来是游戏时间,分拔河、跳绳、接力跑、托乒乓球跑、投篮比赛五个环节。孩子们很淳朴,光明行队员也玩得忘我而投入,尽管烈日当空,操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激动,我恍惚间仿若穿越回我的小学运动会。 

    一开始分发礼品时,孩子们期待而矜持,收到礼物还不忘敬礼道谢,我模仿着回了一个少先队礼,三十年未举手敬礼,心里慌慌的。

    和光明行队友们混熟了后,孩子们开始哄抢辞典。90后队友刘思壮很震惊:在北京,我们绝对不会为一本辞典动容。但是这里的孩子家里实在太贫穷了,有个三年级的小姑娘,父母双亡,每日来上学需要步行三个小时,有露水的早上,来到学校浑身湿透。我长叹一声,也不晓得她这一生要怎样度过,把书包、文具、辞典等等,配齐一套送给她。

90后

    今年凉山光明行共有七位90后,最大的是黄家源,最小的郑梓琛,刘思壮第二次跟随光明行,两位漂亮MM是干诗莹和张润乔,赵天刚从学校社团组织的爱心贵州行助学活动回来,而胡宾海在美国念书,放暑假回来。

    我在飞往成都的航班上初见胡宾海,他挂着耳机,戴副墨镜,留着与《越狱》男主角迈克尔-斯科菲尔德相似的发型。我暗暗想:你这个洋公子,我们这可是去偏远贫穷的山村哦,你能帮多少忙不重要,可要把自己照顾好哦!

    令我大吃一惊地是,7月20日晚餐总结会,门诊队友李越华赞道:胡宾海今天在门诊接待处,足足坐满十个小时,今日门诊370人,他很聪明地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逐一登记姓名、年龄、民族,询问并记录病史,这个坐功,这份专注和定力,了不得。

    令我侧目的还有张润乔队员,她也还在美国念书,张兴儒领队分派她的工作是在门诊,担当视力检查记录员。从头至尾,她都一直坚守岗位,用她喜欢的左手认真地记录近1500名门诊患者的视力情况,负责视力检查的杨玉敏队友对她相当满意。她说这不算什么,她已经连续三年,利用暑期,到云南丽江孤儿学校义务教授孩子们英语。

    难怪70后宗实跟蔡旭东分析道:光明行团队,从年龄上看,50后担当指导,60后是中坚,80-90后已经成长为生力军。我们70后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看来只能拼了!

挑战极限

    7月22日中午,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没来餐厅吃饭。张兴儒领队宣布:今天预计要手术到深夜2:30。晚饭叶圣兰也负责打包送进手术室。门诊队员晚饭后都归病房调度,队员两人一组,负责搀扶手术后病人,安全送到位于另一栋楼里的病房。两栋楼之间,没有路灯,今晚有大雨,所以大家需要配备手电筒和雨伞。

    今天手术数量多难度大,但有绰号赵铁人的赵培泉队友在,大家似乎都没有感觉到紧张。患者中有4个双目失明的小孩,其中最小的六岁,晚饭时张兴儒领队通报说:手术做得非常成功。

    手术室里最为辛苦的是两位护士吴佩宁和汪杰,两位医生李青松和项敏泓,以及设备维护技师。他们的工作没有人能够替换得了。明显地,毛兴荣的腰围在高温酷暑下一天天缩小。总觉得崔永龙的头发比去年泛白了一些,想着这一年,中国的,世界的,种种的不太平,我很高兴年年见到大家个个都平安健康,想到这里心里涌起一阵激动:光明行啊,每年10天,我愿分分秒秒全都给你。

    深夜2:30,手术结束。整个越西县都沉睡了。队友们携手走在雨后寂静的街头,身体疲惫到了极限,但是神清气爽,如同队友陈文伟微博所写:只记得那晚的月亮特别亮,那晚的心头特别甜。

    向当天自早8:00至夜2:30,连续工作18.5个小时的队友们致以诚挚的敬礼!你们强健的体魄,精湛的技术,顽强的毅力和对病人始终如一的关爱,令人钦佩,如高山仰止,如流水不息。

