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追求双赢之道:New School University校长鲍勃克里谈美国议会眼里的美中关系与世界经济
发布日期:2005-06-27 09:2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内容提要]克里先生回顾了自己在美国议会十二年的政治经历。对于美中关系,他认为美国和中国领导者的第一要著在于达成不仅利于自身,也利于对方乃至世界的政策性结论。克里先生期待中国富强,他凭借领导内布拉斯加州经济发展的体会,启发我们关注城市化转型给中国带来的种种可能挑战,追求成功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美中关系 全球化 美国议会
2005年6月20日,美国纽约New School University校长鲍勃·克里先生做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国际MBA,在朗润园万众楼进行了一场题为“美国议会眼里的美中关系和世界经济”的演讲,给与中心和BiMBA师生对美国议会的期待以丰富深刻的意义。
林毅夫教授首先以传奇人物四字概括鲍勃·克里先生。他作为民主党人,在共和党主导的内布拉斯加州担任州长,并分别于1988年和1994年当选美国参议院议员。他是美国自由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国际事务上,他赞成多边主义,支持和中国的接触政策。他此行是与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建立India China Institute(ICI),演讲开始之前,克里先生简介了印度和美国的项目代表。
第一要著在于追求双赢之道
通过重点回顾自己在越南问题和柬埔寨问题上与亚洲的亲身接触,克里先生阐明,国家领导者之间对话的第一要著在于达成不仅利于自身,也利于对方乃至世界的政策性结论,追求一条双赢的解决之道。但这条道路无疑是艰难的,因为领导者必然隶属于自己的国界。
他以自己参与的两个重大外交事件为例。1989年,克里先生加入国会针对越南问题成立的委员会。美国与越南,柬埔寨举行三方合谈,总统终止美国对越南的贸易敌对状态,与越南建立外交关系。而对于克里先生来说,这两个事件取得的更为显著的成就在于,与国家主义立场的极端反对面对面,与美国经济开始落后的怀疑面对面,与民众对美国未来的彷徨与失望面对面,坚持追求双赢。
美国将从中国的强大中获益
对于自己的中国观念,克里先生一言以蔽之:中国成功是好消息。换言之,美国会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的日益强大中受益。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历史的经济结构。中国经济能够也必然迅速完成从农业乡村化经济到后工业城市化经济的转变。
内布拉斯加州农业人口的小缩减曾引发了州政府的一场大争论。在1988年竞选议员时,克里先生一语道破他的对手曲折论断之后隐蔽的观点:减少农民。他强调政府面对的问题要害不在于减不减少农民,而在于采取何种政策在一个严重依赖农业的州实现农业人口的日趋减少?城市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私有产业的自由发展与成长,但若没有美国联邦政府的交通、教育、健康医疗、能源等政策的支持与保障,个体私有产业很难在混乱的市场与经济环境中取得成功。
由内布拉斯加州与中国经济型的共同点,他特别启示我们这一转型可能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他提醒中国领导者需对转型倾向达成政策性结论,以确保在十年内农业人口减少百分之二十这种如此激烈的动荡带来的城市压力与工作机会萎缩之中,中国经济内在的健康与稳定。
美国国会的对华立场
据克里先生讲,美国国会的目的永远是争取大多数。美国少数民众支持总统对于伊拉克问题的政策与安全提议,多数民众仍支持国会政策。民众支持国会是一个好现象,但潜在的危机令他担心,国会可能采取能够短期取悦于民众,而有损美国长远利益的政策。他希望,在对台政策,贸易平衡与军费预算等敏感问题上,中国不会采取误导性的,不利于自己利益而只会两败俱伤的对美立场。
克里先生认真耐心地回答了听众关于民主党在议会的地位,美国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强大对美国构成威胁的观点等方面的问题。
随后,来自印度孟买的Appadurai教授宣布ICI在北大成立。ICI的想法是在学界内外,三国之间,开展与时俱进的对话。ICI将启动一个奖学金项目,荟萃中国和印度各个领域出色的年轻领导者,以全球化,城市问题,贸易发展为核心与美国学者建立广泛对话,在中美印三地流动,合作展开。
最后,主持人姚洋教授代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大国际MBA向鲍勃·克里先生赠送了独特的纪念品。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http://www.bimba.org/NewsCenter/NewsView.php?ChannelID=1&NewsID=1988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