进山做客 

    患者中有位76岁的彝族老太太,家住山里的越城镇山洪村。7月23日晨,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老太太拆掉纱布,得见天日,激动欢喜之余,热情邀请光明行队员,到她家做客。

    汽车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缓慢行进,约半小时后停下,接下来的泥路只能步行了。队员们手拉手行进在雨后崎岖湿滑的山路上。老人的小孙孙,约摸3-4岁的样子,挽起裤脚,拉上我的手,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带路。在他幼小的心里,隐隐感到,今天也许是一件大事吧,一群从山外大城市来的人们,把奶奶眼睛治好,现在一块回家。

    走到一个小山岗,老人坐到树下休息。她环顾苍翠的群山,茫然地问:这就是我的家吗?大家伙儿默默默点头。老人又凝视着陈文伟,认真地称赞道:小伙儿,你长得英俊!逗得大伙儿都哈哈大笑起来。

    多年在黑暗中摸爬滚打的日子终于宣告结束,老人终见光明的喜悦溢满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对着这绵延起伏的群山,此时此刻,汪峰的那首歌情不自禁地在我心底唱响: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想飞翔在辽阔天空,就想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来到老人的家里,陪同的翻译介绍道,彝族同胞的卧室是不大情愿让外人进入参观的,今天他们开放了最大的热诚。可是,老人的家里四壁徒空。房屋外墙的土胚,被风雨冲蚀得沟壑纵横,岌岌可危,绝难抵抗突发的山洪或者地震。

    光明行队员默默给老人和孩子们留下了一点生活费,准备下山回医院了。回头望,小男孩坐在墙根,漠然地忧郁地望着我们。我想今生今世也许再难见到他了,把我随身的一条小鱼饰品放在他手心,权当一种念想吧!

    回程的路,老人的儿子一再相送,转过一道弯,只见山岗上,一名少年,背着箩筐,骑在无鞍的马上,略带羞涩的微笑着向我们挥手告别,这是老人的大孙子,刚才没有在家,特地骑马追赶来送我们。这朴实少年骑马挥手告别的模样,一直在我脑海中来回激荡,我为自己有缘随光明行来到彝家山区,解决他们的一点点困难,而心情舒畅。

心里话

    7月24日晚9:30,光明行队员们挤在西昌宾馆的员工餐厅里,围桌夜话。

    领队张兴儒,指导胡大源和尹建红老师,都高度赞扬了队员们的优异表现。

    随后每一位队员发言五分钟,讲讲心里话。有队员理性地给出建议,有队员感性地表达情感。有人三言两语,有人长篇大论。

    宗实:如果说火把节是彝族同胞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那么,光明行就是我们每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

    张伟英:今年光明行,流程更精确了,病房增加了孔庆健负责的AB超,给每一位患者做术前的眼球晶体屈光度检查。我病房里的团队太棒了,两个姑娘叶圣兰和冯晓娴一直踏实地辅助我,王郑红不愧军人出身,听说病人家里还有同样的眼疾患儿,马上拿出300元钱,敦促他把家里另外两个小孩马上带来,胡大源老师认真的身影,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徐建江:这几天我做的胬肉手术,比我在上海过去两年加起来还多。我的右肩一直不太好,这几天剧痛得快掉了。但是,我很快乐。

    王方:在我接近30年的眼科生涯中,凉山光明行虽是个短暂的瞬间,可是却值得我永久珍藏。

    赵培泉:没想到这个地方真穷啊。关键还在教育。我要把这里的眼科医生带去上海新华医院免费进修。再者,建议光明行制定远期战略目标,送蛋不如送鸡,是否考虑援建医院眼科?

    袁非:今年我第一次参加,我很激动,下次我还来,和光明在一起。

    廉井财:只要能为一个家庭解决困难,我们就值了。

    孔庆健:光明行组织得一年比一年好,效果也越来越好。

    李青松:虽然一直在手术室,但能感到这次越西的病人非常贫穷,双目失明的和小儿患者占比较大。我们虽然累点,可是心是高兴的。

    李健:凉山光明行令我深受感动。我现在就申请:明年带着更好的设备加入。

    王志凡:亲眼目睹还有这样贫穷的地区,亲身体会彝族同胞生活的艰辛,感到心情很沉重。我为光明行而感动,为自己是其中一员而骄傲。

    夏友亮:凉山光明行,当地政府配合得非常好,绝对优先为双目失明的,小儿和贫穷家庭病人手术。陈宇朋友的病人,排到最后一天的门诊,最终也没有做上手术。

    刘畅:我是BiMBA  2004EMBA最小的成员。这是我第三次亲身参加光明行。慈善是很私人的事情。跟着光明行,我领悟到:帮助别人,其实是在感动自己,净化自己。凉山光明行,我很开心。

    周平:我想学点眼科技术。

    杨林发:我抱着改造自己的目的而来。

    蔡旭东:明年第六站光明行,我们在给当地小学捐献物资时,会通过孩子们传播用眼卫生和常识。

    白玛:几十位队友每年聚拢一起,让我看到团队的力量。虽然大家都相当累,但是让这么多人看到光明是件很有意义的善举。我会每年都参加,我也希望光明行,代代相传,永远都进行下去。

    李越华:我本人在国内外治了九年的眼睛,我特别能体会患上眼疾的痛苦和绝望,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救助。

    陈宇:今年的凉山光明行,队员共计58人,我有幸承担两块职责:一是与当地政府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再是队员们的后勤保障。有人建议我带个秘书,我笑说:那不等同于指定方向却让球童代为挥杆,本人还有啷个意思嘛!送走各位战友,我要在成都彻底大修三天。尽管疲惫到极点,可是这是我今年最开心的一周。

    赵振中:我,郑挺,胡大源老师,都是父子并肩战斗。从儿子身上,从各位队友身上,我学到很多,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很感谢大家。

    净莲:越西这里是传染病高发区域,而且很多患者似乎多少年没有洗过澡,衣服上发饰上皮肤上,积累了非常多的尘土细菌。队员们不怕脏,一直在搀扶,有的患者需要抱上去扶起来,我很钦佩大家的勇敢和牺牲。

    张兴儒:凉山光明行有两位专业摄影师,宗实和张坚军,他们扛着沉重的设备,在各个场地来回捕捉精彩画面。虽然绝大部分影像照片上都没有他们的身影,可是我们的心底永远都保留着他们的样子。

    还有很多心里话,溜到嘴边又咽下。

    我想说,命运很奇妙。自2004年在BiMBA结识张兴儒师兄,追随着光明行,我的生活轨迹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虽然每年只在一起相处十天,但是光明行帮助我解决了即使深山里苦修十年也未必领悟的道理:如果人生如梦,那她应该是一场美梦;如果人生如戏,那就让她成就一出喜剧。在人生的历程中,索取可以得到名利,可以满足一时的欲望,却不能带给人们持续的快乐;付出却能给予人们心灵的安宁,幸福和快乐从心中自然自在地满溢出来,于是你会看到那纯净的眼神,慈爱的微笑以及脸上舒展的容颜。

    想起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一首很有名的诗:

    “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叉路 / 可惜我不能两条都走…… / 多年多年以后某个时刻 / 我将叹息并述说往事 / 在布满落叶的两条小径之间 / 我选择了人迹较少的那一条路 /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每次重读这首诗歌,我都暗暗叹息。人生有太多的可能,但是人们必须做出选择,选择暗藏心底却压抑不住的真正的向往。

    光明行不为名不为利。光明行选择快乐。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

    2011年7月,中国西南部,淳朴的凉山彝族越西县,光明行队员在这里留下快乐的身影。多年后,山洪村老奶奶的小孙孙长大成人,也许他会忆起那个关于光明的传奇。
                            
                            
后记

    光明行的短期规划是做到十年。

    光明行的长远规划是代代相传。五年后,我们的60后将升任指导,70后将担当主力。我们的孩子们已经成人。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诚挚的请求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您,发表您的建议。领队张兴儒的邮箱是:zhangxingru928@hotmail.com。在此,表达谢意。

  2011-8-8于北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